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城里的夜晚比不了鄉下,處處都是熱浪。街道上的住戶們坐在自家門前跟鄰居拉著家長,它們手里拿著扇子右左不停地動著,驅趕著周圍的熱浪。
上了年級的老人們坐在那里談天說地,引得年青人笑聲不斷。
小孩子拉著長輩們的手臂搖來搖去,聽著長輩們說著那些稀奇古怪的故事。長輩們也不時地用手在孩子們的頭上指來點去,教訓著那些不聽話的玩皮孩子。
那些玩皮的孩子們,并沒有將大人的教訓當做一回事,照樣在那里跑來跑去,搞的大人們心煩。大人們用扇子拍打著它們的屁骨也無盡于事,只能拿出甜果來哄騙它們,用于解除自己的煩腦。
衙門里的差人們忙完了一天的事情后,早早地回去休息了,只有老爺還在書房里看著書。書童站在那里用一把扇子為老爺驅趕著蚊蟲,小心地侍奉在老爺身邊。
衙內的師爺在值日房里忙完了最后一件公文后,搖著扇子坐在那里休息,準備等老爺回內衙后,自己也就可以休息了。他坐在那里品著香茶嘴里還不停地哼著曲牌,心里別提有多么得意了。
天色慢慢地暗了下來,書房里的老爺突然想起了什么事情,他抬起頭來向身后的書童問道:
“坡兒,今天初幾了”。
書童站在那里聽見老爺問話,他連忙回過神來回答道:
“回老爺,今天十八了”。
老爺聽完了書童的回答后,就自言自語地嘀咕著,
“走了兩天了,明天該回來了”。
隨后,他向書童吩咐道:“坡兒,明天下午你去城門外迎一下夫人,別出了什么事情”。
“是,老爺”。
書童停下了手中的扇子,為老爺換了一盞熱茶。并且,將一條新汗巾送到老爺手中。老爺用汗巾擦了一把臉上的熱汗后,他又埋頭看起了手中的書籍。
青安城里這位衙門里的老爺是湖北人氏,姓崔,名兆興。進士出身,今年五十二歲,來青安城做官有三年了。
由于他做官多年,身體和臉上略有一些臃腫。但他辦起事來卻非常公正廉明,從不錯判亂判。他在百姓面前也是很有威旺,被百姓稱之為清官。同僚們卻稱他是不倒翁,做起事來非常地圓滑。他在上司面前從不阿諛奉承,辦起事來干凈利索,深受上司的好評。
崔兆興做起官來一直是順風順水,就連他自己都覺著有點太順當了。可是,有一件事讓他心里一直不太高興,常常在沒人的時候唉聲嘆氣。
崔老爺娶妻多年就是沒有為他生一兒半女,這使他十分頭痛。夫人眼看著不能為崔家傳宗接代,她的心里也非常著急。她也向丈夫提出過讓他娶妾,可是,崔兆興一直也沒有答應這件事情。但是,為了崔家能香火不斷,他也考慮過夫人提出的辦法,可就是拿不定主意。
崔兆興這次來青安縣做官時,就有同僚向他進言,讓他來了以后去一下城外的靜安寺進進香。說靜安寺里的觀音很靈驗,是一座有求必應的老寺院,對他的煩腦會有很大幫助。
起初崔兆興并沒有將這些話放在心上,只是當做一些閑話去聽。可當他的夫人知道了這件事后非去不可時,夫妻二人這才商量了一番后,決定去試一下,看是不是像人們傳說的那樣。
夫妻二人決定在六月十九這一天讓夫人去寺中求一下神靈,如果真的如人們傳言的那樣靈驗,他來年一定會去寺中還愿。所以,那天他讓師爺去寺中跑了一趟,希望寺里能有一個安排,好讓自己的夫人如愿以嘗。
崔兆興按排好了一切后,這才讓他的夫人在六月十九這一天去寺里求觀音。
夜慢慢地深了,崔兆興放下了手里的書,起身喚來書童侍奉自己回屋休息。
