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人散去,少爺有請!”
文士長長的出了口氣,宛如即將決堤奔潰的洶涌大河得到舒緩,不管這八個字對不對誰喊的,他明顯的感受到壓在他身上的壓力驟然去除了一大半。
壓力一解,他立刻就如被抽去脊梁骨的魚一樣軟成一團,當即黏在地上,如果可以他寧愿就這樣不要起來,直到此時才感覺到后背一片濕膩,一陣陣的無力如潮水而來,迅速的匯聚到后背,汗水大量的蒸發讓他看起來無比的狼狽。
這種害怕的感覺雖然很刺激,但是他不想在經歷第二次,如果重來,他寧愿一死。
雖然害怕,過了會兒躺在地上的文士還是站了起來,馬上又恢復了先前的樣子,雖然害怕的要死,但依舊保持著并挺直了文人不曲的脊梁。
兩人就那么站立著,彼此對視著,靜靜等待著腳步的臨近。
他們兩沒動,周圍的百姓也沒有動,目光死死的盯著這里,盯著格桑手里的彎刀,此時彎刀已經歸鞘但是在眾人的注視下,似乎隨時都會出來飲血。
“各人散去,散去。”來人氣喘吁吁的招呼,看到了不同,忙又解釋起來:“少爺說了,這二位乃是貴客,切不可因為些許小事,傷了彼此的和氣。”
“難道就這樣算了?”來人沒有受到阻攔,輕而易舉就在分開的人群快步前行,聽到有人發問,忙停下來。
左右一打量,就將目光放在一個舉著煙袋鍋的老者身上,這老者面容枯瘦,目光渾濁,此時正舉著煙袋鍋大口大口吞吐。
見是一老者,來人停下腳步,還未開口,匆忙見禮。
活的越久,就是道德的模范。在鄉里誰敢欺辱這樣的老者會被鄉人唾棄,是經歷的沉淀更是歷史的見證者,這樣的就是一本本活著的百科書,因為本就稀少,所以顯得彌足珍貴。
這樣的人即便觸動律法,只要不是謀反大罪,不會被量刑,頂多因為情節嚴重罰些錢財而已。
哪怕是皇帝見了這樣的老人也要恭敬有加,何況來人只是一個下人。
“自然不會!自然不會!”來人禮畢這才回答,不過并沒有多說只是道:“還請老丈幫忙勸說下,都讓鄉親們散了吧。”
“放心吧,說話的功夫,婆娘和孩子已經回去了。”老者聞言輕笑著,不時的吸兩口。
來人看去,果然剛才隨處可見的婦人還有頑劣的孩童已經沒有了,而剩的青壯依舊有秩序的散去,這才放心的擦去額頭上的水珠。
老者一揮手,密集離去的腳步聲才驟然多了起來,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音,聽的人心驚肉跳。
幾萬人摩肩擦踵中,來人如釋重負道:“我家少爺本該早來,奈何瑣事纏身,還請長者見諒。”
老者點點頭,毫不在意。略微緩得一緩,慢慢起身說道:“一些小事而已,不足掛齒。既然顧不上,遲些時候也無所謂,不過我怎么聽說你家少爺被人傷了,現在還沒好利索?”
“一切瞞不過老丈,不過少爺有交代,小的不敢多言,并不是有意欺瞞。”
來人臉上驚慌一閃,頓時坦言道:“既然老丈詢問,晚輩不敢隱瞞,正如老丈所說,我家少爺是受過傷,不過托老丈的福,已經大好,想必將養些許時日,就會徹底好轉。”
來人看了眼四郎和格桑,這才小聲低頭說道:“至于這兩位,少爺說了,錯本不在其。而且這件事無法糾結對與錯,不如任其發展,既然人家按照規矩來,咋們自然不能失去禮數,老丈回護拳拳之心,秦家上下銘感于心不敢忘記,同時也請老丈放心,一切都已經就緒,直待請君入甕,定然不會教他得逞。”
“既然如此,想來莊子上有了完全之策,那老丈我也放心了。那你就領人上去吧……”
來人忙應。
等來人和四郎格桑離去,老人突然詭異笑了起來,片刻才呢喃道:“完全?完全個屁,如果真有好辦法就不會拖到現在了,真當老頭子我好糊弄?可笑,老頭子我吃的鹽比你走的路多!”
看著文士便走了過去,心中依舊舉棋不定:“不過也不好說,兩個月前的大水,十幾萬人的遷徙安置,還有更早些時候燕國虎牢關之殤,據說都出自那小子的謀劃,看起來又不像信口開河之徒。”
他有點看不懂秦風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只是下意識掃了眼遠處燈火闌珊處。
似乎想起了什么,竟忍不住得意道:“國公老匹夫,這件事情若不能妥善處理,看你這老貨怎么收場,只是若真到了那個時候,老頭子不要臉面出手也無妨,不過需得好好謀劃一番才是……”
見文士發愣,老頭忍不住一腳踢了過去,不是文士不想躲,而是沒有防備,即便知道也不敢。
可即便如此,這么大一人被冷不丁來這么一下,面子上有些掛不住。
文士看了一下。
又看了一下,臉上的幽怨頓時沒有了,想要發泄的怒火立刻偃旗息鼓,只因為眼前的老頭他惹不起,別說是他了,知縣大老爺懟上,也照樣歇菜。
文士面無表情,看著對方似笑非笑,立刻有不好的預感。
想要一走了之,但是一想到后果,他的雙腿就宛如扎了根一樣,死死的釘在地上。
“你想走就走,老頭又不吃人,害怕你走了我去你家找你?”
老頭循循善誘道:“也是,你現在孑然一身毫無眷戀,就是走又能去哪里?”
文士想跑,可是萬一他真的秋后算賬怎么辦。
這老貨就喜歡堵門,也不是一次兩次,萬一讓他知道東主的事情,可就不妙了。
見他不語,老頭譏笑道:“你剛才那股精神去哪了,想不到天不怕地不怕的馮靜馮子軒也有怕的時候,沒想到你天不怕地不怕居然會怕一個老頭。”
這人正是馮靜,于縣令推心置腹一番后,見無法說服對方,心中有些煩悶,便出門,剛好趕上那一幕,并不是嘩眾取寵,他挺身而出也是境由心生,因為受恩于秦家,他對格桑和四郎感官就不好,再加上一肚子氣沒地方撒,被四郎話語一刺激,隱藏在心里的怒火完全激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