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和我有著一樣的質疑,就是在故事情節中關于“真假美猴王”結果的處理,如來金缽下殺死的到底是六耳獼猴還是孫悟空?我想大多數人會認為被處死的是孫悟空,而后來取經路上的則是六耳獼猴。
照這樣的思路下去,我們不妨假設一個情景。猴子在如來和玉帝的一次次試探中,并沒有達到他們想要的結果,還是對他們的權威構成了威脅,而且猴子的本性也是恩怨分明。如果將猴子立刻處死,也許會造成猴子的奮力反抗,搞不好會成為一個兩敗俱傷的局面,這是玉帝和如來并不想要的結果。恰好,猴子已經戴上了給他量身定制的金箍,他想輕易的逃走是不可能的,索性就讓金箍成為一個重要的工具,讓猴子的靈力慢慢的減退,在猴子對唐僧等人產生感情,放松警惕的時候,再設計一個局直接除去這個眼中釘,他們就可以享受自己不會被撼動的權威了,真正的成為至上領導者。這種情況也會在很多企業職工的職場生涯中出現,所以很多人都成為了利益的驅動者,成為了別人的棋子。
在西游路上,如來故意放出消息,說唐僧是十世修來的好人,食他的肉就可以長生不老、功力倍增,然后使那些妖怪來捉唐僧,再讓猴子救其出來,不斷的磨滅猴子的功力,使其疲勞,如果遇到了比較強的妖怪,讓他們鷸蚌相爭,自己坐享漁翁得利的事情,也未嘗不可。這個猜想,筆者認為還是有人同意,從《西游記》整個情節來看,猴子自從大鬧天宮失敗成為了五行山下的階下囚之后,再重返地面卻沒有了之前大鬧天宮時的那般功力,每每經過一個劫難,還得請上頭的神仙幫忙。這不得不說明在猴子被壓的期間,玉帝如來等人就已經采取了措施,不斷的減弱猴子的靈力,后來又給其戴上了一個金箍,再次局限猴子靈力的增長,讓猴子在后來整個故事的發展中都處于搬救兵的境界。還有一招,玉帝如來使用的很好,那就是讓猴子與牛魔王等人反目成仇,喪失團隊的根基,然后再派兵去攻打花果山,減少他的家底。這就是《西游記》里“大戰圣嬰大王”的那一段吧!
其實,大家看得出來玉帝和如來還是想把猴子收歸己用的,無奈猴子并不買他們的賬,在試探的期間根本就達不到他們的要求。作為一個領導者,看見自己的地位和權威受到威脅,他們還不得不采取措施來抵御這場不必要發生的事情。所以就開始預謀一場更大的陰謀,試圖除去這個眼中釘、肉中刺。在現代的商業活動中,這些個事情也發生的非常的平凡,所以職場被人們稱為沒有硝煙的戰場。還記得某個公司高管說過這樣的話,在企業中若是想發展,要么將你的領導打倒,頂替他的位置,要么讓你的領導高升,然后頂替他的位置,很多人選擇了后一個方法,而猴子卻選擇了前一種,所以他承擔的風險是非常之大的。
也許是西游路程中經歷的種種,讓猴子從一個沒有父母疼愛的孤兒,體會到了師傅給予的一點點關懷,但對于那些所謂的領導者,這些關懷到底不能磨滅心中的仇恨,他能做的也許就只有一碼歸一碼,對于師傅他放棄了嘮叨之后的仇視,所以在西游的路上,他們團結前進,只為了那個共同的夢想。也許等真正取經成功了,自己就可以自由了,也許等師徒緣分盡了、等任務完成了,自己就可以和那些所謂的領導再清算當年的仇恨。猴子并不是一個貪圖錢財與美色的人,面對一次次的誘惑與試探,他做的太像正人君子,就像現代商業活動中,一次次的應酬,不喝酒不成事,不“娛樂”不成事,你根本不可能做到潔身自好,所以真正成功的、真正得到最多的還是豬八戒,他太令人愉快了。
