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雪曇走,又看看自己還未痊愈的手指,韋馱問她:“這是那老槐樹告訴你的嗎?”
“嗯!”雪曇也看到了韋馱的手,輕輕撫過,手指完好如初。
“那他為何要你我二人的血?”
“我也不知,也許是交換的條件吧。好了,我們快去村子里問問。”
晌午剛過,又艷陽高照,村子里并不見多少人影。各家各戶也都門窗緊閉,好不容易看到一家供路人歇腳的茶肆,兩人上前打聽,韋馱問茶肆主人:“店家,你可知道前邊在有多久有可以歇腳的地方?”
店家看著兩人,高高興興的招呼,“客官先坐下歇會,這天熱的,”又為兩人倒了茶,“小店茶雖不好,倒也能解渴。”
雪曇與韋馱道了謝,又聽店家說,“二位若是不急便多歇一歇才好,前邊是有個鎮子,叫山河鎮,趕路的話,腳快的兩個時辰便能到,”他看看雪曇,“不過若是有姑娘一起,可能會耽擱,天太熱姑娘受不住。”
韋馱擔心的看了看雪曇,雪曇明白韋馱在擔心自己,回過一個你放心的眼神,轉眼去看店家,她問到:“店家您這茶肆開了有些年了吧?”
“是呀,姑娘好眼力,我這茶肆少說也開了有十余載。想五六年前那次,難民們涌到這里時,我這歇腳的地方都叫擠破了,想我老人家索性閑著也無事,第二年兒子回來又讓他幫著給修補修補,給路人備上一碗解渴的水也是好的。”
聽到五六年前那次逃難,韋馱急急得問,“店家,您知道那次逃難?”
“是啊,那次逃難,我們槐樹村涌進了那么多人。”說起當年,老人家還是有頗多感受。
韋馱起身上前握住他的手,“老人家您可還記得我?當年,當年您還給了我們一家三口三個饅頭和三碗水!”
那店家看著韋馱,搖搖頭,“我到沒什么印象了,當年那么多的人,唉,”說著說著嘆息一聲,“也不知如今他們怎么樣了?孩子,你能活下來真是萬幸啊!”
“老人家,您當年的恩,韋馱無以為報!您受我一拜!”說罷便深鞠一躬。
店家趕緊扶起他,“好孩子別這樣!誰還沒個落難的時候啊!快起來。”扶起韋馱,他又問“那你現在這是是趕路去哪里?”
韋馱直起身子,“實不相瞞,我這次便是要去找我父母,當年涌進的第二批人將我與我的家人擠散了。”
只見店家皺皺眉,“當年,有一批人留在了我們槐樹村,一批人去了山河鎮,不過還有一批去了村子口那另外一條路,你們這是要往哪走?去哪找?”
韋馱看看雪曇,雪曇捏捏他的手,他說:“我們即便是這樣一處一處的找,也一定要找到他們!”
老人家拍拍他的肩,“年輕人,有你這樣的兒子是老人家們的福氣!大爺也沒什么能幫得上你們的,路上熱,你們在這多帶些水也是好的!”
思量著路上也需要水,兩人便將自己的水袋裝了滿滿的水,臨走時,韋馱要給店家銀子,卻被拒絕,“銀子你們路上指不定夠不夠,快收著!我這茶肆雖說不賺錢,我那兒子也會每月回來,給我備足了東西。”
雖說這是意料中的事,但韋馱還是一心想要報答這位茶肆的老人家。他問到:“老大爺您這里有紙筆嗎?這天熱對老人家不好,我給你寫個方子,您去抓了回來熬了喝,對身體好!”
“哎好!你等等。”老人家并不想韋馱心里過不去,翻了老半天,翻到了紙,卻不見筆。“這……你看,老人家我也用不上,找不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