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妃,聽說你最近和皇后有些不快。”弘萱懷抱著采苓,看似有些漫不經心的問道,其實對宮中所發生的一切,他早已了如指掌。采苓了解他的個性,皇上既然不愿明說,自己更不會去捅破。
“哪有什么不快。只不過是臣妾一時嘴快,忍不住幫貞格格說了幾句公道話。宮人們以訛傳訛,還希望這件事,皇后娘娘不要怪罪臣妾才是。”采苓故意放低姿態說道,接觸這么久,她早已學會用什么方法才能更好的取悅眼前的男人。
“是嗎?那們一定要和好如初啊。”弘萱抬起采苓精致的臉龐,曖昧的笑道:
“苓兒,朕不希望宮中有任何的紛爭。萬事你還是多委屈一些吧。”皇上柔中帶剛的話,卻讓采苓的心中說不出的別扭。委屈,妾永遠是委屈的嗎?好,你讓我委屈,我就要看看,讓你委屈受的了受不了。采苓溫順的把頭靠在皇上的懷里,淡淡的笑道。
當今圣上例來崇尚節儉,當年他也是靠這個美好的品德得到先帝的喜愛。如今,前方戰事緊張,江北一帶又連年災荒。皇上早已下達了全宮節儉之策。凡是朝中大臣所贈貴重之物,一律按賄貪污案處置。這樣一來,一是減輕了宮中與朝廷的開銷,二也是隔絕了嬪妃們與朝堂上的接觸。皇上素是個敏感多疑之人,猶其是關于他帝位之事,他寧愿枉殺一千,也絕不許任何人有絲毫敢蔑視他威嚴的行為。采苓深知皇上的性格,這幾日來永和宮中節衣縮食,除了僅有的綢緞御食外,宮女太監所有的東西已不能減至再減了。
這日,忙完了政務來到永和宮的弘萱,看到八仙桌上花樣繁多的幾道粗食點心,淡淡的茶香中,卻是清露菊花茶后。弘萱雖覺有些委屈采苓,但面對她如此體恤的支持,他還是感動的銘記于心。
“皇上。”身著青紗藍裙的采苓雖沒有往日的富貴,卻越發顯得超然脫俗幾分。采苓腆靦的看著眼前的自已,柔中帶怯的模樣,更是增添幾分俏麗。
“臣妾想了好久,眼下正是我大清多災多難之際。臣妾身為婦道人家自然不得參政議政。但想到江南數以萬計的黎民百姓,正遭受著失去家園的痛苦。臣妾無能與皇上分憂,只想把臣妾進宮后所受的所有賞賜,贈送給江南的苦難百姓。以表忠君憐憫之意。”采苓雙手奉上自己積贊一年的錦盒。弘萱感動欣喜之際,卻怎敢要她的東西。
“唉,苓兒快起來吧。我大清即使在困難。又怎肯要你這后宮嬪妃之物。你有這份仁慈之心,朕十分欣慰,但還是收回去吧。”弘萱侍意的要扶采苓起來,采苓卻固執的說道:
“不,皇上不收下臣妾的東西。分明是覺得臣妾不過逢場作戲,不是真心。自皇宮節儉以來,皇后娘娘已多次以身做則,教導臣妾們國家為重。臣妾不過熒火之光,雖不及皇后的萬一。但能在皇上危難時候,略盡一番綿力。還請皇上給臣妾這個報效國家的機會。”采苓真意切的表白道,弘萱卻在她的話語中只注意到倆個字——
“皇后,她也帶頭捐款捐物了嗎?”帝后向來的不和,這在宮中是公開的秘密。
“是,臣妾這也是聽其它嬪妃說的。皇后娘娘已經私下捐贈了好幾萬兩給宮外的關系們去捐贈。皇后娘娘儀態萬方,含蓄內斂,皇上,你以前真該多去坤寧宮走走。”采苓故意說到痛處,引起皇上的不快。
“皇上,今日是個好日子。各府的福晉們又要來宮中送食盒,您上次不是說豫福晉家的酒釀丸子好吃嗎?臣妾先陪你到坤寧宮去走一趟,回來也正好吃好不好?”采苓故意提意去皇后那道。弘萱聽到采苓的提意,只以為她想讓自己去陪她向皇后那謝罪的原因。弘萱雖不喜歡宮中的心計,但想到采苓愿意如此的低頭叩首,一時間,他倒也愿意接受宮中的和平相處。
來到坤寧宮中,皇上太久沒來的有些生疏,反倒是采苓自然的向前叩首道:
“臣妾采苓參見皇后娘娘。”皇后對于皇上的前來明顯的緊張。整個的參拜過程中,皇后心中好像有什么心事的心神不安。采苓自然的向皇后低頭伏小道,皇后淡淡的應酬,皇上無話可說的只想趕緊離開這個他很少前來的宮殿。一場無聊的談話,這時間正好怡親王府送來怡福晉的食盒。采苓看出皇后眼神中異樣的光彩,急忙吩咐翠屏趕快幫忙效力。一時間,手腳穿雜的疏忽。只聽‘嘩啦’一聲,從食盒中掉出來的,不是美味的食物,而是金光璀璨的瓜子金和鉆石貓眼。皇上驚訝一刻后,為免皇后的難堪,憤然拂袖離去。采苓看出此事關系重大,雖不敢說話,卻早已跪安離去。悅冰皇后尷尬的站在廳中,面對金光閃閃的禮物,怎么會這樣?不是說過不送了嗎?悅寧想嚇死我嗎?悅冰怎么也想不明白的事情,其實早已在采苓的計劃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