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好頹廢的心情,春恩決定讓大一生活,平淡地滑過,春恩以為日子本應該這樣:平平淡淡,簡簡單單,快快樂樂。
但,春恩內心,已不允許她過這種毫無波瀾的生活了,經過將近一年的磨煉,她早已不是原來的春恩了,她總是激情萬丈、且又處處留著她的激揚文字,校園內外無處不是春恩“幼稚的叫囂”,她儼然已經是一名“女革命”了!
這時的烈子均已大三了,日子很懶散,不考研。但這都是別人眼中的烈子均,烈子均并不是像其他不考研的兄弟一樣:無所事事、喝酒打牌、逍遙自在。烈子均經歷了很多,博客里記錄不少或脆弱、或癲狂的文字。
日子在夏日的驕陽、聒噪的蟬鳴中融化,大四的男男女女之間的分分合合,給喧囂的校園帶來了無盡的傷感,昏黃的路燈下,相擁而泣的戀人做了最后的吻別;腳踩滑輪車疾馳而過的,是大一大二的小男生們,他們故意打著響指吹著口哨甩著棕發一笑而過;校園廣播里依舊是點擊率頗高是《求佛》,撕心裂肺地鉆入人的耳膜。黑暗的角落里,不變的惟有合歡樹下,那被磨得發亮的石桌石登,等待一對又一對聊了愛了,合了分了,聚了又散了的情侶。
啃過的瓜子殼、扔了的西瓜皮、喝完摔碎的啤酒瓶,滿地狼籍、慘不忍賭。
澄澈炙烈的午后,驕陽下晃動著他們一張張燦爛、陽光的笑臉,略帶庸懶而不失張揚,其中一張就是剛過完大一的春恩。由于在社團表現突出,她有幸被留下,分到那座小城里一家報社進行暑期實習,實習期不長,15天而已。
緣起于春恩受了委屈,一個人在雨后的黃昏,手插在褲兜里在學校后街瞎逛,猛一抬頭望見烈子均,胳膊里夾著一個黃皮本,正東張西望地尋找可以填飽肚子的殘羹冷炙,卻望見春恩提兩根黃瓜,一臉委屈地向前走著……
他們的目光碰撞了!沒錯,是他倆。
這個高高瘦瘦的男孩,梳著時髦而低調的發型,一眼看過去干凈的白襯衫,最吸引春恩的就是他的眼睛。他臉上的表情憂郁而寡淡,但那一雙眼睛卻好像閃著光,在這疲憊的夜晚,波光瀲滟,在布滿小吃的燈光下,看去似乎在閃爍出一種細細的光芒。春恩在心里犯起了嘀咕:社團什么時候隱藏了一位這么帥的男孩,我竟然現在才發現。實話講,她有些相見恨晚的歉疚感。
烈子均輕輕一笑露出兩顆小虎牙,溫和地問:“咦,小姑娘,你也在這里啊?吃飯了沒?”
春恩的眼淚快要流出來了,卻還了一個笑臉說:“沒。”心里卻倔強的想:我吃沒吃飯,和你有什么關系!
“走!”烈子均頭一甩,他倆進了對面的小吃店,小店里人已倦了,老板娘倦怠地問:“沒熱的了,只剩下涼皮了,還要嗎?”
烈子均說:“好吧,要兩碗。”烈子均瀟灑地吆喝道。
烈子均不知從哪兒提過來幾個粽子剝好,遞給春恩,淡淡一笑說:“給,吃。”烈子均剛坐下又把一次性筷子掰開說:“給。”
春恩吃了幾口說:“飽了。”其實她哪里吃飽了,只不過是氣飽了而已。
烈子均開玩笑道:“你要是1.32的小個子我相信,可你似乎高了點兒。”春恩被逗樂了,用筷子把一條條透明滑潤的涼皮兒卷成一個個“雞腿”全填進了肚子。
烈子均指著被春恩冷落一旁的粽子說:“小姑娘,干掉它們!”
春恩小心翼翼地問,“請問,這個……非要吃完嗎?”烈子均也被春恩幼稚的語言和呆萌的表情給逗樂了,笑著說:“呵呵,小姑娘,不難為你了,吃不了提走吧,丟這兒可惜了。”其實那時他們的話匣子已經打開了。
走到學校操場,春恩笑著說:“今晚就不耽誤你了,我要回去了。”其實她的委屈還沒有開始傾訴呢!
