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人按照白布上所寫養殖靈蠶之術,養著靈蠶度日。一日,一宦官前來宣召張掖和蘇勒女進宮面圣,張掖聞言大喜,蘇勒女則不以為然,觀看著胖乎乎的靈蠶。張掖好說歹說,才說服蘇勒女,二人藏好靈蠶,隨著宦官進宮。
怎見得漢武帝一臉紅光煥發,神采飛揚,精神充沛,見到張掖夫妻二人,更是歡喜得不得了,起身走近,連拍了拍張掖肩膀,嗯嗯點頭,與百官道:“各位卿家瞧瞧是朕顯得年輕還是張卿家顯得年輕?。??”
百官不管出于事實還是奉承,都會豪不思量,出口便道:“當然是陛下顯得年輕!”
張掖夫妻二人不知圣上何意,但也皆承認此點。
但見漢武帝笑彎了腰,回身走向龍椅,擺手坐下,一套動作極其連貫、威嚴,但道:“朕要重賞張卿家夫婦二人,張卿家但有何要去盡管說出來便是!”
“張文白,待見了圣上,務必言明我們諸子百家對圣上那是一片赤膽忠心,還望圣上切勿聽了儒家讒言,罷黜百家!”張掖突然想起了在諸子山莊道家抱犢真人臨前交待他的話,但此話一說,必然會引來圣上近臣董仲舒的強烈反擊,勝負很難預料,說不準會搭上自己和蘇勒女的性命,略一沉思,他咬牙拱手道:“回稟圣上,草民夫妻二人只有一事相求!......”
漢武帝道:“張卿家但管放言,朕皆恩準!”
自古圣口一出不得反悔,張掖心內暗喜,道:“草民懇求圣上,切勿聽信儒家讒言,罷黜諸子百家,諸子百家皆忠心為圣上效力,致死不愈!”
張掖話音一出,頓時百官皆瞠目結舌,紛紛望向三方之人,一為漢武帝,一為董仲舒,一為張掖夫妻二人。
李廣又喜又驚,一臉期盼之色充斥臉面。
董仲舒劍眉一豎,抱笏而出道:“啟稟陛下,張掖不知天高地厚、膽大妄為,即辱微臣建議為讒言,又埋好陷阱,讓陛下自毀‘大一統’計策,罪大惡極,當處以極刑!”
漢武帝捂著下巴,深思冥想。
張掖夫妻二人聞言臉色大變,李廣急忙上前道:“啟稟陛下,張掖不知此事會有悖陛下圣意,至古以來,不知者無罪,還望陛下饒恕了他夫妻二人!”
董仲舒道:“李將軍,我知道張掖是你師弟,所以你才維護他!但可別忘了這是朝廷,豈容他胡言亂語、裝傻充愣!”
李廣啞口難言。
張掖拱手與董仲舒道:“董太師,敢問何為‘大一統’?”
董仲舒拱手與漢武帝道:“陛下貴為天帝之子,當為天帝主宰萬民,我等皆因效力服從于陛下;諸子百家之學,言行各異,各為不同,與陛下主宰萬民,背道而馳,因而需‘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張掖輕蔑一笑,跪拜與漢武帝道:“啟稟圣上,諸子百家之學,好比殿上的百官,各有所長各有千秋,但百官的認知是一樣的,那便是盡心盡力的輔佐圣上,使得大漢千秋萬代,綿綿不絕!倘若圣上聽信董太師一家之言,罷黜百家,那豈不是罷免了殿上百官,只余董太師一人!”
漢武帝聞言嘴角微微一張,道:“張卿家所言有理,不過此事還需得商榷,這樣吧,朕便答應張卿家,兩年之內,此事暫不談,咋樣?。 ?/p>
“陛下......”董仲舒欲勸諫,漢武帝立馬止住道:“太師勿在多言!”董仲舒自知沒趣退了回去。
張掖雖然多少決定圣上又反悔嫌疑,但雖然圣上就是圣上,連連拜謝。
隨著漢武帝一聲退朝,百官齊退將而出。
張掖夫妻二人借著著難得的與李廣見面的機會,詢問道:“師兄,我們阿媽咋樣了???”
李廣淡然一笑道:“師弟、弟媳,但請放心,好在敢兒及時找來曾救過師弟性命的李甜兒父女,你們阿媽才得活命下來,現在她正住在我們府上,面上的傷也已沒得什么大礙了!”
張掖與蘇勒女聞言大喜之余,趕忙跪謝與李廣。
李廣扶起二人,道:“師弟、弟媳,言重了,我們都是一家人,勿言謝字!要謝還得謝人家李甜兒,是她不分晝夜守候著你們阿媽!”
