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諸兒被弒之后,連稱與管至父佯稱,“我們曾接受齊僖公的遺命,立姜無知為新國君。”雖然許多大臣都不喜國君齊襄公的作為,但是如此一代國君卻如此慘死還是讓他們心寒,他們都知道連稱、管至父聯合姜無知是軍事政變奪權,但是兩位將軍畢竟軍權在握,眾人只能是敢怒而不敢言,姜無知順利即位,成為齊國的新君。
姜無知即位后,當然不會忘記給連稱與管至父好處,立連夫人為正夫人,封連稱為正卿,號國舅,管至父為亞卿,其它大臣則基本是原班不動,以求政局穩定。
曾經與姜無知吵過架的雍廩似乎擔心自己的安危,于是在朝上向姜無知連連道歉,這讓其他的一些大臣所不恥,而新君姜無知的心情不錯,雖然恨透了這個人,但是自己剛剛即位,不得不做做面子上的文章,于是赦免了他,繼續任他做大夫。
一般的大臣不得不買這個新國君的帳,而齊國的高傒與國懿仲兩位上卿卻不買他的帳,他們是守國之臣,齊國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他們手里又沒有兵權,因此兩個人只能是稱病不上朝。姜無知雖然生氣,卻不敢罷免他們,只能維持現狀。
新國君初立,管至父就向姜無知建議張榜廣攬人才,以建立自己的威望,他向姜無知推薦自己的同姓族人管仲,姜無知接受了他的建議,派人召見管仲,想要委以重任。
姜小白與鮑叔牙去了莒國避難之后,公子糾與自己的兩位老師召忽、管仲一直留在國內,等著自己的政治機會,但是沒有料到姜諸兒居然被姜無知所替代,這時候姜無知派人來召管仲,雖然有了施展才華的機會,但是管仲卻憂心忡忡,“這個姜無知靠軍事政變上臺,已經是兵器都被人架在脖子上了,隨時有被推翻的可能,難道還要牽累我嗎?”于是管仲拒絕了姜無知的邀請,他與召忽兩個人分析了一下齊國現在的政局情況,都覺得齊國還會有大的動蕩發生,公子糾如果繼續呆在國內,恐怕會受到姜無知的加害,兩個人決定帶著公子糾去魯國避難,公子糾的母親本就是魯國的公主,現在的魯莊公又是他的妹妹文姜的兒子,按親戚關系來說他是魯莊公的舅舅,這時的魯莊公已經不是一個十多歲的小孩子,他一直在等待著可以報齊國殺其父的仇,現在齊國的公子到了自己的國家,這也為日后可能控制齊國做了準備,魯莊公于是熱情款待公子糾,將他安排在生竇這個地方居住,并按月發給生活補貼,應該說至少他們在魯國的生活還是有滋有味的。
姜無知在兩位軍隊首領的支持下即位,表面上沒有人反對,但是齊國的的政局顯然無法立即平靜下來。
根據嫡長子繼承制,君位首先應由姜諸兒的嫡長子繼承,姜諸兒只有女兒沒有兒子,那么也應該由姜諸兒的弟弟姜糾或姜小白來繼承,而怎么算也輪不到他姜無知,因此,齊國的大臣們已經在私底下開始議論紛紛了,這其中,大夫雍廩就是一個主要角色。姜無知即位后,雍廩為了自保,他不得不低聲下氣地向姜無知道歉,但是他心里是絕對不愿意接受這樣的一個國君的,于是決定想法除掉姜無知,恢復齊國的正統。
公元前685年的春天,姜無知元年,百官上朝祝賀他,連稱與管至父擔心百官不服,佩帶兵器在朝中公然壓陣,這引起眾官員們的憤慨,越發給了站在朝中的大夫雍廩以信心,他決定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于是他悄悄對其他一些心懷不滿的大臣說,“諸位,我有一個朋友從魯國過來,他說魯國那邊有傳言,說公子糾可能會率領魯國大軍前來討伐我國,不知道大家聽說過沒有?”大臣都說沒有聽到過,雍廩便不再說話。
退朝之后,大夫們相約到雍廩家里了解情況。雍廩趁機對大家說,“我當時在朝上屈膝,并不是想失去人心,而是準備日后謀事的,大家都是齊國的良臣,我們有責任在國家危難時出手相助,我們應該協力殺死逆賊,重新立君。”
大夫東郭牙問:“我們都不掌握軍隊,只有少量家丁,沒有可以調動的軍隊,有什么辦法可以除掉逆賊呢?”
