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手锏!只用三招,便逼得秦伯嘗不得不使出殺手锏的絕招來,那虬髯公不愧為當年的“武林三杰”之一!秦伯嘗此刻為了保命,只得化玉佩為銅锏,以巧勁打在虬髯公的手腕處,卸其巨力。同時,秦伯嘗后退了半步,避其左拳鋒芒;又將手肘一橫,而格擋其鐵拳。那虬髯公手腕被擊,乍見殺手神锏,驚愕已極!他也覺察到,秦伯嘗三式之內招招忍讓,而那位熟識的世外高人又處處護著秦伯嘗;他心想,自己怕是打錯人了,只是此刻收拳已然不及。待得那世外高人的導引劍氣一至,虬髯公便順勢變更拳路;這一拳,勁力到處,登時便將草間的一塊巨石擊得粉碎。虬髯公掌力之強,竟至于斯!
三招一過,那世外高人、虬髯公與秦伯嘗三人俱是一身冷汗;得見對方神功,他們皆大驚大敬。虬髯公和秦伯嘗心頭的火氣也都歇了。
那世外高人心道:“看這人的年紀不過才四十上下,比我和虬髯兄弟小得多。他的內力比起虬髯來,確實要弱些,卻也是當世頭幾名的人物!而他方才擲玉佩的手段,更是神奇之至,遠遠超過我的武學見識!如此招式,若單打獨斗起來,恐怕天下無并一人能有勝算……”
“哈哈哈!好功夫!好功夫!好功夫!”虬髯公撫須大笑,抱拳連連贊道,“好漢!能在我與劍仙師兄聯手的情況下走過三招,你還是第一個!好漢能否報上大名,也好叫灑家知曉!”“二人聯手”是為虛,言過其實了;只因那虬髯公愛秦伯嘗之人才、感其殺手锏手下留情之恩,這才出言贊美,對其大加稱頌。那虬髯公練了一輩子武功,最后將所有的招式都化作了一套最簡單的“花和尚拳”;而此拳法的精髓之處便是剛才那分打鼻子、眼眶和太陽穴的連環三招,名喚作“魯提轄拳打鎮關西”,最是了得。數年來,虬髯公與多少武林敗類廝殺,和多少名門高手切磋,而絕無一人能當其一二拳;今日秦伯嘗連拆其搏命打出的三招,實乃江湖上數一數二之鳳麟。
“不敢當,在下瓦罐山秦伯嘗。方才多謝大師手下留情!多謝真人出手相救!”秦伯嘗謙道。
“你就是秦伯嘗秦大頭領!難怪手段這般了得!哈哈哈哈!今日總算有緣得見,名不虛傳,名不虛傳啊!”虬髯公高興道,“咦!劍仙師兄!你這十幾年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現在你我剛一會面,如何又沒了蹤影!李玄兄弟,秦兄弟,還有屠龍幫的兄弟們,灑家先去找劍仙師兄喝酒了,后會有期!哈哈哈哈……”
那位暗中護著秦伯嘗的絕世高手,便是屢次對屠龍幫伸出援手并教授獨孤風劍法的謫劍仙前輩,亦是康熙末年的“武林三杰”之一。謫劍仙素來與虬髯公齊名,他二人一道、一佛;一個以武求天人合一,當世真人,一個以拳行俠仗義,斗戰勝佛,俱是當世武學境界最高之人。
“李兄弟,秦兄弟,灑家再送你二人兩件禮物!哈哈哈哈……”虬髯公豪爽的笑聲中,迎風送來了兩顆人頭,還有兩件被肉掌打得稀爛的玄鐵暗器。
常好取人首級的血滴子殺手,今日卻莫名其妙的丟了自己的首級,也算是罪有應得了。
李玄等屠龍幫眾遙望遠處,對空抱拳,算是與謫劍仙、虬髯公相送了。李玄身后忽地閃出一人,對著秦伯嘗連環三箭。這箭法,秦伯嘗與孟問渠均是再熟悉不過了。
前兩支箭乃是普通箭矢,皆在秦伯嘗胸前寸許處力盡落下;伴著一聲銅管清嘯,那第三支箭竟能奇跡般地繞至秦伯嘗的背后!也不知究竟是有意還是無意,這支箭恰巧就落在了孟問渠的腳邊。此物與旁的竹箭不同,箭身綁有一根中空的銅管,管內似乎暗藏玄機;便是再無城府之人瞧了,也會疑心此箭到底傳了什么書信?如此小計,怎瞞得過滿清軍師孟問渠的法眼?那信箭早被孟問渠偷偷拾了去,秦伯嘗也假裝瞧他不見。
那三支箭矢,好像已向秦伯嘗傳遞了什么訊息,他與屠龍幫的李玄幫主等人匆匆作別,即刻離去。那孟問渠也懷揣著暗箭、包藏了禍心,尋了個僻靜的所在,便要看那箭書。但見書信之上用斗大的字寫了“陰謀賦”這個題目,只看了頭一行字,孟問渠便已驚出了一身冷汗……
一夜無話,整宿無光,卻暗藏著無盡的殺機,無窮的陰謀。
雄雞未鳴,天下未白。一聲炮響驚暗夜,一條火龍破長空。
“報!屠龍幫趁黑偷襲我寨,現已兵發山下!”
