壇臺直義
旺方取上等黃土,蒸煉筑實。仍用塑工,務令堅固。候至自干,勿容急迫。壇分三層,應天地人三才。
下層高一尺二寸,開八門,門各高八寸,闊三寸,各造土門,以備啟閉,仍各開路。透臺中心,虛實徑五寸,亦分八角,書八卦符,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
上層高一尺三寸,中虛五寸,其度則圓,應天圓之意,周圍一丈六尺,橫徑五尺三寸,圖二十八宿之像,以及春夏秋冬七十二候。臺上置太乙神。
爐身高一尺六寸,四圍及底,皆厚六寸。內明堂橫徑七寸,高四寸,身與足通,高二尺。自底足及蓋,中虛五寸,與臺心等。造土隔于爐中,中間以盛火,基厚三寸,徑厚六寸。
其爐半露半藏,臺上畫青龍白虎朱雀玄虎四象于上,布十二月將之圾。屋檐之東西,則畫日月,象金鳥玉兔之明。
其神爐須擇黃道天德月德上吉等日,于旺方取純黃正色之土,淘取極細,蒸曝潤浸,用紙筋杵熟塑之。再加白蟮土細沙及代赭磁石,取四化合宿吉時,起手造成陰干,然后加火煅煉,封于臺上。
鼎器直義
鼎身一尺二寸,通厚一寸一分,分三級。其唇至底,亦三級。內明堂橫徑一寸六分,口唇橫徑七寸,下有鰲足三分。一法用泥土,恐不堅,以九九煉凈熟鐵鑄造,恐有漏眼,金汁不清者不用。
擇五星聯珠日,日月合壁日鑄之。多備以聽更換,勿客茍簡。鑄畢,奏告師真,置于爐內一年。一鼎不可重用,上坎鼎入于下離鼎之內,蓄水高八寸四分。
圓一尺五十,徑五寸,唇一寸二分,其腹至臍,一寸二分,用赤金造之。坎離二鼎互相瞰入,其拔支之法,皆要細膩。所為瞰的平穩,無絲毫縫圻,方用極熟細泥。
仍加塑工。嚴密制造,不可茍為。候干烘濁汁盡,方以金汁鑄之。
坦郭直義
垣郭以安鼎,用土日取五方細土,以水飛過,經楮汁和成塊。搗煉堅熟,形如鍋釜。其高九寸,厚九分。離鼎寬一寸九分,口略敞而圓。
土日取土,火日造之。下塑八柱,令其一堅固。一名丹龜,以坎離之氣,歸層之內。
神室直義,
修煉大藥,全借神室奇器。分毫有差。施化難矣,先造電式,熟泥塑上俟干,以辨正鼎之余,方可準厚薄寬窄,大小圓長。
依大道,用玄水如法久煉。傍留一穴,固濟停當。用火燒成清汁,以鐵杖通透,瀉于模式之中。
兩釜各鑄,務令相合。上乾下坤,而為中黃,變理陰陽,中虛寸余,以生靈汞,生則為玄牝,合則為太極。鑄室取金旺之月日。三月出庚,制煉下模。
止用九池九鼎,煉就金母鑄之。凈金一斤,鑄成止有十五兩。既鑄之后真氣因大漏泄,若便入爐,恐金精結少,玉液生遲,不能變化,徒費前工。
必須用前取壬水,內外填滿,多培其氣,入磁鼎固之,平火溫養百日,一月一換為三接氣使精神完全,魂魄堅固。百日后,方用六一泥、石膏、枯樊煅過。
代赭黃、丹赤、石脂并重羅灰粉封固口縫,銀絲十字扎住。外用圣金圣銀制造包胎,重重裹定,勿令有差,雌雄子口,相合為一,形如雞子,外圓內方。
能受天地之精靈,水火之育養。模取圓轉,土日造之,形高四寸,皆用周尺。
符鏡直義
八方懸鏡,各徑尺二。靠屋面鼎,四隅掛劍,其鏡劍鑄,造及出沒。已亥正三刻,預入各職。威守寂靜,當如對待神明。用潔凈黃袱包裹,安于圣真位前、晨昏奏祝。
至土臨官帝旺日,一陽初生,安于丹室。金鼎左右,峙立五岳。先煉五色土,塑五岳形神俟干,王鼎底平鎮如岳,封固鼎縫,逐日祭告。至運行水火,各盡乃職。
陳設直義
創建丹房,造壇筑垣,立鼎安爐,感擇土旺日時。懸三元寶照,以祛妖邪。插劍四隅以鎮鬼神。
寶照,即鏡也。天照用甲子方,乃六六首陽之日。取黃道神,在金石合成日,方鑄明堂,時大妙。地照用壬子日,太陽望中取時鑄。人照用丙子日,太陽望正中時鑄。
各徑過二尺四寸。劍用霜降日,造古劍尤妙。符簡四片,太乙降宮時鑄,金石合日亦可。四方符篆,五彩旗號,并有規律。旗準五方之色,各長二尺。
緊于鏡照之下,及重屋之頂。其十二元辰符,鐵簡符四壁符,三臺符,八卦待,老君鎮壇符,二十人宿符,及金烏玉兔四象圖,以上符篆,諸經史書中,皆有載之者。
每宮之內,供奉丹主周天妙化真人,九陽威德濟生度死真人,日宮太陽火德星君,月宮大陰水德星君,太乙主宰高上帝師元君,十二元辰本命星君,正一龍虎玄壇趙天君,飛捷報應諸天使者,傳經演教歷代仙師,丹房通事,土地正神。
