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醒來,自己已經在軍營中。敏兒正在床邊給我換藥,他腳戴鐵環,行動時叮當作響,正是那聲音驚醒了我。我掙扎著坐起身來,敏兒見了,開心地叫了起來:“哥哥醒了!”
營外的無畏將軍聞聲撩開營門大步走進來,說:“孫恕將軍此番卻一天醒來,可謂難得!”
我抬抬酸痛的胳膊,說:“習慣了!”
經歷這兩番劫難,我意識到,自己體內的烈蒙應該是分兩種類型,一種可以讓我快速恢復身體,另一種能使我植化,使身體變得適應植物的生長,而青龍兩次吸走的都是后一種烈蒙。它為什么要這樣做?為什么沒有直接要我的命呢?而淺灘上那狂舞的綠色觸須,分明可以在我體內注入原先被吸走的烈蒙,這是怎么回事呢?
我皺眉正想著,敏兒拍著手嚷道:“哥哥果是圣賢,只身退卻山熊,亦能得雙龍眷顧,兩回生還,斷是他人所不能!”
我對他笑笑,敏兒看起來一副長不大的樣子,正是活潑年紀,看起來還真是可愛,他還要吹牛說自己年過半百。我順口玩笑道:“你也不簡單啊,五十多歲的人還那么沒大沒小!”
他聽了,停住笑容,納悶地看我:“哥哥所言何意?”
我看他一副認真的樣子,只好擺擺手,說:“沒什么意思,開玩笑的!”
他呵呵一笑。無畏將軍接著對他說道:“好了,敏兒,孫恕將軍既醒,汝亦辛苦,早回歇罷!”
“諾!”敏兒起身作揖,緩緩而退。將軍對我說:“敏兒前番照顧將軍頗為周到,遂此番吾特招其再伺將軍!”我點點頭。稍后,我隨著將軍走出營帳,營外是軍校場,是我出發前被棗龍駒戲耍的地方,千萬的軍卒看到我安然無恙地走出軍營,瞬時齊聲歡呼,顯然是為了我一人打退山熊而喝彩。一旁,棗龍駒見了我,興奮不已,一邊不停地恢恢嘶叫,一邊噠噠地甩著蹄子,那樣子,就好像和我親了好幾十年似的。
“孫恕將軍此番退卻山熊,近期料其不能再犯;將軍生還,棗龍駒亦功不可沒。青龍欲絞食將軍,后棄將軍于地,軍士莫敢上前,乃是棗龍駒奮力銜將軍衣角而回!”無畏將軍解釋道。我聽了大受感動,走到棗龍駒近前撫摸它的脖子,所有軍卒歡呼不已。
軍校場少留片刻,我又隨著無畏將軍上殿拜見。大殿里,沒等我和將軍說話,旁邊的文官們先跪在地,開口說話了:“恭喜我主!賀喜將軍!無畏將軍大退山熊,我主無憂矣!”
那聲音在光的后面聽起來非常高興,說:“無畏將軍勞苦!賞烈蒙三葉,綢緞百匹!隨軍同賞!”說罷,旁邊有伺者端兩個盤子遞上前。
無畏將軍似乎有些意外,他慌忙拜謝道:“謝我主圣恩!然,退卻山熊之役,實為孫恕將軍一人所為。若非乘彼之威,難破蠻野之勢,無畏愿為孫恕將軍請功!”
“哦……既是如此,依將軍之意,當作何賞賜?”
“臣肯求主公封其為賢,以效天下!”
“嗯……”那聲音聽起來馬上有些不悅。“區區野人,初來乍到,功薄業少,若草封賢號,何以服眾?吾常聞軍中少無良好先鋒,若不如叫其暫且擔任,今后若得功,再加賞不遲!孫恕!”
“啊?”我沒想到那聲音說話說著就喊我,隨口應道。一旁的文武官員聽了切切私語,武士們則瞪大了眼睛盯我,那是在說我無禮吧?我馬上補了句:“……我在!”
那聲音停頓了一下,估計也在瞪我無禮。接著說道:“今令汝任無畏將軍麾下先鋒,責退山熊及天下治安之事,汝可否任職?”
“哦……”我不知道怎么做聲,無畏將軍跪在前面又回頭看我,對我點點頭,我慌忙說:“可以!我能行!”惹得眾官再度發笑。
“既是如此,賜汝東南府宅,毗無畏將軍之所,聽將軍調遣,今朝無事便退!”