瓦罐山下,密密布著屠龍幫六萬大軍,李玄幫主并李小武、魏子洞、石無病、魯鐵錘和邢鐵旗五位堂主橫刀立馬;只是不見另外十萬大軍及軍師蘭志南與二當家藍孤芳的蹤影。李玄皺眉猶豫道:“此舉可不合江湖道義,不知軍師作何打算?可灑家也不好違了軍令……”
另一方面,瓦罐山大頭領“小叔寶”秦伯嘗、二頭領“賽羅成”羅仲信、三頭領“槍棍雙絕”謝秋棠、五頭領“連橫劍客”張鬼、六頭領“合縱劍客”張谷、七頭領“賽薛禮”郭義,這六位頭領也領了六千兵馬,依著“四陣圖”排兵布陣,與屠龍幫對峙。
屠龍幫一通鼓。只看到瓦罐山后軍塵頭揚起,沖殺出兩條大蟲來,其陣腳登時大亂。細看時,卻見一個是屠龍幫三當家孫和,一個是京涼山刑堂的商季。他二人之前被瓦罐寨擒住,關押在牢,不知此刻緣何在此!瓦罐山眾頭領除秦伯嘗外,盡皆大驚。
“幫主!我等已按著軍師計策,拔了瓦罐山三道寨門!”
此言一出,瓦罐寨軍心大亂。屠龍幫六萬大軍個個奮起神威,同時發難,與孫、商二位頭領前后夾擊,沖散了瓦罐寨群豪,打得他們潰不成軍。三隊輕騎,早搶先攻上了瓦罐山,奪了那三道關口,占了瓦罐山寨。
三關之上,一個白衣少年臨風而立,人如玉樹劍似玉龍。少年淡然看著山下陣圖,心中卻被一團已經解開的迷霧圍著,也不去攔阻屠龍好漢;上來的屠龍幫眾非但不與他廝殺,反倒還跟他親切交談!此少年便是那自稱為“朱巽”之人,他不是別人,正是屠龍幫新上山入伙的好漢——獨孤風。獨孤風依了軍師妙計,做牧童裝扮,假作鄰村助拳人;他先后幫瓦罐山活捉了商季、孫和兩大頭領,又奮力殺退李玄幫主,取得了瓦罐山眾頭領的信任。適才,獨孤風夜釋孫、商二位當家,打破山門;而后,大家里應外合,奪取瓦罐山寨,一切皆不出蘭軍師所料。
令獨孤風煩惱的是,昨夜一黑衣人闖入其房間,三招便教他招架無功;其后,那人卻又神秘離去。黑衣人可能只為試探獨孤風武功的虛實,不知何人?能三招制住獨孤風之人,如何能不知憑其化用“秋水劍法”的手段,根本就不是孫和、商季的對手,更無法與李玄幫主大戰三百回合;既能識破此中有詐,又為何并無動作?最令人奇怪的是,一向軍紀嚴明的瓦罐寨,其牢房居然連一個把守都沒有,好像早已準備好讓人劫獄了!還有,瓦罐寨至關重要的三道山門之上,俱是空無一人!此三重關卡,乃瓦罐山命脈之所在,關乎山寨的生死存亡;其今日之舉,好像單單只為將瓦罐山拱手讓人,豈不怪哉?
