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禹月娘沒有睡意,就拿出阿魚的那封信又看了一遍。
從這封信里她看出了兩個問題:一阿魚對禹月娘的第一印象不錯,他說禹月娘是他這些年遇上的唯一一個懂得書法尤其是小篆的女孩。
二這個叫阿魚的少年有過一個不錯的童年,家庭富裕,父母都屬于月城較有地位的上層人士,家里住樓房,有私家車,生活水平相當不錯,孩子想要什么,大人都會給滿足,而且阿魚小小年紀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從小堅持練習書法,經常參加月城市乃至省城的一些書法比賽,還拿過大獎。
如果按照這樣的路子發作下去,阿魚將來一定會成為一位書法家,有名氣有收益,生活富裕、悠閑,一輩子衣食無憂。
可是后來發生了一場變故,將這一切完全地改變了。
至于發生了什么變故,阿魚好像十分不愿意提起,就算情不自禁地提到了,他也是及時就剎住了,他的心情好像很矛盾。
禹月娘翻來覆去查看信紙,看不出特別的地方,僅僅是一個心情憂郁的男孩沖動之下給他初次相識的女孩寫出的一封信。
“這算不算情書呢?”禹月娘忽然問自己。
可是她很快就臉紅了,在心里嘲笑自己:“你也太自作多情了吧,才僅僅見了一面,哪里就能叫人家動心到這樣的程度呢?”
那么是什么原因叫這個男孩在初次見面之后就為她寫了一封信呢?禹月娘望著信苦笑起來,不知道,真是不知道。
不過,不能否認的是,這封信就像一枚石子,投進了她平靜的心里,濺起了一點波浪。
禹月娘撫摸著信嘆一口氣,將它鎖進梳妝臺的抽屜里,拿起一本書看,隨手翻到了宋代古詩詞部分,心里懶懶的,就很隨意地看著,誰知不經意間目光被吸引了,忙湊近臺燈下仔細看,詩中寫道:“獻歲發,吾將行。春山茂,春日明。園中鳥,多嘉聲。梅始發,柳始青。泛舟艫,齊棹驚。奏采菱,歌鹿鳴。風微起,波微生。弦亦發,酒亦傾。入蓮池,折桂枝。芳袖動,芬葉披。兩相思,兩不知。”
“風微起,波微生……兩相思,兩不知……”禹月娘默默念叨著,反復咀嚼這兩句,一種朦朦朧朧的感覺在心頭浮現,是什么呢,好像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卻又卡在嗓子眼里,叫人說不出,卻心心念念地記掛著。
這是什么呢?為什么會有這樣一種奇怪的感覺?
禹月娘說不清楚。
但是她很喜歡鮑照的這首詩,反復念誦幾遍,合上書默默地背誦,背著背著睡著了,睡夢里翻個身嘴里還在斷斷續續地念叨著:“風微起,波微生……”
禹月娘不知道,此刻窗外有一雙眼睛正在望著她,那是一雙蒼老而飽含憂患的眼睛,目光炯炯,含著說不出的無奈。
這一夜禹月娘夢到了阿魚。
醉鬼街張三瘋酒吧里昏暗的光線下,一個神情憂郁的少年,正在埋頭寫字,一張報紙上寫滿了小篆,一個一個的黑色字體,就像具有了靈性的小蝌蚪,在水面上游呀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