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她31歲,距懷孕還有6年
備孕一年無果,她終于提起勇氣去了醫院,沒想到婦嬰醫院的人竟如此之多,兩個小時的排隊差點耗盡了她的耐心,她發誓不會再去第二次。見到醫生的時候,醫生甚至連頭都未曾抬一下,直至她說自己的例假十三歲開始就沒有準過,醫生才停住手中的筆,無奈回了她一句,現在才來看,太不當回事。
即使做了超聲,醫生也沒有立刻下定論,她開了一周的黃體酮,說來也是神奇,不到兩周,久違的例假就如約而至,原來世上還有如此厲害的藥物,若早知道,蔣萊也許不必擔心那么多年。
又是四個小時的等待,拿到驗血報告單的那一刻她早有預感,上上下下的幾個箭頭就已證明了她多年的猜測,確實是生病了,也許還病得不輕。
她得了多囊卵巢綜合癥,醫生這么告訴她,那是一種復雜的內分泌及代謝異常所致的疾病,以慢性無排卵為特征,導致的月經不調甚至不孕。她很害怕,無限度地擔憂,擔憂她此生能否成為一名母親,更擔憂她的婚姻。
這樣的疾病難以根治,極有可能陪伴終身,蔣萊這才明白,接下來備孕路任重而道遠,漫長且無止境。
“多囊?沒關系的。”她的閨蜜安慰她,“吃點促排卵藥就能懷孕,我有個表姐就是這么懷上的,一點不難。”
“是嗎?”閨蜜說得如此輕巧,蔣萊卻半信半疑,然而事實也證明,確實不簡單。
一個人的生活,無拘無束不負春光,兩個人的生活,柴米油鹽磕磕絆絆。備孕是敏感而又深沉的詞匯,讓他們原本平靜的生活開始泛起漣漪,韋杰和蔣萊爭執了一番,他驚詫蔣萊居然在服避孕藥,明明已是難以受孕,卻還要吃那些,豈不是永遠懷不上孩子?韋杰氣得火冒三丈,甚至想把那三盒藥片從窗口扔下去,她說服了很久才平息這場斗爭,韋杰最后不得不接受這種治療方案,由于蔣萊身體的激素不平衡,這藥也是當下唯一快速有效的調理方式。
幸好三個月后,她的激素指標恢復正常,試孕大戰也就打響了。
她按照醫生的囑咐服用藥物,然而,卵泡并沒有長大,十八天了,無數個小泡泡依然在體內巋然不動,毫無啟動征兆。醫生倒是負責,第一次必須保守下藥,以免造成刺激,對蔣萊而言,沒有優勢卵泡即意味著連嘗試的機會都沒有了,苦等三個月,又這么白白浪費了一個周期。
行,那就再等一個月。
藥物加量了一倍,屁股上又扎了幾針,這次很幸運,她監測到了優勢卵泡,這是蔣萊第一次知道自己正處于排卵期,來之不易的幸福難以言表,她第一次意識到,自己也是個能夠生育的女人。婆婆每日給兒子燉上一只甲魚,她嘴上不說,心里卻期盼得很,如果順利的話,明年就能當奶奶了。
排卵期的那幾天,萬事俱備,丈夫極力配合,蔣萊也勢在必得。然而,所有的磨難才剛跨出第一步,十四天后,例假還是以不可阻擋之勢來襲,受孕這種事本就不是百分百的概率,看著襠下愛恨交加的鮮血,蔣萊知道,懷孕真的沒那么容易。
好吧,那就再下個月。
韋杰的鼓勵是治療蔣萊心病的一劑良藥,31歲的女人還很年輕,每個月都是機會。但隨著身邊的朋友都個個生了孩子,蔣萊也開始著急了,失敗不可怕,可每次都失敗,一顆斗志昂揚的心是會疲倦的。
第三個月可謂讓蔣萊的心情跌倒了谷底,無論如何吃藥打針,卵泡依然沒有促起來,她失敗了,最終以黃體酮催經。在醫生的勸說下,她不得不休幾個月,接下來又得靠避孕藥度日。
除了鮮血……余下的幾個月,她什么收獲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