“李幫主!吃我一槍!”秦伯嘗大喝一聲,直取李玄。
李玄身在局中,又心中有愧,自然無法分辨敵我虛實;他與秦伯嘗斗了五十回合,不分勝敗。一旁早有李小武、魏子洞、石無病、魯鐵錘和邢鐵旗五位堂主一齊殺出,各使出看家本領,大戰秦伯嘗,七人戰在一處。秦伯嘗毫無懼怯,使一桿金槍,力敵當世六大高手;七人又戰了五十余合,仍是各無輸贏。
“秦頭領的武藝,當真是舉世無雙!”遠處,正藍旗都統納蘭容川登高望見秦伯嘗酣戰屠龍幫六大好漢,對其身旁的孟問渠道。
“是時候該發兵了?!泵蠁柷鹕纫粨],早有“武曲將軍”狄復引清兵二十五萬,對瓦罐山作合圍之勢。
為尋帳下兄弟,秦伯嘗賣了一個破綻,虛刺一槍,虛晃一锏,調轉馬頭,早沖殺出陣了。李玄敬其德才絕倫,也不令人追趕。
秦伯嘗單人獨騎,雖千軍萬馬,如入無人之境。他只一人,竟能筆直沖開屠龍幫大軍,飛奔至瓦罐山腳下,恰逢獨孤風。秦伯嘗下馬,使出三招;獨孤風不能當其神威,只得束手就擒。
“果然好少年!”秦伯嘗忽的停手,對獨孤風正色道,“你的根底,我已盡知;我的來去,你可曉得?”
“我只知道,您是昨夜試我武功之人?!豹毠嘛L雖聰明絕頂,可哪能參得透秦伯嘗這等天外飛龍般的人物,只得如實說道。
“我也只知道,你還是名喚作‘朱巽’。今日我欲引兵去投那清廷,你可愿隨我一道?此事兇險萬分,你可要三思?!鼻夭畤L嚴肅道。
獨孤風思索片刻,便正色道:“我愿往?!?/p>
秦伯嘗、獨孤風,雙雄攜手,誰人可擋?二人早沖破陣門,離了瓦罐山,陸續尋得各位頭領。瓦罐山秦伯嘗、羅仲信、謝秋棠、張鬼、張谷、和郭義這六位頭領已經會和,他們點視兵馬,卻只存得了三千兄弟;其他人都已被屠龍大軍沖散,或走失,或逃亡。
“今日瓦罐山被破,我等已無立足之地;我欲引兵投靠清廷,不知諸位兄弟以為如何?”秦伯嘗道。
“大哥,不論你往何處,我等必誓死相從!”羅仲信道。
“大哥不可!狗皇帝屠我父兄,殘害了多少無辜百姓!我等與雍正不共戴天,勢不兩立,如何可反投清狗?”謝秋棠急諫道。
不等羅仲信發作,秦伯嘗便搶先激動道:“眼下我瓦罐山已和屠龍幫反目,江湖上怕是再無我等的立足之地了!不投清廷,又能往何處去呢?”
“大哥!就算是要我去屠龍幫的刑堂吃上一剮,我也絕不降清!”謝秋棠握緊了手中兵器,斬釘截鐵道。
“唉!張兄弟,不知你二人又作何打算?”秦伯嘗問道。
張鬼、張谷瞧了瞧四下的兵馬,二人各望了對方一眼,咬咬牙,不舍道:“秦大哥,眼下江湖紛爭急,朝廷烽煙起,我們師兄弟二人早就心灰意懶了。自聚義以來,我二人已多時不曾回師門探望;今日,我們欲辭別秦大哥和諸位兄弟,解甲歸山,早晚供養師尊。各位好兄弟!后會有期!”言罷,張氏兄弟便離了開去。去來都是清風兩袖,只是多了牽掛。列為看官,此二人亦是屠龍榜上有名客,日后他瓦罐寨群豪自有緣分再度相聚;只是他們此去回山,又要引出一樁無頭的滅門巨案,牽出一件“天丑”皇朝血滴子的舊案,橫空出世一個絕世的少年人杰。此是后話,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