烈子均問道:“有事?沒事咱轉轉吧,平時忙,也不大見你們這些小孩子。”
烈子均和春恩走著聊著,轉完了校園里帶有路燈的街道,很靜很靜,在雨后的黃昏,在兩個人的世界里。到了校門口的噴泉邊,烈子均突然說:“坐在這兒別動,等我。”春恩乖乖地坐在那兒,沒動。很靜很靜,莫名的憂傷和模糊的甜蜜感涌上心頭……
在這不大的校園里,幽咽不止的,除了被雨打風吹的殘花敗葉外,還會有多少雙蝶,正纏綿著卻被現實打散,他們有令人艷羨的,看似春光無限的激蕩流轉的黃金歲月,可在那粘滿鉛華的蟬翼下,卻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笨重軀體,在搖搖欲墜!他們有青春的渴望與激情,蠢蠢欲試的叛逆,可更多的是充滿恐懼的迷茫與執著,負債累累的愧疚在糾纏,撕打不止……
“小姑娘,想什么呢?給!”他將切好的香瓜遞給了春恩,春恩咬了一口,苦,又咬了一口,苦,再咬一口努力咽下去,還是苦。
春恩只是偶爾望一下烈子均,烈子均還是淡淡的笑,露出小虎牙。“你快吃呀……”烈子均邊吃邊說。
春恩紅著臉說:“子均哥,我的瓜不熟,有點苦……”
烈子均嘗了一口大笑:“小姑娘啊,不熟還不趕快扔了!給,吃我的吧。”
烈子均說了很多,春恩一直靜靜地聽,懂又不大懂。只是隱隱約約地感覺心口有點疼。為什么像哥哥這樣善良、溫和的人會有那么多的苦,為什么這樣苦的人還整日呵呵地露出小虎牙。原來,笑著的人并不一定是快樂的,正如流著淚的人不一定就是痛一樣。
以后的日子仍是平靜。
在雨后的黃昏,春恩總會想起坐在噴泉時哥哥淡淡的笑,虎牙,而后是一臉憂郁的,望著地面上小昆蟲發呆的樣子。尤其是他眼里,那抹細細的光,一直一直在春恩的心里閃爍,微妙的治愈著她心里,那塊同樣有些陰暗的角落,她一直熱愛光,因為它溫暖;她更渴望有一束光照亮她的內心,哪怕是微弱的,她也義不容辭。這是經歷過那場愛情后,她才逐漸領悟到的。
烈子均回去后在日記里寫道:今晚遇上一個小妹妹,不知在哪里受了點小委屈,我問她吃飯沒,她說:沒。雖然是笑著說,我卻知道她一定有話給我說。走到校門口,我給她買了個小香瓜,不熟,有點苦,可她卻一直都不說苦。我可真不知道,她一直在吃的是個苦瓜。呵呵,想想,她,真的好可愛。
從此以后,春恩開始留心烈子均的博客,寂涼,落寞,偶爾的溫和,間或的癲狂。可春恩明白烈子均有說不出的苦,不與人共。關注烈子均的讀者總是那么幾個,留言里偶爾會有曖昧的調侃,讓春恩看了有淡淡的失落和痛痛的驚喜,原來哥哥這么有人緣兒。
端午節到了,春恩給烈子均QQ里留言:別忘了吃粽子,謝謝你,在那個落寞的雨后黃昏與我傾心交談。或許你幫了無數的人,你們彼此早已淡忘,但是我永遠記得那晚,永遠的感激,盡管你的文字落寞、寂涼,但我想,但凡能給人帶去溫暖的人,從來不會缺乏和煦溫暖的陽光。
那天,烈子均也給一個女孩兒發短信說要多吃粽子,那個女孩兒仍是兩個字:謝了。春恩后來得知,那個女孩曾是烈子均的前女友,結合時就因烈子均的年少輕狂:那個女孩為他點過生日蠟燭,為他唱過歌,可他們卻未曾相愛過,最終還是分手。出于禮節上的關懷,他總會禮節性地,在特別的日子里送上祝福,那個女孩總是回復短信,只有那兩個字:謝了。
他把那個女孩的短信發到了博客,說好人是世界上最愚蠢的家伙!我烈子均他媽的,再也不做什么好人了!我沒幫過任何人,也不需要感激!烈子均后來補充說,他和那個女孩兒吵架了,烈子均說要把那個號碼,包括所有信息全刪了,以后再也不聯系!春恩看到有點怕,心想,他真是有些極端,同時也替他覺得委屈。
