國慶節放假三天,正好處于秋收時節,周圍的人也都是相當忙碌的:收玉米、種麥子、拾棉花,一派豐收景象。
侃帥家里雖然地不多、活不多,但是各個環節也不例外。尤其是現代化的農業機械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程序,大大加快了收與種的速度。從內心深處講,侃帥非常崇敬普天下那些辛苦勞作的農民,畢竟所有人生命都是靠他們辛苦勞作之后的糧食養活的!
利用這樣的假期,侃帥也與身處南國的朱翔宇取得電話聯系。此時,享受國慶長假的他,正與幾位同事在湖南長沙一帶旅游,準備參觀韶山的領袖故居。這讓我們的侃帥羨慕不已:人和人剛一出生似乎差別不很大,在成長的過程中,由于受到的教育水平不斷變化,每個人的差別就越來越明顯了:工作環境、福利待遇,關鍵是思想認識和精神狀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是非常深刻的道理!
節日過后,侃帥繼續上班。他趕齊兩個班的課程,進行一次小測,分析成敗得失;課余盯班,再次借機宣傳自己的打字技巧以及《激情旅程》,希望能夠有所收獲!
為使自己的宣傳工作做得更加卓有成效,侃帥于10月6日下午,主持舉行了一次“校園風廣播站”新任播音員選拔比賽。2004級的四位播音員擔任評委,對十多位參加9月份演講比賽或由班級推薦的2005級同學進行選拔,以便充實新學年的播音員隊伍。具體做法是:擔任評委的播音員先做播音示范,參賽同學再分別朗讀一段文字,評委同學根據相應標準予以打分,擇優錄取。此舉一改往年侃帥自己考試、自己選拔的弊端,體現了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
經過選拔,2005級的五位同學馬敏霞、馮媛媛、陳麗麗、鄧麗英、汪咚咚成為新任播音員的得力人選。她們與唐曉宏、張靜靜、胡美燕、張慧霞組成了新一屆播音員隊伍,在侃帥的領導下,開始了新的宣傳工作!
10月8日,本學期的第一次月考舉行。這也是很多學生進入中學的第一次考驗。根據工作安排,侃帥連續監考五個場次,這樣的任務絕對不是那么輕松,尤其是最后的考場上,處理棘手問題,方才顯出“優秀監考員”的風度。
考試后,閱卷隨之而來,成績仍然很有力地證明著老師及學生們的付出與回報是否成正比。在侃帥所擔任的班級、科目中,無論是平均分,還是優秀率,差不多又要墊底了。人們的祝福都是“開門紅”,而每年新學年開始的時候,侃帥卻總是“出師不利”。自己的理由就是“師生之間要有個彼此適應的過程!”這樣的話或許只有他自己相信,如果給領導解釋,絕對是說不過去的!
講解試卷,分析原因,批評教育,個別談話,這些都是每次考試后不可或缺的內容。于是,課堂上、辦公室里便見到了許多為師者或慷慨激昂,或苦口婆心的演說場面,真是一道特殊的風景線。作為其中的一員,我們的侃帥也無法免俗,畢竟自己的成績還不是盡如人意。
最近天氣又不太好,除了陰天就是綿綿秋雨,讓來回奔波的人們頗為不便。正好,侃帥的“文員工作”又特別多,于是,他也就多了住校的機會。同時,晚上還可以暢游網絡世界,下載許多精彩的內容為自己所用,這是自2003年他正式接觸微機以來最為得意的收獲。然而,這樣做的副作用是睡眠嚴重不足,第二天無法精神抖擻地出現在課堂之上。
不過,侃帥在自己的課堂上,該表揚的,該鼓勵的,該批評的,該鞭策的,依舊讓自己的學生各得其所。這一點,不能有什么含糊。當然,在課下的輔導、抽查,侃帥也是盡心盡力!
