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子明知道田甜心中已經有自己的心愛男人,她也不會接受自己。從近段時間可以看出,田甜的聊天越來越少,有時連話都懶得說,要么能回一個字,要么連個字也不回。這也讓方子明有些不解。方子明也在內心里設下一道杠,不想在田甜身上再下更多的功夫。
方子明這個人運氣好,在網上總會女網友加他為好友。最近,又有一個網名叫若蘭的加他為好友。兩人自然是像往常一樣,互問一些基本情況,作一些最基本的了解。方子明自然是來者不拒,沒有田甜了,誰來都歡迎。
經過幾天的聊天,若蘭對方子明有些好感,這是交往下去的前提,如果連好感都沒有,肯定是聊不下去的。方子明也是一樣,對若蘭也多少有些好感。方子明對若蘭的好感源自“若蘭”這個名字。
若蘭,就是好像蘭花的氣清、色清、神清、韻清,給人以極高潔、清雅的優美形象,寓為美好、高潔、賢德、淡泊、高雅之意。方子明也是對若蘭早有鐘情,若蘭真要是這類女人,方子明定會為之傾城。
再經過聊天,方子明知道若蘭是一名公務員,內心更是起敬若蘭。方子明也告知對方自己是一名臨時工,但若蘭有些不信,她認為方子明有可能在掩飾著什么。若蘭上網時間很長了,在網上也有許多個網友,但沒有遇到一個讓自己心動的人,在網上認識了方子明后,她有些心動,這種心動不是因為她了解方子明,而是因為家庭的一些瑣事,讓她有些困惑和迷失。
說起若蘭的家庭,其實也沒有什么事,主要是一些家務瑣事。若蘭是當今時髦的公務員,要說在單位里不是太忙,家務事她幾乎也很少過問,都由公公和婆婆照管。這樣家庭應該很和睦,可偏偏過的不幸福。原因是若蘭的孩子還小,不到四歲,由于身體弱,經常會感冒發燒。孩子發燒,最著急的莫過于父母,特別是當母親的若蘭,可她想帶著孩子到醫院時,孩子的爺爺奶奶極力攔阻,最后會把孩子的病情延誤,他們雖說沒有惡意,可當母親的看著心里是又急又恨,急的是怕孩子的病會落下病根,恨的是孩子不聽媽媽的話,加上爺爺奶奶的勸阻,更是氣上加恨。若蘭本想與公公婆婆講些道理,可多年形成的老觀念不是一句話能說服的。就是為這些小事鬧得不可開交,若蘭的一片苦心沒有得到家人的理解,她心里有眾多個委屈,也無處傾訴,只好把這些說給方子明聽。
方子明聽了若蘭的苦訴,表示能理解,對老人們的做法表示不理解,這樣或許會讓若蘭心里能好受些。若蘭本想把個人的事說給網上陌生人,不會產生影響和后果,一吐為快。方子明聽的是有些暈,不知道生活大都市里還會有這些爛事。雖不想聽,可還是細心地聽著。他知道,也就是這些女人才會到網上聊天,她們會上網傾訴內心的不平,也會在網上找一個能聽自己傾訴的男人。不然,網上就不會有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