雍廩說,“上卿高傒大人是國家的重臣,德高望眾,為人信服,連、管二賊如果得到他的片言獎勵都會感覺重如千鈞,如果我們請求高大人設宴招待這兩個賊子,他們必然欣然前往,然后我假造魯軍即將進攻齊國的消息,作為國君必定要到大殿上與大家商議解決之道,到時我趁機刺殺他,然后以放煙為信號,大家再將連、管二賊殺死,齊國大事可成。”
東郭牙說,“高大人嫉惡如仇,為了國家的事情而故意自貶,稱病不朝,顯然不滿現狀,讓我前去勸他,他必定會答應下來。”
眾人一時群情激憤,將計劃細節再商量了一通,就準備將姜無知、連稱與管至父給辦了。大夫當中早有與公子糾關系不錯官員,立即遣人去向正在魯國的公子糾報信,通知他做好回國即位的準備。
眾人散了之后,東郭牙避開連稱與管至父安排的耳目悄悄地去了高傒的府上,將雍廩的計劃告訴了高傒,高傒其實也在考慮如何除掉姜無知的事情,見到大臣們已經有計劃了,便立即答應下來,于是讓東郭牙去連、管二家邀請他們來自己的府上赴宴。連稱與管至父均是戰將出身,在戰場上沖鋒陷陣還可以,玩心計智謀哪里及得上這些朝中的大臣,自然不會想到這其中的真相,他們以為高傒已經決定接受姜無知即位的現狀,自然是歡喜萬分,兩個人都是按時赴宴。
高傒拿起酒杯對兩個人說,“先君失德,我一直都在擔心國家的興亡,多虧兩位大夫扶持新君,國家才有了希望,可惜老夫一直舊病纏身,直到今天才好了一些,為此特地敬二位一杯,以報兩位對國家的功勞。”
連稱與管至父兩介武夫,見高傒如此看重,自然是越發開心不已,這個時候,高傒讓家丁將大門緊閉,“今天飲酒,不盡興不停下來。”其實暗地里他早就安排好大批的武士隱藏于宴席四圍,同時吩咐負責看守大門的“閽人”:一旦宮廷正殿那邊有狼煙冒起,立即來報。
再說雍廩這邊,他懷里揣著一把青銅匕首直接叩宮門見到了姜無知,上奏道,“公子糾率領魯國的軍隊,很快就要過來攻打我國,我們應該早點準備應敵之計。”
姜無知有些慌張,他靠連稱與管至父上臺,處處依賴二人,自己根本就沒有主見,于是問道,“國舅現在何處呢?”
雍廩說,“國舅與管大夫在郊區喝酒還沒有回來,不過其他官員已經在宮中等待主公上朝共議對策了。”
姜無知相信了雍廩的話,于是跟著雍廩來到了王宮,結果這邊他還沒有坐好,那邊各位大夫們看到了雍廩的眼神,一擁而上,雍廩趁機取出匕首從姜無知的后面刺了進去,姜無知血流滿地,當場死亡。
雍廩馬上令人放出狼煙,高傒府這邊的人早就報給高傒,高傒心喜,于是從酒桌上站起身向外走,管至父不知道他要做什么,正想問他原因,這時埋伏在四處的武士們殺了出來,連稱與管至父只顧飲酒,身上并無武器,侍從也不在身邊,當場被斬為數段,可惜兩員武將,未能戰死沙場報效國家,反而因為選擇錯誤落得如此下場。
后來齊國人總結教訓說,寧愿跟錯了神,也別跟錯了人。
姜無知即位僅三個月就被殺,成為齊國歷史上執政時間最短的一任國君,因為其即位缺乏合法性,死后連謚號都沒有,與他同樣可憐的則是那位連夫人,這個女人好不容易成了正房夫人,但是卻遇到如此變故,知道難有活路,干脆自縊而死,到地下陪伴老公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