于是鼓響,眾官默然轉身退出宮殿。無畏將軍也起身,我也跟著他走出大殿,走出門時特意仰頭觀看,殿前寫著“天圣”二字。無畏將軍看起來有些惆悵,我忙對他說:“將軍為我費心,我感激不盡!”
“吾無力說主,實愧對汝。”
就這樣寒暄幾句,他領著我來到宮殿外一家名叫“南國”的酒樓。這個酒樓古色古香,依河而建,坐在二樓,推開窗就可以看到街上車水馬龍,眺望遠方,滿城桃花的好光景直入眼簾,我從沒見過那么美麗的景色,不由得看得發呆。無畏將軍吩咐酒菜,斟滿酒杯,遞給我,想要與我對飲。
“來!孫恕將軍!”
我眼巴巴地看著他手里的酒杯,猶豫了半天,接了過來。“將軍,我不能喝酒……”
“大男子豈有不進酒之理?”無畏將軍豪氣漫天。
“不是,我是真的不能喝酒,生理方面決定的,不是我不想喝……”
他沒有理我,只是自顧自仰頭喝完手里的酒,放下酒杯說:“吾料得汝有話問,喝得此酒,便可問,不若然,吾自當便走!”
“別介……”我趕緊伸手攔他:“我喝就是!”于是端起酒杯,看了半天,聞了聞,沒事。于是仰頭喝完,沒想到絲毫沒有問題。
“呵呵……如何?”將軍笑問。
“還行!”我說。說真的,這是我第一次好好地從嘴里品酒,綿柔順滑,入口即化,喝進肚子,就好像一個小型的暖彈輕輕地炸開,整個人一下子暖和起來。
“哈哈……既是如此,汝有問便說,吾當相告!”
“哦!先讓我想想!”我點點頭,是啊,我有一肚子的疑慮要解開,那么多問題集中到我喉嚨,都不知道應該提哪個先。“首先,這里到底是哪里?”
“嗯……”無畏將軍夾了口菜,思考了一陣,不慌不忙地說:“不若吾先問將軍,姜孫恕可是汝真名?”
“孫恕!沒有姜!我也不是什么將軍,你叫我孫恕就是!”
“哦,孫恕!”他放下筷子,說:“天渠與青龍淵,足下應該盡知了罷?”
我點頭。
“此為天下之境,圣賢沿天渠而墜青龍淵,歷雙龍絞殺,生者方可入天下。常人無知,我卻曉聞當今天下之人乃盡為天渠而來。始皇驅民建筑長城,歷時四年方成。其經歷悲苦,無數百姓盡遭涂炭,累死餓死抑或瘟疫而亡者白骨成山,血流成河。差役填死者于城壑之中,積白骨于青磚之內,令人發指。
時有青壯勇士,按捺不住,以巨石砸死差役,攜苦工千余出逃。始皇聞聽大怒,沿途貼榜緝拿逃民,勇士領眾撿密林而走,避開集市衙役,終入得此境。從此國富民安,百姓感其恩惠,嘆起勇武,遂號稱‘無畏將軍’,舉薦為王,以保安康。
然無畏將軍雖死亦不受王之稱號,稱天下當為天下人之天下,人人為主,人人為王,無一可制百,無王可令天下,人皆以安康為福。此地肥沃,可種萬物,時有人攜桃入地者,桃樹刻立,桃花盡開,桃果即成,百姓喜之,大多延壽。
人心叵測,不久便有野心之人欲成王者。其窺得烈蒙之道,渡過青龍淵,便幻化山熊,力道無比,常人無可抵制。然則不可回,涉水者皆回歸常態,且有雙龍吃人。從此山熊即為天下百姓死敵。
從天渠而來者有三。初來者為醫,攜經而墜天渠,善通醫道,‘烈蒙’便是其所說,山熊幻化之迷亦是其所解,更因其善治百病,百姓倚福而樂,尊其為圣者‘無息’;次來者為無息之徒,亦曉醫術,且人極善,嘗有書悟道以教化天下,遂人稱‘無為’圣者,百姓尊為長者,施號令以拒山熊;后有漁翁落天渠,無為圣者禮待此人,留其在天下,其不愿,終去。而三十年后復入,追崇長壽之道,拜無息為師,研究長生不老之術,且教與人,以至天下人皆不老,百姓愛之,稱為‘無生’圣者。此三人與無畏將軍恭稱四圣,乃為天下人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