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書的事情我第一個是考慮的劉域名,這個出生在安徽農村的年輕人,來之前已經是網絡大碗了,他是一個寫手,但出名不是因為他的文字,而是因為他的自殺。自殺的原因還是因為出書。他寫的書估計沒人人會認真看過,在這個浮躁的社會,網絡提倡網文,就是那些婆婆媽媽,罵罵咧咧,唧唧歪歪的搞笑文字,真正的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怎么會有市場?除非已經是名人。為了制造所謂的名人效應,劉域名耗盡了腦汁,先是提出賣身出書的口號,之后又制造了賣爹事件,網絡振奮了。訪談、宣傳鋪天蓋地,讓這個農村孩子應接不暇的還有眾多的粉絲,他不僅成了著名詩人,還成了網絡帥哥。
然而出書的事情出版社一拖再拖,拖的他最后的一點面子都還不來一碗方便面的時候,他選擇了自殺。盡管未遂。
有人說他的自殺是出于偏執,有人說是因為消沉。但是只有他自己最了解自己。中心開始接納患者的時候,他是第一個報名的。就診時的陳述非常理智:我有病。
醫學當然不會因為患者的自述而輕易下結論,于是問了他許多問題,并且了解到他的歷史,父母離異,母親就有抑郁病史。還有,他的女朋友棄他而去,原因當然也是他晝夜寫字,無法養活家庭。期間他當過和尚,打過短工,終因癡迷于文字而前功盡棄。他說到最后,悲憤交加,兩眼充血,狂躁異常。不斷的喊:出書!出書!出書。于是他留了下來。
他的詩,的確不同反響,我的感覺。來到這里之后,經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他仿佛安靜多了,但依舊瘋狂寫詩,住院不到三個月已經寫了四百多首,其中不乏好詩。
事實上真正害了他的是媒體,是那些網絡的網友和好事的網絡宣傳者,也包括后期的電視臺,他們僅僅是無聊與炒作,卻從沒有想到他是病人,病人最怕的就是刺激,而刺激在不斷升級。好在劉域名并沒有完全喪失理智,他最后的所保持的底線依舊是出書,而不是堅持死亡。
醫學分析,他完全屬于狂躁型的抑郁癥患者,如果不及時治療,很可能想精神分裂轉化,導致真正的精神病。當然,這次為他出書,與治療無關,而是確確因為他的水平,他的詩歌的才華。有一天醫生問他:什么是詩?
他說:當一個人遭遇靈感的時候在字橫著寫就是詩了,但不要加標點符號。
醫生又問:什么是詩人?
會寫字的抑郁癥患者就是詩人。
醫生繼續說:你治好了還是詩人嗎?
他說,可能不是了,這就是我拼命趕寫的原因。我真怕有一天我沒有的靈感。
醫生繼續問:那你為什么還要治療?
他說:我還是不太想死。
其實,可能他說的真沒有毛病,心理學家說:詩人是最接近神經病邊緣的人。在神經病邊緣徘徊的是詩人,跨國邊緣的人就是神經病,詩人在接近神經病邊緣的時候,能寫出膾炙人口的好詩。對此,我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