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熱鬧在鞭炮聲中燃起,家家戶戶堂屋的門上貼上了春聯,堂屋的的外面也掛上了紅燈籠,人們歡聲笑語歡度著著這個中國的傳統佳節。這樣的歡樂,這樣的喜慶會從正月初一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不成文的話,大人望種田,小孩望過年。自然在這樣的一個節日里,孩子們是快樂的,在這個節日里,他們可以吃上好多平時吃不到的東西,也可以穿上自己爸爸媽媽為自己買的新衣服,新帽子,他們把笑容掛在臉上,那笑容比節日還要喜慶還要歡樂。我們的主人公,兩個年輕的少年也沉迷在節日的快樂之中,如今有了夢想的他們,心里變得很充實,整日他們都在腦子里想著,他們的那些思想要是寫下來,都可以變成一本厚厚的書了。
正月十六就出發,這是我們的主人公王膽告訴趙今的。也許他們已經等不及了,現在他們的眼睛看著周圍這早已熟視無睹的一切,似乎眼睛已經疲倦了,整日在心里默算著離出發的日子還有多久,王膽覺得時間過得越來越慢了。
時間的腳步終于走到了正月十六。這天早上兩個人連早飯都沒吃,就提著各自的行李走到了約定的地方村口的那棵老桑樹下,冬日的寒風把他倆的頭發都給吹亂了,兩個人睜著期許的眼睛,看著身后翠綠的田野,他們看見田地里的麥苗被風吹得象波浪一樣,然后他倆又轉過身看著那條彎曲的通向城里的小路。王膽的奶奶心里突然一陣難受,就算她有千萬個舍不得,可是她知道現在就是九頭牛也不能把自己的孫子從這里拉回去了。趙今的父親看著趙今,一遍又一遍的囑咐:外面不比家里,什么事情都不能由著自己,你們兩個人在外面可要互相照顧啊,趙今聽著點著頭。千言萬語不及莫言,王膽的奶奶雖然沒說什么,也許她覺得趙今的父親已經把她想說的話替她說了,雖然她沒在說什么,可是誰又會知道,沒有聲音的語言,是世界上最珍貴的聲音。
當王膽和趙今這兩個少年踏上那條通向城里彎曲小路時,王膽的奶奶還有趙今的父親兩個人一直站在那棵老桑樹底下看著,兩個人臉上既掛著無奈也掛著希望。
直到他倆的背影在那條小路上模糊,王膽的奶奶還有趙今的父親才轉身離去。這兩個少年終于如愿的踏上了他們夢寐的追夢之路。兩個人走了一段路,又坐了一段路的公共汽車,長途汽車站這就到了。汽車站里人聲鼎沸,很嘈雜很安靜,在候車室里,有的人在大聲交談,有的人在東張西望,也有的人安靜的坐在椅子上面。王膽從口袋里掏出車票看了看又看了看手表,知道距離汽車出發只有半個小時了。他倆看著車站所有的一切,兩個人都睜著好奇的眼睛,這時一個雙手舉著一塊木板,嘴里叫嚷著:九點三十分到泉州的跟我來,王膽聽到以后,又把手里的的車票看了一遍,在他確定那是他們要乘坐的那一趟車以后,他果斷的吆喝要趙今跟著他走,兩個人在剛才手舉木板的那個人的安排下坐上了去泉州的長途汽車。坐在車子里的趙今看著車窗外其它等候乘客的車輛,覺得那些汽車里裝滿了夢想,因為他覺得在這里的每一個人都和自己一樣,心中都有一個不會下山的太陽,和一顆充滿光和熱的心。
車子駛出車站以后,兩個人對未知的一切感到好奇和憧憬。他們相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他們堅信只要努力沒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好的。來到外面的世界,他們是為了賺錢,更是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們希望自己能夠有所作為,到時候在衣襟還鄉。十八歲出遠門,兩個少年的心在這輛開往福建泉州的長途汽車上遙望著。汽車在平坦的路面上快速而平穩的行駛著,車窗外的景物每一秒都在發生變化,每當看到有高大的樓房,王膽就覺得那些樓房象銀行。他們經過了白天和黑夜,經過了數不清隧道和山砍,第二天中午他們終于到達了那個屬于夢想開花的地方,福建泉州。汽車在泉州長途汽車站停了車,不知疲憊的人們你推我擠的走出車門,他們沒有順序,低著頭使勁往前擠,就好像是在進行竟技比賽。在擁擠的人群中也有王膽和趙今,兩個人下了車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吃頓飯,一個白天加一個黑夜的旅程讓他倆覺得實在太餓了。兩個人商量著如何開始他們這次的旅行,王膽就說了:“胖子不是一天吃出來的,一步就可以登天那是癡人在說夢話。”趙今聽了點點頭,也對著王膽說:“做人得腳踏實地的,一步一個腳印,掙錢也得慢慢來,好多事是急不來的。”最后兩個人決定先打工賺點本錢,等身上有點積蓄在說。確實人在它鄉首先要解決的是生活問題,如果連吃飯斗成問題,那么那兒還有力氣去實現自己的宏圖之志呢?泉州不愧是工業城市,這里的工廠除了工人,其它似乎什么都不缺,如果想在這兒找到工作,是很簡單的事情。不過事情真的就有那么簡單嗎,人人都知道打工生活是艱辛的,是枯燥無味的,可是為了生存多少打工者用他們的生命在拼搏著,那是為了看到生活的曙光,為了給本來就貧窮的家里多賺一點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