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頃公在位十七年,高、國兩大家族仍控制齊國大權。
公元前582年,齊頃公姜無野死后,其兒子姜環繼位,為齊靈公。他在位期間有名相晏弱、晏嬰父子相繼輔政,所以國事清明。
公元前556年,晏弱病死,其兒子晏嬰繼任為上大夫。晏嬰身材不高,其貌不揚,但他博聞強識,善于辭令,愛國憂民,敢于直諫,在諸侯和百姓中享有極高的聲譽。
齊靈公有一個特別的嗜好,就是喜歡看后宮女子女扮男裝,因此,后宮婦女常身穿男子的服飾。然而,這樣的裝束竟很快流行至宮外,使得全國的女子都竟相效仿,紛紛穿上男裝,步行于大街小巷,并且一發不可收拾。
齊靈公得知此情形后,非常驚訝,擔心此風會盛行不止,于是立刻派遣官吏監督,并明令禁止道:“凡是女子穿著男子服飾的,撕破她的衣服,折斷她的腰帶。”希望能制止這一風氣。
可是,官吏們每日到街上視察,衣服被撕破的人不少。但人人在街上互相對望,個個明知禁令,女子穿著男裝的風氣卻仍屢禁不止。齊靈公為此大傷腦筋,卻又想不出辦法對付。
這個時候,晏子得知此事,晉見齊靈公,靈公便向晏子請教道:“寡人派遣官員嚴禁婦女身穿男裝,倘若如此裝扮,就撕破她的衣服,折斷她的腰帶。然而如今,被撕破衣服、折斷腰帶的為數不少,可此風氣竟不能停止,到底是何原由呢?”
晏子說:“君上在宮內任憑女子作男子打扮,不加制止,對外卻禁止百姓如此裝束,這猶如懸掛牛頭于國門,卻賣馬肉于宮內啊!君上何不先禁止宮內婦女不得穿著男裝,則宮外自然就不敢如此了。”
齊靈公一聽,恍然大悟,說:“確實很好。”于是下令宮內女子不得再穿男服,結果不出一個月,國內就再沒有女扮男裝的現象了。
俗話說“上梁不正下梁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領導就應當“欲正人,先正己”。
這時,崔杼又被召回齊國任職。
到齊靈公這一代,齊國已是江河日下,國勢日衰。公元前555年,平陰(今山東平陰縣東北)之役,齊軍慘敗于晉。是役,晉軍攻齊都,焚燒城門,耀武揚威。齊靈公不思抵抗,準備棄都而逃,幸遇太子光阻攔才未成功。齊靈公十分反感太子光的行為,自此,心存廢太子光之念。
齊靈公姜環先生娶了魯國的公主,生了一個兒子叫姜光,并立為太子。和所有的帝王一樣,姜環先生也有許多寵姬,仲姬和戎姬就是其中的兩個。姜環娶的是戎姬,他們在床上費過不少的勁,可戎姬怎么也懷不上,就把她妹妹仲姬叫來。仲姬女士和姜環先生上過床之后,生了一個兒子叫姜牙,仲姬女士就把姜牙先生送給了戎姬女士。雖然戎姬女士不曾生育,但她有天生的媚術,迷得姜環先生要死要活。大凡恃寵的人都有得寸進尺的毛病,戎姬女士也不例外,她要求齊靈公立姜牙先生當太子。盡管歷史上在這種事情上有不少人栽了跟頭,但不幸的是色迷了心竅的姜環先生,又一次步前人后塵,栽了個跟頭,他一口就答應了。
大夫崔杼聽到此消息后,隨即進宮對齊靈公勸說道:“立光為太子已經數年了,況且他曾代表齊國多次參加諸侯盟會,已得到國內上下和其他諸侯國的認可。如今無緣無故將其廢掉,恐怕會引起大家的不滿。請大王三思!”
姜環先生想:“管他呢,要是不答應戎姬立太子的事,我當下就得后悔——她就不叫我上她的床了。”于是,姜環專橫地說:“廢立在我,誰敢不服?”
崔杼怏怏而退,回到家中。大臣慶封趕來探聽消息,此人位居大夫,是崔杼的好朋友,但城府極深,野心勃勃。崔杼把經過告知慶封后,連連嘆氣。慶封早就對齊靈公的所作所為深為不滿,但又不想讓崔杼知道,故安慰了崔杼幾句,起身告辭。
第二天,齊靈公即派姜光率兵守東部邊陲城市即墨(今山東平度西南)。姜光一到即墨,齊靈公即傳旨廢之,更立公子牙為太子,派高厚、夙沙衛分別擔任太傅和少傅以輔佐公子牙。
公元前554年5月,齊靈公身染重病,崔杼和慶封前去探視,一看齊靈公日子不多了,便一起回到崔杼住處商議對策。在慶封的暗示和催促下,崔杼決定派人接回姜光,一旦齊靈公故去,即由姜光即位。
故太子姜光一見有人支持,大為高興,馬上率精銳部隊晝夜兼程趕回都城,未去看望父王,即與崔杼、慶封率兵趕往戎子和公子牙住處。姜光執劍親手殺死戎子和公子牙,并命人將戎子的尸首拋陳宮廷之上。齊靈公聞訊大驚,嘔血數升,頓時氣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