10月14日,又一次經歷了徹夜不眠的侃帥,還沒有緩過神來,便要做很多事:作為“宣傳部長”和“交通部長”,他主持召開宣傳交通聯席會議,布置相關任務,讓學生們去完成;作為“文員”,他隨時聽候調遣,接過一份份的手寫材料或提綱,然后讓它們變成電子文稿上報或下發;作為老師,課程表上的課節不好改變的,教研組的聽課安排自然也是雷打不動的,所以他仍然要備課、上課、聽課、評課、批改、輔導。
下午,縣教研室的領導來學校聽課,侃帥終于見到了自己的恩師丁志良先生。在所有的公務活動結束之后,侃帥專門跟丁老師談了一會兒話,著重匯報自己這段時間的經歷和所受到的影響。近十年來,在丁老師的啟發和鼓勵下,侃帥不僅為自己的人生留下了豐富多彩的生活記錄,而且完成了自己思想上的一大轉變,更讓自己收獲了一筆無形的財富----《激情旅程》!師生之意在多次的交流中得到升華,而他也在聆聽老師的教誨中大受啟發。自己所走過的道路是不錯的,以后還應該堅定地走下去,并在路上收獲更多的東西!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即到月底。10月29日,教研組內的聽課活動正好輪到侃帥。正好,早自習時,侃帥盯班,相應的準備工作提前做好。自從教以來,侃帥幾乎每年都在更換年級或科目,大家聽課的組別也在不斷地變化,許多事情也就不好說了。相對而言,今年是各種教研活動比較正常的年份。于是,按照既定計劃,每個組、每個人也都比較正常地參加活動了!
根據預先的設計和昨天在二班的“演練”,今天的課基本上有條不紊地在一班講完了,總體感覺很不錯。評課時,孔純峰戲言:“年年都聽侃帥的課,真是歲歲有變化,課課有精彩!”
侃帥日記:“……對于往事不能有過多的回憶,否則自己只會徒增煩惱。不管以前的歷史多么輝煌壯麗,它畢竟屬于已經過去了的歲月;對于未來的影響,怎么說都是微乎其微的,尤其是關于情感問題的討論更是如此!我們不可否認地說自己的思想不夠完美,但是教化育人是讓人看出積極的一面,而堅決反對或努力克服的還應該是不好的一面。多少次,我孤獨一個人走過城市的大街小巷,還有多少次騎車而行。茫茫人海中,我只是其中非常微小的一分子,幾乎沒有人注意到我的存在。而那時的煩惱似乎也不像現在這么多。試想:以上的經歷在目前或以后是無論如何也沒有了,那種特殊的感覺也說什么體會不到了!”
偶然看到一篇文章《人生有許多不必在乎》,非常切合侃帥的心境,錄之文后,與諸君共勉:
人生在世,許多事應該在乎。如人格,尊嚴,做人的道德操守,人生的價值取向等等。否則,那就枉自頂著一顆人頭,空來人世一遭。然而,人要活得豁達、瀟灑,又有許多東西不必在乎。
寵辱不必在乎。人生之路,曲折坎坷,有得有失,有升有落,既可得人寵信,又可能會遭誣受辱。達觀者泰然處之,“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云卷云舒”。我們也應學會從容面對。
名利不必在乎。名利取之有道自然很好,我們應淡泊一點,量力而拼,從容而搏,坦然自若地追求屬于自己的那一份真實,有也自然,無也自在,如淡月清風一般來去不覺。
成敗不必在乎。“失敗乃成功之母”,懂得了成敗之間這種辯證關系,我們就應該提醒自己:勝不驕,敗不餒。
人言不必在乎。許多人之所以一生無所成就,與其說是缺乏才智,倒不如說是喪失了自我。太在乎別人的態度,言語,完全沒有了自己的精、氣、神。
至于那些不涉原則的紛爭,雞零狗碎的恩怨,飛短流長的中傷,周圍人的誤解等等,只能算是生活中的小插曲,更不必在乎。對那些煩人的小事說一聲“不在乎”,對別人是一種寬容,對自己也是一種解脫。
許多事不必在乎,是修養,是氣度,也是睿智,它能使我們沉迷時變得清醒,貪求時變得淡泊,軟弱時變得堅強,驕縱時變得謙遜,頹喪時變得積極,愁苦時變得歡快,對任何事也便拿得起,放得下,甩得開。人達到了這種境界,精神的天空將清空一碧,云卷云舒,是多么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