春恩在日記里寫:我要做個好人,雖然愚蠢,只要能像哥哥那樣,能帶給他人溫暖,不管多愚蠢,“好人”一詞我是要定了。
烈子均仍舊在校外租的廉價民房里蝸居,每晚在別人上自習時拉上窗簾,啤酒喝完,把啤酒瓶摔碎,照出自己日益消瘦的臉龐,然后一根接一根地抽煙,流淚,時而顛狂,時而沉默。他記錄一天又一天,沒有盡頭的歲月。大學,折斷的青春。春恩每次看完他的博客,總會莫名地有些許的失落和孤獨。
春恩仍舊在上完自習后,就去看烈子均的博客,留言,小心翼翼的關心,忐忑不安的等待,在充滿希望的片刻,又突然被失望占據著,日記里記滿了有關烈子均的文字,輾轉反側,夜不能寐。烈子均看了春恩的留言會溫暖片刻,心里默默說:“小姑娘,你為什么不早點兒出現?為什么到現在才出現?我是個快要畢業的人……我們不能在一起的,那樣會害了你……”
春恩開始不明晝夜地淪陷,烈子均依舊日復一日地沉淪,在各自習慣了的世界里,不分晝夜,渾然不覺。
日子卻平靜如初,一天天,短暫而又漫長。
春恩開始和室友們狂侃有關愛情的書籍:《簡愛》、《飄》、《荊棘鳥》還有春恩最鐘情的《小王子》。
明明和小樹都打趣說:“春恩,你是否在暗戀誰呢?”春恩想起了中學的劉一陽,前不久的李大志,要說暗戀,她不愿承認,應該說,她和他們都是沒有足夠多的緣分吧。可她對烈子均的感情呢?頂多說,他們都是在落寞、孤獨時的無邊幻想?亦或是自戀?春恩不明白,自己到底算不算偷偷愛上了烈子均:她只是想把他手里的煙拿掉,把他舉起的酒杯推倒,把他丟失的陽光找到。
春恩想,他是不會喜歡上她的,她從不出眾,不善張揚,只會遠遠地眺望,她常在夢里夢到烈子均,她把手伸向他,可他看不見,她的手一直在顫抖,可他的周圍仍被煙霧繚繞,春恩好想沖進煙霧繚繞中,把他給救出來……哪怕自己被嗆暈嗆死。她笑了笑,沒說話,眼淚卻無聲的流了下來。
烈子均是一個憂郁的王子,善良、脆弱、敏感而又不失間或的幽默,在晨風中會沖你淡淡溫和地笑,只露兩顆虎牙;他沒有劉一陽和李大志陽光、積極向上,也沒他們溫柔體貼,他從不會忘記在必要時給予別人不留情面的反擊,所以他孤獨,像馬爾克斯筆下,《百年孤獨》中的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中的其中一代,始終是孤獨的。
春恩記得烈子均溫和的笑,憂郁的眼神,春恩想:你們不懂,我懂。
這時,春恩她們一家四條光棍該出場了。
剛開學那會兒,四個人每晚都探討光棍出閣計劃。軍訓時,費盡心計想在那幾個只長骨頭不長肉的家伙面前露露臉兒,但是對班內17名男同胞研究過之后,她們只選中了一人。
因為每次當大家都在八卦時,唯獨他自己“心遠地自偏”地坐在操場一角看書,后來春恩得知,大家私下里都親切地尊稱他為“張大才子”,為了叫起來順口又體現他學識淵博,大家又尊他為“孔夫子”。
他經常是一目十行且文思泉涌,往往出口成章又語驚四座。
春恩清楚地記得,大一軍訓時,教官一讓休息,大家都談天說地瞎侃一通,唯獨看到“孔夫子”,手中拿本雜志在那“認真”地看,一會一張,一會一張,春恩當時就覺得好奇,靦腆害羞的春恩,竟然莫名其妙的走進他,把這位“孔夫子”嚇了一大跳,他以為軍訓又要開始了,把春恩當成夏教官了,匆忙站起來,書的封面赫然寫著《收獲》,不對,應該是印著,春恩趕忙幫他撿起來,打打書面上的“土”。(其實上面并沒一絲灰塵,頂多有點細菌吧!)操場都是塑膠跑道,哪里會粘土呢?春恩只是覺得她驚嚇了他,理所應當幫他把書撿起來,出于禮貌,象征性地拍拍“細菌”罷了。
春恩就好奇的問:“這位同學,你看書有那么快嗎?我看你翻書跟走馬觀花似的,啪一頁,啪一頁,你能看那么快嗎?”
