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詩人》的創建人羅廣才老師告訴我,天津著名詩人伊蕾也在宋莊了。很多年前我是讀著伊蕾的詩成長的,她在上世紀80年代,以《獨身女人的臥室》而轟動詩壇,她被評論家稱為“中國女性主義詩歌最重要的代表之一”。后來有聽說她搞俄羅斯油畫收藏。2002年,她在天津創建了私人收藏博物館——喀秋莎美術館,展示了幾十幅俄羅斯頂尖級油畫家的作品。如今她閑居宋莊,應該是過著一種散淡的生活吧。
網上查閱了一些資料,了解了一些關于她的近況,聽說她已經很少寫詩了。
質本潔來還潔去。我想這也同樣應該是我將來的心靈歸宿吧。
細想想,曾幾何時,安安靜靜的寫字畫畫。溫馨著祥和的小家,也固守著在水一方屬于自己的寂寞。這,曾經是我少女時代的夢。
我10歲開始學畫,然后癡迷于寫字,情竇初開時為自己設計的未來生活是:嫁一個有才華的丈夫,有一份安穩的職業,孩子們非常漂亮,之后我其樂融融的當好母親和女人。我至今覺得那樣的日子很美。
但是我卻遠離了這些,有性格的因素,有命運的使然。今天,感慨良多,我在反思。應該安靜下來了,心的安靜。
命運固然是殘酷的,但生活也賦予了許多恩賜。
安靜是美麗的狀態。安靜不是惰性,是默默的求索,不輕言放棄自己的女人,需要給自己注入一份內斂的情愫,那樣會得到的更多。
雖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但盡可能的人為協助一下壽命的延續,健康、長壽是人們夢寐以求的目標,我亦然。
現在提倡養生,而養生的方式實在是多如牛毛,讓人無從選擇。然而,我最推崇的應該是情緒養生,個人理解即節制情緒。如果情緒過于波動,導致人體機能紊亂,直接影響健康。所以,良好的心態,樂觀的精神,是延年益壽的最好養生方式。
學會贊美自己。疏泄消極情緒就要學會贊美自己,不放過自己身上的任何一個閃光點,即使自己不盡如人意,也不要貶低自己,遇到失意的事情時要學會自我解脫,在冷靜之中轉移消極的情緒。
話扯遠了。
羅廣才老師說,應該組織一些天津的詩人、作家到宋莊看看。
哈,我的那個宋莊天津藝術家客棧,看來真的該變成客棧。沿著古樸的客棧的思路,我在琢磨這套農家小院的裝飾布局。
依照農村風格的原型,小院里自然少不了花草,在夏天里襯托著一些露天的餐桌,最好是低矮的小方桌子,周邊一圈木頭板凳,差不多像席地而坐的樣子。
挑開天津舊時的大花門簾進屋,屋里也保持農家擺設的原型,箱子、柜子,一定要杜絕藝術家們的設計風格,土得掉渣的樣子。
墻上必不可少的有天津楊柳青年畫,再掛上天津著名的風箏魏大風箏。
屋旁放置大小缸若干,盛米、盛面、腌咸菜。面瓢、水瓢盡可掛在墻上。
窗臺擺著天津直沽高粱酒(相當于北京二鍋頭的地位和檔次)。
院墻邊上的農具注意擺放齊全,并點綴幾只破麻袋放一些雜什。
窗前掛一溜玉米或大蒜、辣椒等植物。
自行車也必不可少,一定要二手的,放在墻邊的時候一定要靠在墻上。
鑒于我沒在農村生活過想到的也就這些了。
對了,書,包括我寫的書一定要放在床底下,為了避免受潮要找一塊木板墊上。
天津的朋友們來了之后,一人發一個小籃子,讓他們到后院拔菜的時候提醒大家別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