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閣之中,哪有什么事。這會黛玉和寶釵幾人正在描花樣子,寶玉在一旁看著。見人來請,黛玉深知原委,怕人起疑,少不得跟去。一時來到圍墻邊,果見水溶站的高高的,黛玉又好氣又好笑,惱道:“王爺莫要如此,被人發現,我該怎樣做人呢?”
水溶笑道:“誰何曾會說什么閑話?妹妹但管安心。”
黛玉冷笑道:“悠悠之口難以填堵,他們自然不敢編排王爺,我只是平民丫頭。”
水溶默了半響,遂笑道:“誰還會笑什么?真若這樣愚蠢,不知道主子的心思,在王府也久待不了。”
黛玉一時不解,細細回味話中意思,不覺紅了臉。
寶玉因見過慧姑娘一面,又見黛玉隨桂嬤嬤去了,朝寶釵幾人笑道:“你們且等著,我去將慧姑娘叫來。”便偷偷的跟著黛玉去了。
走了一箭之地,黛玉所走的路并非前往北靜王府,而是往僻靜的圍墻那邊行去。心中雖然納悶,少不得跟著。行了半響,忽見水溶立在圍墻那頭,心里只是糊涂,又聽水溶和黛玉一番肺腑之言,哎呀一聲道:“怨怪林皓軒執意買了宅子另住,不僅他自己朝秦暮楚,還欲撮合黛玉和北靜王。這里真真是沒法呆了。”
寶玉回到院中,什么話也不說,即刻遣人備好馬車,和寶釵等人回到賈府。
寶釵和探春并不知發生了什么事,只是從未見過寶玉這樣的,不跟著又恐出什么事,和紫鵑交代一番,少不得跟了回來。
回到賈府之后,寶玉立馬去找賈母,有一肚子委屈要說,又怕盛怒之下說出的話會惹惱了黛玉和紫鵑幾人。賈母見寶玉又驚又怒,忙問是怎么了。
寶玉慮了半響方道:“并沒什么,只是在林妹妹那里住了兩日,雖說林大哥哥為人處事極好,終歸是男女有別,何況香菱姐姐將來要嫁給林大哥哥,成日里見面,恐怕傳出什么是非惹人非議。”
賈母笑道:“原是為這事,難為你想的這樣周到。只是你林妹妹心里另有主意,強將她留下來,她反不高興。”
寶玉遂笑道:“老祖宗好歹將妹妹接了來,她們姐妹待在府內豈有在賈府熱鬧?不過是林妹妹怕林大哥哥一人在林府無趣,不若老太君另尋一個住處,將林大哥哥也接了來。”
賈母笑道:“使得,”便又叫人去傳話。
得到消息,黛玉心中雖也不快,無可回絕的,少不得收拾東西去賈府小住幾日。最惱莫過紫鵑,真個搬去賈府,又恐林皓軒被帶壞了,又不得時時見面,心中好生牽掛。
黛玉很知紫鵑的心思,笑道:“姐姐且管安心,還叫哥哥住這里,只說是王爺強留,我們去賈府住些時候也罷了。”說罷收拾東西,通知林皓軒幾人便去了賈府。
水溶知道之后,心里難免惆悵,又不好說的,且得耐著性子等黛玉回來。
寶玉最是高興,黛玉卻總不理他。雖說是小住,轉眼間已到了年間。紫鵑滿心盼著回林府,好和林皓軒一起過年。這邊賈母苦留,說是將林皓軒接了來一起過年,待過完年,他們兄妹一同回去。
水溶知道林皓軒獨自一人,早已將林皓軒請入王府過年。賈府的小廝便將這事稟告了賈母,說林皓軒初六那日來接她們姐妹回府。
紫鵑好生高興,恨不能明兒就是大年初六。黛玉雖總不理寶玉,寶玉卻時常和她做一處玩耍,也不管黛玉常常說一些經濟學問。倘或黛玉惱了,他便離去,待黛玉好了,又來纏磨。
黛玉又氣又惱,只是不好怎么樣。幸而時間飛逝,大年初六轉瞬即到,林皓軒拜見過賈政等人,也不吃午飯,就要將黛玉接回去。
寶玉心中好不自在,她們姐妹來了這么久,林皓軒要將人接回去,無可厚非。
一時黛玉和寶釵等人告辭,上了馬車回到林府。
水溶等的心急火燎,聽到丫環來報說,林姑娘回來了,忙走了出去。
林皓軒下馬,扶紫鵑和香菱下馬。黛玉彎腰欲要胯下馬車,水溶上前一步越過林皓軒,將黛玉扶下了馬車。
黛玉羞的滿面通紅,水溶作揖笑道:“許久不見妹妹,可不知…。”及時打住,忙朝香菱和紫鵑說道:“妹妹們安好?”
紫鵑笑道:“蒙王爺記掛,且去里面坐著吧。”
大家一同進去,早有丫頭端來茶水。久未見面,水溶有一腔話要和黛玉訴說,只是不知從何說起。春節一過,選秀之事已在籌備,心里又急,又不知黛玉是個什么想法。
紫鵑和林皓軒亦是相顧無言,分離時日日盼著見面,見了面,反倒不知說什么才好。
香菱見他們這樣,不由想起了馮淵,只覺悶悶。
黛玉見大家都是悶悶的,撐不住笑道:“成日里只聽你念叨著,怎么見了面,反倒什么也說不出來。”
紫鵑啐道:“小蹄子,我說不說,和你有什么關系?你倒先顧著自個,好意思說我。”
水溶見她二人又鬧起來,未防黛玉惱了走了,忙笑道:“少說兩句罷了。”
紫鵑亦是明白水溶的心,便笑道:“罷了,今兒饒你這一回。”
大家又說說笑笑。至此之后,水溶每逢早朝過后,一天往林府跑二十趟。及至晚間用膳過后才回府處理公務,忙到深更半夜,時間一久,眼睛一圈的陰影。
黛玉又好氣又好笑,便說:“你成日里呆在林府,并無別的什么事,何不把公務處理完再過來?如此又不勞累,雖說年輕,還是珍重些的好。”
水溶又驚又喜,他這樣成日呆在林府,皆是因選秀即將到來,又怕黛玉不懂他的心,又怕黛玉一意入宮成為妃子。見黛玉問起來,又怕唐突了黛玉,正不知如何回答。
原本那樣一個風流人物,見了黛玉什么也說不出來,紫鵑撐不住笑道:“我看不若這樣,王爺將王府搬到林府來,也不必一日跑個幾十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