“那勞煩師兄替我夫妻二人謝謝李姑娘了,待有空再去登門而謝!”張掖道。
“師弟勿憂!此事師兄早已厚禮答謝!”李廣拍了拍張掖道。
三人相視嘿嘿而笑,各回去處。
漢武帝由于墨家呈獻的秦皇陵地圖,得了秦皇的長生不老仙丹,不過長生不老仙丹,終究不是唐僧肉,只增加了漢武帝二十年的壽命,漢武帝這才創紀錄的活到了七十一歲,七十一歲對于當代不算什么,但對于古代,尤其是漢唐以前,卻是真正的稀罕,要不杜甫怎在《曲江》中言道“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而對于帝王,那更是屈指可數的,至從始皇起,帝王活過七十的也只有三位:一是漢武帝,一是孫權,一是乾隆。漢武帝年過三十后發覺自己并未恒久不老,于是就又四散尋找長生之術,終是未果。
張掖夫妻二人得知阿媽未死,隨被囚禁在府上,日子也過得舒坦。一日蘇勒女突覺肚子疼,經過大夫檢查,發現蘇勒女已經懷有了兩個多月的身孕,只是由于肚子還小,一直未能看出來罷了,二人有了孩子,便成天圍著蘇勒女肚內的孩子打轉為樂,小日子過得不亦樂乎。二人這般幾乎又過了大半年時間,一日一宦官沖忙前來傳旨,招張掖獨自進殿面圣。
“莫不是‘長生不老仙丹’出了問題?!”蘇勒女道。
張掖略一沉思,道:“娘子,你別胡思亂想,‘長生不老仙丹’不會有事的,你和孩子好好待在屋內,我去去就來!”說著告辭蘇勒女,出了屋,隨著傳旨宦官進宮面圣。
張掖剛候在金鑾殿外,但見得殿內漢武帝滿臉怒氣,手中握著的竹簡,往地上一扔,喝斥跪著的百官道:“都是群飯桶,朕養著你們又有何用,想我堂堂大漢人才輩出,怎么就會選不出一名合適的將領來!”
領著張掖來的宦官道:“回稟陛下,張俠士帶到!”
漢武帝道:“宣張卿家進來!”
隨著宦官重復一聲,張掖整了整衣冠而進,跪拜山呼萬歲而起,在太常的指引下候在武官最末。
“哎!陛下,微臣有一人選,陛下定然中意!”董仲舒突然抱笏而出道。
漢武帝喜道:“太師所道何人啊?!”
董仲舒指引著張掖道:“回稟陛下,此人正是墨家張掖張俠士!”
百官聞言吃驚不小,張掖卻是興奮至極,須知他被囚禁數月,無時無刻不再等著圣上的任務。但怎知李廣搶步,道:“陛下,末將師弟新婚燕爾,駐守邊城太不近人情!”
董仲舒道:“李將軍所言差矣,想當初,李將軍在結婚之日聽得匈奴入侵,不是立馬暫?;槎Y,領兵出征,待得勝而歸后,再行結婚不!李將軍如此,難不成李將軍師弟就不成了!?”
李廣聞言啞言,但內心不知罵了董仲舒多少遍。
漢武帝道:“張卿家,朕欲委派你率領五百騎兵駐守在緊靠匈奴渾邪王勢力范圍,一座最新營建的邊城,你可愿意啊?!”
張掖只以為董仲舒之所以要把自己調出京城全是為免得自己奪了圣上的恩寵,不過他對這高官厚祿并不看中,他只盼望著能憑借自己雙手,為國建功立業,為墨家揚名立萬,這會見得有龍潛水底之機,急跪拜道:“回稟圣上,我們墨家為圣上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漢武帝淡然一笑,道:“好好好!墨家果然對朕忠心耿耿,朕萬萬不會虧待墨家的!張卿家,朕就封你為駙馬都尉!”
張掖一臉喜悅,謝拜而起。須知駙馬都尉之職是專門賜予駙馬的武職,漢武帝此意無異于把張掖以駙馬身份相待。
但聽漢武帝喝令道:“李將軍,你立刻從羽林軍中挑選五百精英,交予張卿家統領,隨即啟程!”
李廣得令而退,張掖卻多少覺得此事太過著急了吧,但圣意不可違,他只得奉旨行事,待到了校場,李廣帶著精挑細選出來的五百羽林軍早已候著了,漢武帝為張掖準備了盛大而簡單的歡送儀式。
臨行前漢武帝親手至上一樽御酒與張掖,張掖跪拜接過而飲,隨即道:“末將不才,得蒙圣上大恩,委以重任,此番駐守,時日許久,末將懇求圣上能恩準末將妻子蘇勒女居住在飛將軍府上,也好有人照料,末將也并安心!”
漢武帝深沉道:“張卿家果真是重情重義的漢子,臨前不忘妻兒,此事朕恩準了!”隨即與李廣道:“李卿家,張卿家的妻兒就居住在你府上了,好好照料!”
李廣抱拳遵命,把妻兒托付給李廣,張掖便再無顧慮,告辭了漢武帝,翻身上馬,率領著五百羽林軍,浩浩蕩蕩的朝邊關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