他鎮定地說:“我剛才正看32頁第6行,看到第11個字了……你一來,我還以為是夏教官呢!”
春恩驚訝地感嘆道:“啊?!不會吧?你怎么記那么清楚?!我不信,那你說那一頁寫了什么,你看到的的最后一個字是啥字?”
“孔夫子”依舊氣定神閑、漫不經心地說:“上面是大作家蕭紅的一篇名作《春意掛上了樹梢》的評論,是另一個大作家王安憶給她的評論,最后一句話是這樣寫的:……”春恩馬上止住他道:“好了好了,I服了you,你這記憶力真夠可以的!”
按說,他完全可以憑借自己的才情,去競選班干,爭取各種獎學金的,可他非但不競選班干,對名利也是完全不放心上,有,他就要,無,他也不計較。這簡直和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品質差不多,還對每個人都很謙和,卻說起什么都頭頭是道,而且單聽他講,就讓人嘖嘖稱嘆了!
春恩回宿舍和唐小樹一說,“孔夫子”一下子出名了,寒假時,唐小樹她倆竟不知天高地厚地,和“孔夫子”拜把子了,春恩排行老大,小樹是老二,那時她倆才知道,原來人高馬大又英俊瀟灑的“孔夫子”最小,才17歲。天啊,太了不起了!果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春恩暗自感嘆著。
因為那天是祭灶節,大家都回家過年了,她們是用短信拜的把子,一拜天,二拜地,三拜灶王爺,他們拜天拜地時正是晚上六七點鐘的樣子,窗外噼里啪啦的的鞭炮聲正好為他們添彩……既然大家私底下稱他為“孔夫子”,自然知道他不愿在大學談戀愛的。
當春恩和小樹后來聽說他剛讀大一,就交了一名漂亮的女朋友——乃英語系的一名“校花”時!她們宿舍,這才恍然大悟,不是“孔夫子”不食人間煙火,而是早已心有所屬!據說“孔夫子”就是因她才考的信陽師范學院!難怪他如此聰慧過人,竟會對信師“另眼相看”!
開始呢,她們的目標是:一手抓提水、打飯的帥哥,兩眼尋送花、帥呆的酷男。可贊為用心良苦,亦可貶為居心叵測。總之,女寢417,為了跨越光棍節直奔比翼雙飛之大計,豁出去了!女生月都要過去了,可惜的是,她們個個還都是光棍一條呢!
光棍節那晚,全班75人,拉上小輔導員那桿剛大學畢業的大光棍,浩浩蕩蕩前往學校附近,賢山腳下舉行篝火晚會。幕夜、秋風、郎月、歡歌圍繞在篝火旁,烤著土豆、紅薯吃著各種零食,一同學提議做傳棒唱歌的游戲,大家歡呼好好好。幾乎所有人,都被有意無意的叫到為大家唱首歌,可春恩宿舍卻一直沉默,因為無人注意。
這時春恩站起來說,我們417宿舍姐妹,要代表所有性格內向的女生唱首歌。大家自然起哄歡呼說唱唱唱,春恩她們四人,手挽手羞澀地站在人群中唱《其實我很在乎你》:
你說我不懂浪漫情懷
其實我只是說不出來
你知道我是性格內向的女孩
風起的時候你別走開
好吧為了你
我努力去改
如果需要我可以試著主動追過來
其實我很在乎你
難道你真不明白
雖然我表達不了太多的愛
卻有好多眼淚流出來
其實我很在乎你
風中飛花也明白
就算我不夠熱情不夠現代
可是我會永遠這么乖
夜色已晚,秋風正涼,無人注意春恩宿舍女孩們滿眼含淚。夜很靜,風吹亂了她們的秀發,春恩她們只是旁若無人地唱著唱著……寂靜之后,爆發出一片經久不息的掌聲。
后來,常有人提及女寢417的女生們,和那首在山腳下的暮歌。其實每個女孩兒如含羞的百合,常把自己隱藏在無人的幽谷,每日靜坐含淚相望自己心目中的王子。只是,當她們決意要愛上一個人時,她們便全無嬌羞與柔弱。她們全心全意地付出,她們說:得之,我幸;不得,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