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首輔回至府中,一名侍女走了進來,話說此名侍女并不簡單,她正是當日宣陽帝賜給張首輔的那名婢女,因為她同張首輔亡妻長的極像,而數月以來對張首輔的照顧亦是無微不至,盡心竭力。起先,張首輔也曾懷疑過她是陽帝派來的奸細,對她也心存芥蒂。但經過張首輔的幾番試探,并未發現她有任何的可疑之處,遂放下了戒心,可能只張首輔老來孤寂,再加諸亡妻喪子之痛,官場險惡之費心,慢慢的讓張首輔在她這里找到了心之所托。讓他感受到了久違的安心與溫暖。而張首輔決定不久之后便納她為妾室,并賜名宓兒。
張首輔看著宓兒端過好些個粥食點心,有些不情愿的說道:“怎么又吃這些個八寶粥,不是用過了晚飯了么?”
侍女笑道:“老爺,這少食多餐才是養生之道,方才席間奴婢看著您連筷子都不曾動過幾下,雖然人上了年紀,再加上這外頭暑氣悶熱,自然是沒多少的胃口,但好歹吃著些養身子罷了。再者說來奴婢做的也不是八寶粥,是百寶粥,老爺就看在奴婢費了好些辛苦才做出的,就賞奴婢個面子。”
“百寶粥?哪里來的百寶?”張首輔問道
“您看,奴婢在這薏仁粥里加了紅棗,白蓮子,桂圓兒,百合,銀耳,板栗......好幾種干果哩,這紅棗補血,蓮子安神,桂圓補氣,百合潤肺,銀耳去火,板栗強身,都是頂好的補身食物,奴婢怕您牙口不好,特特的將這些食物給燉爛了,才倒入薏米粥里,然后又等放涼了,才給老爺您拿來,老爺喝完了粥,奴婢還準備了蜜漬山楂,蜂蜜滋補潤肺,山楂消食健胃,吃起來甜而不膩,酸而不澀,很是可口,再者多吃些山楂也不怕夜里積住食,損了腑臟,壞了身子."
張首輔推脫不過,也就吃了些,夜里張首輔睡下,侍女宓兒在一旁為其搖扇,待張首輔睡熟之后,為其將被子蓋好,便離了去。
話分倆頭,毓秀宮中,上官聽聞太后染了熱毒便匆匆的帶了些食物糕點來探望,太后歪在炕頭,靠著梨花木案幾,嘴唇稍許發白,并且伴著輕微的熱咳。
上官皇后拜服之后,說道:“近來想來母后身體抱恙,兒臣特特的叫御膳房做了些藥膳給母后,好讓兒臣盡些孝心。”
太后聞言,冷冷的哼了一聲,帶著些許病腔說道:“上官有沒有所謂的‘孝心’,哀家也不是第一天才知道,有你這么一個手段高明的好媳婦,將后宮打理的這么穩妥,哀家自然少不了欣慰,要是換做別人,指不定要把哀家給氣成什么樣呢!”
上官聽后并不理會太后的譏諷,隨即拿起一碗湯食,用玉勺揺了一勺湯粥,然后放在嘴角前細吹了幾下,面露微笑的說道:“母后說了這好些話,想必也渴了罷,兒臣特意的做了這烏梅二豆湯來孝敬母后,烏梅生津止渴,綠豆清熱解毒,黑豆滋陰補腎,這些對母后的病情也是會有幫助的。”
太后聽了懶懶的應付了幾句,然后有些不耐煩的說道:“好啦,皇后的心意哀家也明白了,天色這么晚了,上官也該回去歇息去罷。”
皇后端坐在木椅上,臉上帶著些許的難為情,然后道:“母后,其實兒臣還有事相告......”
“什么事情?”太后懶懶散散的應付著。
“裕王......裕王他病了,想必是幾日前,也來天涼,皇叔在院子中只穿了件短衫玩耍,想必是染了風寒,之后便是一病不起。”
太后聞言很是焦急:“幾日前?竟有這等子事情為何不早早的來稟告給哀家?”
皇后緩緩的說道:“兒臣見母后病著,也不忍告訴母后,私心想著皇叔可能只是一般的風寒,不打緊的,沒想到御醫們治療了幾日還是沒有什么效果。”
聽至此,太后也沒有辦法,起身拖著病怏怏的身子,準備著換件衣服去見見裕王爺,臨了太后說了一句:“唉,這有兒有女到頭來還不是一個累贅?哀家有時候還真是羨慕皇后,懷不上一點半點兒的龍種倒也是無牽無掛的。”
皇后聞言,心中暗想,你且等著罷,除不了多長時間,你也不會再有任何的牽掛了。然后笑道:“兒臣命薄福淺,怎能與母后相比。”說罷,太后離開了毓秀宮,太后也急忙的去了裕王的住處。
“皇后娘娘,您就別在弄這些個豆子了,小心弄臟了您的手。”翠微宮中,一宮女見上官不停的將手中的黑豆來來去去的把玩著,于是便好心提醒了句,上官斜側著身子看了看那女子,然后嘴角露出來絲絲的陰毒的冷笑,冷的傷人,上官心想:這黑豆本就是莊稼戶給牲口吃的,等把它們養的壯了,便一刀宰下去,要了性命!
大明宮內,一切的人與物開展的千頭萬緒,各種情感糾纏的難解難分,表面上好似一切都風平浪靜,但暗地里更像是大風起于青萍之末,無聲之處,暗藏驚雷!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