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行軍打仗,齊桓公和管仲也照樣吃喝玩樂,貴族的腐朽生活是免不了的。
齊桓公是個好色的人,每次不管干什么,總要帶著美女同行。管仲與齊桓公在一起的次數多了,漸漸感覺自己也需要一個美女陪在身邊,所以,在老婆之外,管仲也發展了一個紅顏知己,名叫田婧,長得漂亮,又會說話,打麻將織毛衣無所不通。討伐宋國,管仲也帶著田婧隨軍。
大軍離開臨淄三十里,路過一座山。突然從山腳下傳來一陣歌聲,蒼涼啊,蒼涼得不能再蒼涼,讓人聽了都想進棺材里躺一會。管仲忍不住探頭去看,只見一個放牛的人一邊敲著牛角一邊唱歌,
“哎,這個人挺有意思,一個放牛的,唱的歌倒頗有學問,去,給他送點酒肉。”管仲覺得此人有些不同凡響,下令手下士兵給放牛的送點吃的,大軍并不停留。
酒肉送過去了,放牛的餓得翻白眼,三下兩下吃喝完了,問:“還有沒有?”
“沒有了。”那士兵等著收盤子呢。
“給我酒肉的是老管嗎?”
“是。”
“我要見他。”
“不行,他已經走遠了。”
“那你幫我傳一句話給他吧:浩浩乎白水。”
士兵收了盤子,上馬加鞭,追上了管仲。
“總理,那人讓我給您帶一句話。”
“說。”
“浩浩乎白水。”
管仲一愣,這詞兒聽起來耳熟啊,在哪兒聽過?一時想不起來。
“寶貝,你知道什么意思嗎?”管仲順口問田婧。
“我聽說古詩《白水》這樣寫道:浩浩白水,倏倏之魚。君來召我,我將安居。我估摸著,他是想出仕。”田婧說。她的意思是,這個人想當高級公務員。
管仲吃了一驚,有學問哪。一個放牛的,就這么有學問;一個美女,又這么有學問。
“傳令,大軍就地稍息,你去把那放牛的哥們兒給我請來。”管仲下令。
放牛的哥們兒來了,長揖不拜。什么是長揖不拜?就是只鞠躬不下跪。這是一個經常見到的詞,一般在民間高人見到高官時候用。
“尊姓大名?何處人氏?”管仲問。
“我姓寧名戚,衛國人。”
寧戚,衛國公族,到他這輩已經是士,家道中落,也就是破落戶,淪為一般農民,但是家中有祖傳圖書若干,因此利用農閑時間自學成材。聽說齊國在全球范圍招納賢士,因此賣了家里的牛前來齊國尋求發展,誰知來了之后,竟然沒有門路見到齊桓公和管仲,不能獲得面試機會。時間一長,流落鄉野,以替人放牛混口飯吃。
管仲一聽,果然被田婧說中了,是來求職的。既然如此,就地面試吧。
兩個人一交談,管仲發現,這真是一個人才啊。怎樣的人才?在齊國還沒有發現過這么好的人才。
“兄弟,這樣,國君三天之后也會路過這里,我給你一封推薦信,到時候你給他,必有重用。”管仲當時寫了一封推薦信,交給了寧戚。
寧戚謝過了,拿了信,依舊回去放牛。
有人問,為什么管仲不當場錄用寧戚,他沒有這個權力嗎?不然。管仲是一個為人做事很講究的人,寧戚這樣分量的人才,必須要最高領導人來任用,一來是對寧戚的尊重,二來也是把人情給齊桓公。
三天之后,齊桓公帶著后軍來了。寧戚還是老一套,敲著牛角唱民歌。
他先唱了一首衛國的民歌,齊桓公沒反應;再唱一首齊國民歌,齊桓公還象是沒聽見。寧戚急了,開始唱禁歌。什么禁歌?翻譯過來是這樣的:齊國國君愛吹牛,愛吹牛啊愛吹牛,與其跟他去賣命,不如回家去養牛,
這一次,齊桓公聽見了,當時就火了:“來人,把那放牛的抓過來。”
寧戚被抓過來了。
“你剛才唱什么?”