因此,西游的路上,自然而然的出現了又一個美猴王,他也是天地混沌之期女媧留下的靈石,只不過他是如來的的臣服者,他是西游路上的一顆棋子。在故事的情節里,還有一個很好的銜接點,那就是提前讓唐僧提前趕走猴子,接著猴子去往了南海觀音之處,隨即便跟在了觀音身邊,并不知道下面發生的一切。然后故事自然而然的上映了,六耳獼猴替代猴子出現,搶了唐僧的行李,奪了他的名分。在這里就出現了一個疑點,為什么唐僧不念緊箍咒,而在后來兩個猴子在一起的時候念緊箍咒,兩個猴子都會感到頭疼,就好像之前的這些都是一個假象,醉翁之意不在酒。
后來猴子們的打斗中到了天庭,天庭也分不清誰是誰,到了南海,觀世音也分不清,到哪,哪分不清,這確實讓人有點詫異,也增加了故事的可讀性。最終他們來到了地藏王菩薩那里,所幸他的神獸聽出了誰是真假,可回答卻令人大跌眼鏡,他說自己并不敢說,可想而知這個真相只允許一個人來揭示了。在現代的職場生涯中,也許有很多人都成為了西游記人物中的一個,有環境的犯了錯都被帶走了,沒環境的自然而然的成為了過錯的替死鬼,而直到真相的也不敢言語,于是便形成了我們所說的阿諛奉承、明爭暗斗,紙醉金迷、人云亦云。可是真正想長久的發展,我們還必須要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潔身自好固然不討人喜歡,但這樣的人卻是活的最長久、笑的最遠的人。
故事的最終發展還是到了如來那里,待兩個猴子詢問的過程中,如來直接取出了金缽照向了其中的一個猴子,然后另一個猴子就開始俯首稱謝,但這并不是真正的代表了故事就這樣結束了,留下的卻是人們對于故事的質疑,當然,面對權威者,我們能做的真的微不足道,或者說我們冒犯了他們,也會變得像金缽下的猴子那樣,到最后都沒有伸冤的地方。是不是在未來的職場生涯中,一定要明哲保身,像地藏王菩薩那樣呢?我想,這個問題只能留給個人去回答了,畢竟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同。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很清楚的明白,答案到底是什么?當然還是避免不了爭議。現在我們把這個故事的背景換成現代的商業競爭中。
如果孫悟空是一個大型企業的繼承人,而六耳獼猴是這個大型企業對手找來替代孫悟空的人。其中的故事情節我們可以這樣看,就是在商業競爭的上一代進行的很好,雖然有些矛盾,但是不至于將對手置之死地的結果。然而這個大型企業的繼承人上任后,開始真正的審視現在的市場和在發展過程中能迅速擴大自己規模的因素。在經過了一次次篩選和排除后,終于確定了他們的對手是已經對立了很多年的天空集團和西方集團,索性西方集團是外資企業,很難插手內地的市場,了不起能做的是保護好自己的一份領土,而天空集團作為內地的同行業企業,已經對自己的企業造成了巨大的威脅,說不定在那次市場變革中就吞噬了自己的公司。隨意孫悟空開始迅速擴大自己企業在市場的影響力,根據孫悟空這個人物本身的特性,我們可以確定他走的肯定是正當的商業競爭,只是這次的行動走的太猛烈了一些,完全沒有顧及到對手的感受,也沒有正確的審視留在自己公司內部的商業間諜,就這樣貿然的行動,而且企圖一次性讓對手消失在市場上,讓自己成為這個行業的領軍巨頭。這也完全符合了剛接手公司公子哥的特性。
孫悟空進過考察,知道了天空集團內部的人員散漫成性,企業的內部文化基本上不如以前了,這是一個很大的漏洞。因此,孫悟空吸收了經驗,加強了公司內部企業文化的建設,給公司內部所有的人員一個發展的機會,使得所有的人都齊心合力,擰成了一段繩,乘勝追擊,引起了這個行業一場改革的浪潮,給了天空集團一次巨大的沖擊,漸漸地,天空集團在市場的影響力急劇的下降,公司的股票大跌,馬上就已經資不抵債了。這樣的沖擊讓昏沉中的天空集團董事長玉帝立刻清醒過來,想想,玉帝也是當初行業的領導者,其中的才華是不容埋沒的,他立刻對公司的現有現象進行了整頓,辭退了像天蓬元帥、卷簾將軍這樣的大將,并且派市場部精英準備和同樣受孫悟空沖擊的外資企業西方集團尋求合作的機會,并開始了一場真正的反圍攻,這次天空集團還采用了更為陰險的戰略。
