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櫻雨澤他們繼續(xù)跟上張大人的隊伍。
走在這個登山盤道上,踏尋著古人的足跡,聽著張大人給他們講著盤道的歷史,好不悠哉。
走累了,大家做在石頭上喝著山泉水,張大人為他們徐徐道來:
“據(jù)說,在先秦時期,孔子的《丘陵歌》中描寫登泰山十分艱難只能順著谷底或山梁披荊而上。而到秦朝,史書中記載的秦始皇登封泰山時也還沒有現(xiàn)成的路可走。
而秦始皇不知道古代的禮儀,又不知該如何登山,便請教當(dāng)?shù)氐娜迳]想到儒生也不得要領(lǐng),只是說古時的帝王上泰山出于對泰山的敬畏,要用蒲草包裹住上山的車輪,避免傷害泰山的一草一木;祭祀時,地上要鋪上草秸編成的席子,不能踩踏土地山石。秦始皇聽后大不以為然,便斥退儒生,下令士兵開山劈路,“除車道”,帶領(lǐng)隨從登上泰山。
到了漢代,帝王們?yōu)榉舛U需要,再次下令拓修登山之路,漢光武帝先后派遣1500人修登山道路,這是史籍中首次詳細(xì)記載泰山修山道的情況。
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相繼封禪泰山,征調(diào)大批士兵、百姓造行宮、修道路,登山盤道已經(jīng)出具規(guī)模。宋代地邵伯溫在《泰山聞見錄》中,首次提到泰山十八盤:“又經(jīng)天門十八盤,峰兀秀聳。”可見,泰山的石階盤道至少形成于唐宋時期,至今已有千余年的歷史了。
盤道形成后,經(jīng)過歷朝歷代的不斷整修,終于形成了今天的浩大規(guī)模與氣勢。盤道從紅門到玉皇頂,約6600級石階,款5到10尺,全長九千公尺。”
對于這些古老的歷史,真讓人望而生畏啊!!紫櫻跟雨澤沉默了。
古語講:天高不及泰山,泰山為天之頂。故古泰山地圖中,地點名稱其多采用“天”字。老子的《道德經(jīng)》中講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每三重天設(shè)一門,故有一天門、中天門、南天門三道天門。
他們穿過了一天門、中天門,最終來到了南天門。
張大人把他們帶到了岱頂,環(huán)顧四周的美景,知府大人連連稱贊,并指著西邊的山頭問道:“想必那就是望府山吧?”
“沒錯,知府大人好眼力!”張大人稱贊道并為大家解釋:“古人說在這里可以望見越國,所以又叫越觀峰。天氣晴朗的時候,夜晚在此可以觀看濟南府萬家燈火,俗稱望府山。”
“啊!望府山!”夏雨澤連連稱贊,并向張大人請示,“張大人,你們繼續(xù)參觀,我可否前去一看。”
張大人點點頭,“公子注意安全。”
“我也想去嘛,”紫櫻拉著父親的衣袖哀求道,“我也要去望府山。”
“這...這....”張員外難為了,看著紫櫻可愛的樣子真讓人哭笑不得。知府大人仔細(xì)打量紫櫻,這個可愛又單純的女孩子實在讓人喜歡。
此時大家都笑了。張大人說:“就讓她去吧,跟公子做個伴,若蘭照顧好他們哦!”
張員外只好點頭,“那好吧,早點過來。”
紫櫻開心笑著便與夏公子一起去了,而張大人領(lǐng)著知府他們繼續(xù)參觀。
在望府山上有一個山峰,叫做月觀峰,峰上有一亭,叫做月觀亭。若蘭陪他們一起來到亭子中。
“山的那邊,就是你的家鄉(xiāng)濟南府了嗎?”紫櫻好奇地問道。
夏雨澤笑了,“沒錯,只可惜還是看不到呢。”紫櫻有些失落得望著雨澤。
“但是在這里望月確實不錯啊!”雨澤贊嘆道!
“公子所言甚是,”紫櫻開心道:“有詩云‘自古此山先得月,天下月觀第一峰‘嗎。”
“妙哉!姑娘好文采!”雨澤稱贊,如此姑娘,才貌雙全不說,而且待事認(rèn)真,雖有些任性卻單純可愛,不禁更為喜歡,于是關(guān)切問道:“不知姑娘平日里可曾讀什么書?”
“除四書五經(jīng)外,我最喜歡讀史。”紫櫻害羞地低下頭,她不敢看雨澤的眼神,那種溫柔的眼神,太具殺傷力。
“我也喜歡讀史,吾認(rèn)為讀史應(yīng)讀正史,如《史記》、《漢書》、《二十四史》之類。”雨澤笑道:“不過,我也很喜歡《易經(jīng)》。”
“公子竟然喜歡《易經(jīng)》?”紫櫻驚嘆道:“據(jù)說此書乃周文王所創(chuàng),諸葛亮也只讀懂半本,而讀懂此書,不僅堪稱曠世奇才,定能一統(tǒng)天下,而吾研讀半天,茫茫乎不知說言,只得半途而廢,望有一天能深諳其妙才好。”
“哈哈!妙哉妙哉!如此志同道合。多看一些自然也是好的”雨澤笑道,“書到用時方恨少,而博覽群書則可旁征博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深深領(lǐng)悟其精髓,為人做事可游刃有余,八面玲瓏,到達(dá)左右逢源之高境啊。”
“公子果然非凡,讓小姐見教了!”紫櫻謙虛道:“孔子曰,言而無文,行之不遠(yuǎn)。讀書不僅讓小女懂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更讓人磨練心智,厚積薄發(fā),收納談資,增加個人之深度。吾讀到心癢難耐之時,便牛刀小試,往日積累之醞釀,今時發(fā)泄之淋漓。想那思緒之萬千,揮灑付筆之痛快,堪稱盡興。”
公子笑著,繼續(xù)說道:“讀書之時,應(yīng)在幽山密林,或秀色可餐之佳境,焚香撫琴甚妙。此時金石絲竹之聲,五音六律之美,互相交織,和諧之妙,只為尋求內(nèi)心之平靜。”
都說高山流水遇知音,公子你是我的知音啊!平日里,我只喜歡種花,他人笑我為花癡,只是別人卻不知我的心思,平日中我能與花花草草訴說外,還能有誰呢?雖然茗煙詩柳都都是才華橫溢,但是我從來都沒有,沒有與他們這么探討過。
而此時紫櫻的才華,也被夏雨澤認(rèn)可著。他需要的,也正是這樣一個女子。
停留片刻,他們便來到夏知府張大人他們身邊。
“這么快就回來了。”張員外問道。
“嗯呢。”紫櫻笑道。
“那姑娘有沒有望到濟南府呀?”夏知府感興趣地問著紫櫻。
“當(dāng)然有嘍,”紫櫻調(diào)皮地看了雨澤一眼,“夏大人您想看的話,不過可得過去才能看得到哦!”眾人大笑。
“不許對知府大人無理,這丫頭啊。”張員外無奈地?fù)u搖頭。
“姑娘這性格,我喜歡嘛!”知府連連稱贊。雨澤心中暗暗高興,自己父親喜歡她的話,那么我跟她在一起什么就都不是問題。
從山上下來后,夏雨澤隨父親回府。回濟南府之后,與紫櫻暫無音訊。想必這段情誼必如過眼煙云,紫櫻便沒有放在心中,而夏雨澤卻有一絲想法深埋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