大凡有才的人,都比較高傲。寧戚剛才還在諷刺齊桓公,如果被齊桓公這么一問就趕緊求饒說好話,那就太沒面子了。怎么辦?繼續說下去。
“唱你吹牛。”
“我怎么吹牛?”
“你丫想做TMD盟主,結果第一次結盟就被宋國給耍了,第二次結盟又被曹劌給劫持了,丟人吧,啊,多沒面子?你自比堯舜,人家堯舜都是把天下禪讓給別人,你倒好,殺了自己親哥哥當上國君。你說,你丫兒是不是吹牛?”寧戚的話說得夠狠,正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你不想活了?”齊桓公大怒,喝令手下將寧戚抓起來,就要砍頭。
“哈哈哈哈,殺了我,正說明你丫兒心虛。”寧戚大笑。
這個時候,隰朋看出一點問題來了。
“主公,不要殺他。聽他口音是衛國人。一個衛國人,不遠千里來到齊國,難道就是為了來放牛?難道就是為了罵您一頓然后被您砍頭?他腦子進水了?依我看,他一定是個高人,主公應該和他好好談談。”隰朋的分析很有道理,寧戚都忍不住點頭。
齊桓公一聽,對啊,我沒招他沒惹他,他憑什么罵我?他一定是個人才,他一定想跟著我干。
所以,有人無緣無故罵你的時候,不要生氣,那是因為他愛你。
“先生,冒犯了,咱們隨便聊聊?跟我混吧?”齊桓公態度友好起來。
寧戚沒有說話,而是從褲腰帶里取出一幅書信來,然后遞給齊桓公。齊桓公一看,哎呀媽呀,幸虧沒殺這個人,管仲都推薦他,并且寫道“經世之才,可以重用”。
“既然有仲父的推薦信,為什么不早拿出來?”齊桓公問。
“如果主公本身不欣賞我,只是因為老管的推薦而用我,那我遲早也會被炒,那樣我會很沒有面子。所以,我要先讓主公知道我是什么樣的人,由主公來決定。”寧戚回答,
就這樣,齊桓公留下了寧戚,讓他隨軍同行。
到了晚上,大軍駐扎,齊桓公命令手下趕快去找一身中大夫的衣服來。
“主公,是要任命寧戚為中大夫么?”隰朋問。
“是。”
“要不要先派人去衛國調查一下這個人有沒有案底?如果歷史清白,那時再任命他也來得及啊。”
“不要,我看這個人是個不拘小節的人,說不準真有案底。萬一查到什么案底的話,那我一定不會用他。但是,就因為一些小小的過失就損失一個人才,那不是很不合算?所以,干脆不要去調查。”
齊桓公為什么能稱霸?豁達。
當晚,齊桓公拜寧戚為中大夫。
宋國邊界,聯合國大軍會齊。
周王室、齊國、陳國、曹國。其中,齊國戰車四百乘,周王室五十乘,陳國和曹國各一百乘,合計六百五十乘戰車。
第一次前敵會議,齊桓公親自主持。
首先,王子成父拿出軍事地圖進行推演,提出進攻方案。隨后,大家開始討論。
“主公,雄霸天下,第一是以德服人,實在不行,再以武力征服。如今我們的聯合國大軍,擊潰宋國不在話下。但是,在進攻之前,不應該放棄和平解決的努力。我愿意前往宋國首都睢陽,勸降宋桓公,如若不成,再動手也來得及。”寧戚提出建議。
“仲父,您看怎樣?”齊桓公問管仲。
“我也這樣想,正不知該派誰去,既然寧大夫主動請纓,就讓他去吧。”管仲同意,也要借此考考寧戚的實際能力。
宋國的軍工生產在全球是很出名的,這也是為什么他們總是打敗仗,卻能很快恢復軍隊規模的原因。
所以,盡管上次與魯國大戰損失慘重,內戰又損失了大量戰車,宋國依然很快擁有了六百乘戰車。
“怕不怕?”聽說聯合國軍來了,宋桓公有些害怕。
“不怕,我們的戰車不比他們少。”戴叔皮嘴硬,當初逃跑的主意是他出的,如今只能撐著。
君臣兩個正在那里自己給自己打氣,寧戚來了。
“一定是來勸降的,不鳥他。”戴叔皮建議。
宋桓公點點頭,其實他自己心里也沒底,所以他決定還是召見寧戚,看看他怎么說。
寧戚到了,看看前面,宋桓公大咧咧坐著,面無表情,看看兩邊,除了戴叔皮在那里皮笑肉不笑,都是執戟衛士。
“這些鳥國君,不能太把他們當人。”寧戚知道,與諸侯打交道,你越是怕他們,他們就越不鳥你,你不把他們放在眼里,他們反而尊重你。連齊桓公都這樣,宋桓公更不在話下。
所以,寧戚來到宋桓公面前,輕輕躬身行禮,然后去看宋桓公,只見宋桓公端坐不動,也不說話。
“唉,TMD快死的人了,不說話倒也正常。”寧戚說話才不客氣,把宋桓公說成死人。
“你這是怎么說話?”宋桓公說話了,好像要證明自己不是死人。
“聯合國大軍已經兵臨城下,隨時攻城,到時玉石俱焚,你丫兒卻還在這里呆坐,不是等死?”