依法面鼎,每日十二時,香盤輪換,燈燭勿絕。火盤靠東北隅,用銅造,等稱以定.火數須用熟炭,庶無驚爆之患。水盤靠西南隅,造八株杓添水。
抽水盂盛已用之水,添水孟盛蓄未用之水。每宮之內,用二友,可水火銅壺報刻。乃抽乃添,須準八門法遁三奇。在天禽時起手,乃推陰陽二遁。
推九天在震宮剛掛東方符,懸鏡一面于屋之東,上垂絲于東鏡之下。推九天在巽宮,剛掛東南隅符,懸鏡一面于東南隅。余六方以例推之。
中央黃彩,卻取天德黃道,與月德合日,子時正一刻垂于屋之中頂。其四方符篆,于四七合宿日安之,并宜奏告元君,天使證盟。
潔凈直義
凡修大丹,先還欲,戒殺生,行慈善,致齋沐,潔凈身心。方登壇安設祖師神位,香燈供義,祈禱懇求,以祈神明保助。待一陽來復之月,一陽生時,依法起工。
甚忌僧尼婦女雞犬穢濁,如或有違,神明惡之,丹道難成。每日真友司祭,考其功過。關防戶窗,銅壺昝影。司財掌膳,典水典大。侍香奏白,踏罡布斗。
科其勤惰,動靜不茍,和氣從容。絕發折齒,歃血結盟,立誓于雷將案下,共修物外之丹砂,同結逍遙之大會。他日功成,齊登碧落。
卦象直義
天地變化,本于陰陽。陽變陰合,起于乾坤。乾卦用九,坤卦用六,各有六爻。乾爻六九,為策五十有四;坤爻六六,為策三十有六;合四時而倍之。
故易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一百四十有四,凡三百六十當期之日。蓋陰陽起伏生成朔望,萬物之大數也。
圣人促年于月,促月于日,促日于時,每一時于二十四氣分是二氣,于七十二候分得六候。自子至巳,是冬至后夏至前;自午至亥,是夏至后,冬至前。
修煉大藥于十二時辰,進退陽火陰符各吐寒暄氣候。運入中宮神室,互生變化,產毓真精。每晝夜二卦直符,一年則七百二十卦,總計四千三百二十爻,應四千三百二十年之氣候,是知時辰之內,符火進退,奪四千三百二十年正氣,歸于神鼎之中。
大抵火候之數,以乾坤坎離四卦為體,余六十卦爻為用。爻止三百六十,一爻為一星,一星準一銖。子行陽火三十六銖,二十四銖為一兩,余十二銖為半兩。
是知子時,得陽火一兩半,前六時屬陽。其數得九,陽火則進九兩也,總計二百一十六體。其余少陽少陰,五日之數,不在正例。陰符者,自午至亥,皆屬陰,其爻亦減止一百四十四銖其數得六。
六為老陰之策。午退陰符二十四爻,一爻為一銖,二十四銖為一兩。是知六陰時,得火亦六兩也,總一百四十四銖。前六陽時得九,后六陰時得六,陽九陽六之機,于斯盡矣。
總三百六十支,合神室一斤之體用。今九六止一十五兩,余乾坤二卦為鼎器,坎離二卦為藥物。該二十四爻,為一兩之數也。
凡后學修煉大丹,遵明師旨,火是藥之父母,藥是火之子孫,口口相傳。
心心相授,惟專于火。遜曰:神室一斤,火數亦一斤,二物不可偏廢。今火只十五兩,又何為哉?元君曰:鼎中修煉火符之進退,按天上月華之盈虧。
故一日有十二時,一年有十二月,一時即一月,以上七日半為春,中下七日半為夏,為發生之氣;其后中七日半為秋,下七日半為冬,為殺伐之氣;故火止十五兩,以按月華光滿之正數。
若加一兩則大陰過宮,以臨陰鄉喪魂之位,傳藥不傳火。火候真機,盡于九六之數,子于宴處,其致思焉。
沐浴直義
夫煉丹之法足以周歲,止有十月丹成者,何也?蓋因二八之月,各有停息。二月屬兔,陽氣方盛,陰氣初萌,榆莢始落之候,止卯木之火,而益水安全也。
八月屬雞,陰氣方盛,陽氣初萌,薺麥漸生之候,止酉金之水,而增火安胎也。修煉大丹,必用乎火,大準卦爻斯定其數。不然,則失其多寡之日。
火雖有十五兩之進,至百日方透金鼎之中。微微有形,孕生金液。外煉一鼎,過百日后,開看金液如何。或如燈花云朵,五象俱足,告明上帝高真,取服一九,服之百日,聚精累氣,接命延年。
仍溫養至周天數足,十月功完,無質生質,結成泰米玄珠,方為靈藥。一鼎靈汞,服之則永固形骸也。
諸友愈加精勤修,直至三年神丹,九年白雪,十二神符,瓦礫成金,枯骨成人,形神俱妙,萬德周全,花開果熟,游賞太清。汝宜珍重,三卷靈文,言窮意盡,吾返玉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