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猴統領了花果山的猴子后,并沒有享受太多的安逸日子,反而加強了自己的防御能力。
因為自身本領的落后,在下界石猴并沒有吃到多少好處。聽了老猴子的話后,石猴便去往了方寸山菩提祖師那兒。要說這三界中菩提祖師算是集大成者了,所以石猴的選擇還算對準了路子,為之后的發展減少了曲折。但求學的路總是艱辛的,人家德高望重的菩提祖師未必就肯教你,所以在這一關上石猴也吃到了不少苦頭。
從掃地到后來的學成,不是常人所能及的。在《西游記》里有這樣一個情節:菩提祖師問石猴要學什么,石猴表示要長生不老的。口氣之大大過了菩提祖師的任何一個弟子,后來祖師也算遂了他的心愿,教了他七十二般變化,接著還傳予了他筋斗云,讓起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若是普通神仙的祥云或者坐騎是現在的奔馳寶馬的話,石猴的筋斗云便是一架私人飛機。在筆者的記憶里,吳承恩先生對石猴回答菩提祖師的問題描寫的有些模糊,并沒有直接的表達出石猴想要學本領的深意,反而通過菩提祖師這么一個神仙的形象,反襯出了石猴的野心,或者說是不知天高地厚。
學成本領歸來,已經經過了十幾載,花果山的變化也是非常的大。因為大王不在家,花果山的領土受到了其他妖怪的侵犯,猴子們都躲了起來,并不出面。在現代的生活看來,這些猴子顯得有點膽小怕事,但也是人之常情,所以筆者一直認為《西游記》的情節放在現在的生活中也是相當符合的,很多人不就像其中的猴子嗎?當老猴子看見大王回來了,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向石猴講述了他不在家的經過,猴子們被殺的殺傷的傷,搞得像一場種族滅亡,這讓石猴聽了非常的生氣,但對于老猴子的做法也是贊同的,在商業競爭中,如果遇到強大了對手,自己的公司難以支持時,不妨停止競爭,減少投資,保存實力,就像那個古話說的,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石猴聽完了這一切,報仇的怒火已經燃燒了他的胸膛,但并沒有喪失他的理智。在商業活動中,回擊自己的對手是可以理解并值得支持的,但如果喪失了自己的理智的話,這場商業競爭要不成為兩敗俱傷,要不會被自己所有的對手圍攻,造成自己公司的損失,所以理智成了商業活動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這也是大家說每一個公司的老總都是“人精”的緣故。石猴對曾經傷害自己的人進行了回擊,很多妖怪的首領都顯得有點懼怕,便都湊在了一起,準備一起來面對這場局勢,好的是猴子們平常缺乏鍛煉,并沒能起到很大的作用,石猴一個人又顯得寡不敵眾,加上幾場戰事下來,大家都顯得疲憊,出現了厭戰的心理。這不得不使各位首領共同協商這件事,既然都不愿意打了,干脆就結拜成為同盟算了。這就是牛魔王與孫悟空蛟魔王等的結拜。在商業活動中,如果一味的回擊對手,會讓自己的企業很容易面臨無法運轉的局面,所以這個時候和對手不妨停止競爭,結為合作伙伴,也許會增加更多的利益。
有了本領和團隊還不夠,石猴還缺一套稱手的家當。這時,牛魔王就對他說:“東海龍宮寶物眾多,賢弟不妨去那邊看看。”面對這人世間的一切,石猴是不如牛魔王的,至少在交際方面,牛魔王就顯得非常的擅長,恰好東海的老龍王也是老牛的朋友,這樣看來石猴去取他一兩件兵器,龍王也不會在意。