當真正的商業競爭開始之后,三個企業的競爭立刻引起了同行業領域的又一次改革浪潮,這讓很多中小型企業還沒有從上一次改革中反應過來,使得很多作坊和小型企業相繼破產,一些優點實力的中型企業還在勉強的掙扎,立刻引起了市場上中小型企業的不滿,對于這樣現象的發生,孫悟空并沒有太多的在意,仍是一味的加大公司內部的實力,應對兩家公司的競爭。而孫悟空的這種行為恰好中了天空集團的下懷,玉帝立刻讓人力部對市場上的各大中心型企業進行了大浪淘沙般的海選,并給那些有點實力的中小型企業以保護傘,自然而然的增加了公司在同行業中的影響力。同行業的所有企業也將矛頭指向了正在迅速發展的花果山企業。
接著就出現了一系列的壟斷行為,使得孫悟空沒有了原料的供應,造成了他在企業中的一系列的損失。孫悟空開始正視這個問題,可是已經晚了。接著他們開始了一個尋找原料廠商的行動,這又恰好中了天空集團的計策。他們請出西方集團以前合作過的一個外資企業,并承諾事情成功后給予豐厚的利潤。
接著這個外資的原料企業便向孫悟空投以了橄欖枝,這讓陷入困境中的孫悟空非常的高興。可是人家要求必須要孫悟空當面進行洽談,這并沒有引起孫悟空的任何質疑,反正現在公司已經由自己接手了,像這樣的商業洽談由領導者進行沒什么不對,他便應約了。他沒想到的是,更大的危機等待著他。
終于這一天還是到了,孫悟空和公司的兩員大將來到了對方指定的一個非常豪華的酒店。一場商業中的“鴻門宴”拉開了帷幕,每一個人都是喜盈盈的隨著服務員進入了包間,對手的老板已經到了,桌上各種佳肴讓孫悟空看到了合作的希望。接著,他們就開始了談判。可是對方一直避開話題,找著各種理由和孫悟空喝酒,并找了一個理由讓跟隨來的兩員大將到了另一個包間,這開始引起了孫悟空的質疑,可還是因為太年經,沒有那些人老謀深算。終于一桌子人都向孫悟空敬完了酒,他已經喝不下去了,便開始了推脫。可這個時候,對方老總放出話來,“不喝酒,是不是不給我面子,看來這次合作不必了。”人家都說了這樣的話,孫悟空不得已又開始喝了起來,直到醉倒在桌面上。接著,玉帝如來等人就出現了,他們派人拖走了孫悟空,叫來了六耳獼猴來代替。并和這個原料公司簽訂了某項合同,一場“貍貓換太子,瞞天過海”的游戲開始。
接著,六耳獼猴叫來了孫悟空帶來的兩員大將,說合作已經敲定,可以返回公司了。這個時候,兩個蒙在鼓里的公司要員還以為自己的老總酒量見長,什么事也沒有。
他們回去后便開始了正常的運轉,只不過每個月的盈利就是不見漲,甚至還有倒退的趨勢,這個“孫悟空”也不聽股東的意見,執意讓自己的方式來,最終終于資不抵債,輸掉了公司。接著天空集團很自然的拋出了橄欖枝,各位股東便很欣喜的接受了,自然而然的,花果山便成為了天空集團的子公司。真正的孫悟空也就不知所蹤,再加上成為子公司后,“孫悟空”也開始了正確的運轉,也讓大家掙了不少,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也許筆者編的這個故事并不完美,但從其中也不難看出,在我們商業競爭中,不必要將對手趕盡殺絕,或者說,在自己還不具備十足的把握的時候,不必要成為立即對對手進行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