“哼,齊國無緣無故侵犯我國,正義在我這一邊,我不怕。”
“正義個屁,你知道什么叫得道多助嗎?當初我家主公為了你召開聯合國大會,誰知你丫兒半路逃跑,破壞盟誓,如今聯合國軍隊得到王室支持,諸侯響應,天下人都知道你丫兒是罪有應得,你有什么狗屁正義?”
“我不怕,宋國的戰車不比聯合國軍少。”
“啊呸,要是打仗就比戰車多少的話,那還打什么仗?大家數數戰車就分輸贏了。你知道嗎,宋國軍隊歷來被稱為豆腐軍,你們什么時候打過勝仗?幾年前跟魯國交手,連國防部長都被抓了,你知道不久前齊國和魯國打仗的結果嗎?你們連魯國都打不過,怎么跟齊國打啊?”
寧戚說話一點也不客氣,一邊說還一邊向宋桓公走過去,吐沫星子濺了宋桓公一臉。宋桓公本來就是虛張聲勢,如今被寧戚這么連說帶罵,越想越害怕起來,原先裝出來的鎮定早已經嚇到了爪哇國。
“先,先生,您說得對,我錯了,我該怎么辦呢?”宋桓公老實了。
“這樣問就對了。”寧戚一看宋桓公老實了,心中高興,“我來就是要救宋國的。實話告訴你吧,我家主公雖然對你很生氣,但是一來看在宋國爵位高,二來也是要以德服天下,如果你能獻禮謝罪,重新加入聯合國,那是完全可以考慮原諒你一回的。”
“這,這,實話實說吧,你說的我不是沒有想過,我是擔心齊侯的胃口是不是太大。”宋桓公擔心的是齊桓公獅子大開口,國庫承受不了。
“不用擔心,表示一下意思就行了,齊國那么富,不缺你那點小禮物,你想想,我們連搶魯國的土地都還了,還稀罕你的那點兒鳥東西?”
宋桓公這下放了心,連忙派人攜帶白璧十雙,隨著寧戚前往聯合國軍大營求和,表態擁護齊桓公為盟主。
“好吧,我沒問題,不過,老宋要自己去周王室認錯。”齊桓公放過了宋桓公,不過要他前往洛邑朝見周王,以此顯示聯合國是高舉王室大旗的。
就這樣,寧戚靠罵人當上了齊國貴族,又靠罵人立下了第一功。
所以,罵人不一定是缺點,關鍵是要敢罵、會罵。
公元前678年,齊桓公接受衛國的邀請,與衛國、宋國、陳國和鄭國在衛國的鄄城召開大會,會上,齊桓公被推為盟主。稱霸諸侯的愿望,終于得以實現了。這不能不歸功于那次與魯國會盟的優良表現。
現在,齊國背靠大海,東萊夷族已經臣服,南面的郯國已平,西面的魯國成了友好鄰邦,隔著魯國的宋、衛、鄭也都與齊國親善,這樣,在黃河與淮河之間的廣大中原地區,已經沒有了敵人。當初管仲定下的“安撫四鄰”的懷柔政策,很大程度上已經實現了。但是,還有一個缺口,那就是北方的燕國。這個偏處北方邊疆的國家,與中原諸國的來往并不多,歷史上也沒有侵略別國的野心。于是齊桓公安安穩穩地閑居海濱,與他的老臣子們發展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