第二天早晨,衙門里跟往常一樣,并沒有太多的事情。吃過晌午飯后,坡兒跟老爺打了個招呼就轉身來到了街上。街上的小販和店鋪的老扳們都在各自的生意前休息,因為,這個時候是生意的間歇期,街上并沒有多少客人,所以,大家都在抓緊時間休息,準備應對晚市。同時,它們還不停歇地做著那些晚來客人們的生意。
坡兒一路向東門走去,因為,靜安寺在城的東面,那是他家夫人回來時必走的一個城門。坡兒一路走走看看,隨后他在一家干果店里買了一包果仁邊吃邊向城門走去。
出了東門,坡兒找了一個略高一點的地方停了下來,他一邊吃著果仁,一邊向大道上張望。
夏天的太陽照在身上火辣辣的痛,讓人感到很不舒服。坡兒找了一棵大樹坐了在了萌涼處看著城門口進進出出的行人。因為,那里非常地熱鬧,拉車地,挑擔地,趕驢地,什么樣的裝扮都有。忽然,城門洞有一輛驢車不知道什么原因擋在了城門洞里,使進出城的人群無法進出。看城門的門丁看見驢車擋在了那里,急忙過來幫著趕車的漢子一起驅趕著驢車。可是,這架驢車就是不走,有人在那里嚷嚷,也有人在那里議論著驢車不愿走的原因。門丁老李跟趕車人連拉帶拖好不容易才將驢車趕出了門洞,這才使城門恢復通暢。
坡兒站在高處看完了這一切,他嘴里發出了快樂的笑聲。看著驢車被趕走,坡兒的心里總有一絲不滿意。他將手里最后一顆果仁送進嘴里后,將兩只手拍了拍,又在衣服上擦了擦手心里的濕汗。然后,用手放在額頭上遮住太陽向大路上望了望,可還是沒有發現自家夫人的馬車。就又躲進了樹蔭里繼續等候著他家夫人。
太陽快要落山了,城門口的行人也漸漸稀少起來。坡兒看了看路上,依然沒有他家夫人的馬車。他恢心地從高處走了下來,向著城門走去,準備回去跟自家的老爺交差。
坡兒來到城門口的時候,他沖著門丁老李做了一個鬼臉。門丁老李看著坡兒一付俏皮的樣了,他也故意地將腳在地一跺。坡兒看到門丁老李的這一舉動,嚇得他像一只小馬駒似的跑出了城門洞,向著城內衙門的方向奔去。門丁老李看著奔跑的坡兒,他站在那里哈哈大笑起來,引的路人也跟著哈哈大笑起來。
靜安寺到了初六的這一天,會場上依然十分熱鬧。人們臉上掛著滿意地笑容,在寺外商販的攤子前擠來擠去。那些做買賣的商人拼命向香客們叫喊著,推銷著他們手中的商品。
崔夫人帶著丫環在廟會上也轉了幾圈,買了幾件心愛的小玩意。她在家人的陪同下看了一天大戲,讓她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到了六月二十的早晨,崔夫人帶著家人來觀音殿上了一回香后,她向娘娘殿的靜法表示了對寺院地謝意。并且,她又為寺里捐了一百兩紋銀,然后向靜法做了辭行。
靜法將一行人送到了山門后,看著一行人消失在了山野中,這才轉身回到了寺院里。
崔夫人帶著一行人,順著回城的大道回到了城內,崔老爺在大堂上辦理完了公事回到內衙后。夫人向他講訴說了進香的全部過程。聽得崔老爺頻頻點頭,嘴里還不時地發出叫好聲,
“好、好、好、真不愧是百年的老寺院呀、”。
崔老爺聽完了夫人的一番講述,他最后對夫人言道:
“夫人呀,如果這次神靈真能保佑我崔家不斷后,來年我一定親自陪夫人去寺中還愿”
倆人在屋中又談論了一些寺里的奇聞趣事后,看著天色暗了下來,夫婦二人這才在下人的扶持下回房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