石猴來到龍王處一看,氣勢磅礴的水晶宮著實讓石猴贊嘆。宮內琳瑯滿目、珠光寶氣的,讓石猴第一印象就認為這是個大財主的居室,還怕沒有好家當。從《西游記》里描述來看,石猴索取武器的那章著實有點匪氣,若是在正規的商業活動中,石猴的舉動無非不是在自掘墳墓,好的是老龍王財大氣粗也不在乎這么一點東西,所以對于石猴的舉動倒顯得非常大度。如果這場討要家當換做牛魔王或者是豬八戒來,我相信事情的結局一定是非常完美的。可故事的主人公偏偏就是石猴了,即使老龍王確實把自家的好東西都拿出來了,可就是難以滿足石猴的要求,直叫武器太輕,不得已龜丞相出了個餿主意,石猴若能把鎮海之寶定海神針取走就給送與她。本來老龍王和龜丞相的算盤打得是非常好的,當然換做平常人也未必能取得動這東西,可事情的發展偏偏不如龍王所愿。也許是機緣巧合的原因,也許是天生定數的原因,石猴偏偏就拔動了定海神針,這讓老龍王感到非常的不安,立即反悔,可是石猴并不是好惹的主,事情就鬧到了玉帝那兒。在老版《西游記》里的情節,顯得龍王有點不講信用,甚至很無賴,但忽視了石猴的無賴情節。本來龍王面對這個蠻橫無理的主,龍王同意送東西他就很不錯了,可偏偏還拿走人家的鎮海之寶,這讓人家怎能不反悔。所以在商業活動中,老龍王和石猴明顯的犯了幾大禁忌,首先老龍面對這樣個莽莽撞撞的石猴,顯得太仁慈,讓對手沒把自己放在眼中,使談判處于劣勢;其次老龍王不該把自己的家底透露出來,讓對手得到可乘之機,直接對自己的領域產生了巨大的威脅。而石猴在外交方面確實沒有做到位,本來是向人家要東西,倒像在自己家一樣,喧賓奪主,喪失了最佳的好感,在商業活動中處于劣勢;其次直接強取了老龍王的鎮海之寶,給對方造成了威脅,在商業活動中容易讓對手圍攻自己,給自己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拿到了好武器的石猴確實顯得威武不凡,在團隊方面也確實增加了不少威望,再加上牛魔王等人的聯盟,在妖界的旗幟中,石猴們的名聲如雷貫耳。可猴也是有生命限制的,雖然石猴取得了長生不老之術,但也無法保全其他猴子的生命。面對幾個老猴子的死,石猴感到非常的痛心,一次醉酒昏睡,竟被陰司的鬼差勾了魂魄去。
在陰司的大殿上,面對判官的審問,石猴才清醒過來。可萬物輪回到了陰司當時人家做主了,偏偏做了幾天山大王的石猴不舒服,況且自己已經修得了長生不老之術,怎么也不會死了吧!他大吵大鬧的怪陰司抓錯了人,在陰司的地界上石猴這般無理,判官不干了,直要判石猴這個那個的,倒是惹急了毛猴,來了個大鬧陰司。沒辦法閻王和判官拿出了生死薄給他看,并答應把石猴劃掉,可石猴不干,他硬是把靈長類都給撕了,直接給自己團隊的每一個猴子上了一道保險鎖,同時給石猴未來的經歷埋下了巨大的隱患。在商業活動中,石猴的這種行為有點得寸進尺,不利于企業后期的運轉。再者說,猴子種族生育能力也非常的旺盛,如此看來,石猴一點計劃生育的思想都沒有。
東海和地府這一鬧,確實的增加了石猴的團隊力量,但也著實給花果山帶來了巨大的危機。石猴的得寸進尺讓天庭不得已下來干涉,雖然后來由于太白金星的干預,石猴在天空待了一段時間,但由于不被重視和猴子本身的急躁,又給情節加了很多轉折。在《西游記》里,天庭確實對花果山進行了一次圍剿,避免了沒有計劃生育限制和年齡限制的花果山猴群成山,在前幾章的描述中,筆者也給石猴上天任職加以了描述,但因為各種原因,石猴最終還是落入了五行山下。但從這些情節里,我們不難看出,由于猴子自身的狂妄給他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隱患。在商業活動中,首先我們是要建立自己的團隊力量,但不能傷害到別人的太多利益;其次我們也必須要做到硬朗,在談判中給自己增加足夠的底氣,但不能狂妄到無視別人的能力,直接給自己埋下不成功的種子。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孫悟空并不是一個成功的人,至少在外交方面,在為人處世方面,他的自信太過,傷害了太多人的利益和感情,比如《西游記》里面石猴的三次被逐,在很大程度上石猴也有推卸不掉的責任,若豬八戒有孫悟空這般的本領,筆者相信在很多事情上會處理的非常完美。
回到本章的論點上,用辯證的角度看,在團隊建設上,石猴確實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至少在妖界,能和牛魔王等人聯盟,確立了自己在妖界的地位,給猴群帶來了最基本的保障,換做商業上,也就是給企業帶來了最基本的發展。如果不是由于石猴前期的莽撞,再加以適當的發展,石猴的團隊將會更加的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