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曠跑了15分鐘左右,穿過一片樹林,發現前方出現一塊營地,掛著一個牌子“綠森谷”。
總算是到達地方了,禾曠幾個人跑進營地,聽到耳邊響起任務成功的提示音。
營地是一片平整的場地,沒看到別人。
場地一邊立著一些器械,一邊有幾間深綠色的營房,但門都是緊閉著的。
禾曠看了眼從軍訓指揮部發來的評分信息,他得到了30分,問旁邊的同學,第二個進入營地的鄧飛昂,29分,第三個同學28分。
看來這個任務是按照到達營地的先后順序給分的了。
但每個人的分數后面,還有一個“±?”的紅色信息,難道目前的得分還不是最終分數?
禾曠思考了下,讓233幫忙給所有他的同學群發了個消息。
“鄧飛昂,我在禮堂八號門外掃描過一次附近的人,剛才群發了一些信息,你看下收到沒?”
“這條嗎?——‘前往‘綠森谷’目的地的同學請入群,我們已經順利抵達!’——我加群了!”
羚羊同學很快找到消息并進了“綠森谷”聯絡群,而且發現禾曠已經在群里分享了一個詳細的從禮堂到綠森谷的地圖,主要路口還附有照片,標明了顯著的地標物。
“你什么時候拍的啊,太有心了!”
“我每天都要到山上跑一圈,習慣做好路徑記錄,不然自己迷路了就麻煩大了?!?/p>
禾曠笑呵呵的解釋下,看到又有同學陸陸續續的加入群里,還有人在問一些關于到綠森谷路上的問題,就一一答復了。
很快就有同學根據禾曠提供的地圖,找了過來。
禮堂離綠森谷其實并不是太遠,連之前走錯路的那幾個比如火狐貍同學,名字叫汪焱,都在收到消息后及時轉了回來。
最終全部30個同學都在30分鐘內趕到了綠森谷營地。
在最后一個同學進入谷地后,大家的聯絡器里再次收到一次任務完成提示,而且這次,每個人的基礎得分后出現了“+5集體得分”的信息。
禾曠本來是30分的,+5后,就變成了35分。
看來全班同學都完成任務后,才會出現這個附加分的評定。
這樣推斷,可能只有個人是第一名,全班同學也完成任務,才能得到一個任務的最高分了。
就不知道原來附加分里除了“+”加號,還有“-”減號,是什么意思的,難道還有扣分的設定?
30分鐘的時限滿后,營地那頭的房子里面亮起了燈,營房的大門打開了。
從里面走出3個身穿軍裝的人。
同學們安靜下來,這應該是負責他們軍訓的教官了。
三個教官走到場地中間站定。
其中一個走到前面,對同學們喊口令:
“集合!列隊!”
正式的網絡軍訓就此開始。
網絡軍訓第一步,統一換裝,換形象。
換裝就是大家都從默認的校服,換成統一的軍訓服裝,看起來是基礎的列兵軍服,還有軍帽、軍靴,穿起來很是有型。
而換形象,則就是要求大家把在禮堂里使用的各種非人類的動物形象,轉換為人類形象。
聯盟基礎法律規定了,任何人都有在網絡虛擬網絡空間里隱藏各人隱私和形象的權利。
也就是說如果你不愿意讓人從網絡里看到自己的真實形象,完全可以一直使用自己喜歡的虛擬形象的。
而這一點,最初在網絡學校等一些需要老師和學生之間頻繁互動的網絡空間里,曾經引起很大爭議。
特別是早期虛擬學校的老師,很多都是原先在現實學校也教學的,覺得有的網絡學校的學生跟著自己學習了幾年,卻連他長得什么樣都不知道。
學生畢業后在現實世界里遇到時,彼此甚至都不認識,實在是沒有什么“師道尊嚴”。
但隨著虛擬網絡技術的深入和完善,在這方面進行抱怨的人少多了。
在網絡學校上課的老師,大都是懷著一顆傳播知識的理想——并不介意學生實際長什么模樣,用什么形象了。
而像網絡大學這種高等級學府,在面試環節,實際上每個學生是要提交自己的真實影像資料給學校存檔的。
學校老師可以不知道學生長什么模樣,但學校要確保招生的學生是合格的。
虛擬形象進一步的問題,就是人類形象和非人類形象之爭了。
早期網絡課堂里,沒有哪位教授喜歡下面坐著一對豺狼虎豹的。
曾經有些古文化學的教授因此而拒絕上課的。
本應嚴謹肅穆的課堂,變成一種在動物園里開party的感覺,古板的學者們無法接受。
于是反復爭論的結果就是,如果授課老師,或者某個區域的管理者有合理要求的話,可以強制要求進入課堂或者這個區域的人采用人型形象,而不是動物造型。
但人型形象是什么樣的,就完全由學生本人選定了。
像軍訓,或者某些特別嚴肅的活動場合,就經常會有要求大家都采用人類型形象的要求了。
當然這種情況下,更換了虛擬形象的,是無需額外支付形象維護費的。
禾曠于是選了默認模板里一個彪形大漢的形象,肌肉鼓鼓,膀大腰圓,完全是自己心目中的理想體型。
哈哈,看了眼旁邊換好形象的同學,基本也都是壯漢形象。
很快大家都換了人形,集合站隊。
人形的最大好處,是大家發現原來班里有10個女生。
雖然有幾個女同學也特意選了身形矯健的女戰士形象,但10個妹子一片,站在前面,確實心理上舒服多了。
三個教官自我介紹了下,楊峰教官,上尉,王洪教官,中尉,張超教官,中尉,具體來自什么部隊的都沒說。
此次他們受諾開大學網絡學部委托,參與“網絡軍訓”培訓計劃,作為新生網絡軍訓教官,對大家進行為期兩周的軍事培訓和考核。
禾曠稍微有點驚奇,上尉和中尉軍銜的軍人來給他們這幫新生軍訓,這級別還真不低了。
看來是學校和軍部那邊還是比較重視這次“網絡軍訓”計劃了。
而從教官們的基礎介紹來看,這次網絡軍訓也確實和傳統意義的軍訓安排不太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