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荒之中,雜草叢生的平地之上。
一個三尺余寬,深不盈尺的土坑之中靜靜的躺著一塊奇形怪狀、表面圓滑色澤光亮晶瑩剔透的石頭。
這塊石頭靜靜的躺在那里長達五百余年。
久經日曬雨淋、風雪侵蝕,周身非但沒有絲毫的腐蝕痕跡。
反而頗通靈性、能夠自行吸收日月之精華,天地萬物之靈氣,以此滋養自身自行生長。
五百多年來隱匿于土坑之中,被雜草覆蓋,幾乎已經和大地融為一體,很難被人察覺。
一日,一位手持禪杖,一身僧袍雖有些陳舊卻干凈整潔的僧人從大荒之中經過。
不經意間一只腳踩進了坑中,似乎被什么所絆倒,身子不由自主的前傾。
好在倉促之下手中的禪杖扶了他一把,才避免了跌倒在地的景象。
“阿彌陀佛,貧僧雖能看清心里的路,卻看不清這俗世的路!”
僧人單手合十念了句佛號,回過頭,俯下身用手輕輕撥開雜草。
只見厚厚的雜草下面是一個坑,坑里有塊石頭。
自己剛剛就是被那塊石頭絆了一下,險些崴了腳。
“阿彌陀佛,世人皆知從哪里跌倒,便從哪里爬起來?!?/p>
“但若爬起來拍拍身上的泥土便一走了之棄深坑于不顧,豈不是還會有更多的人跌倒?我佛慈悲!”
僧人一番自悟,便徒手撥開旁邊的雜草,將坑中的石頭取出放在一邊。
然后用雙手捧起四周的松土,一捧一捧將地下的深坑填滿。
他的動作雖慢,卻極為認真,似乎捧起的并不是泥土,而是善因,填的并不是土坑,而是善緣。
在他的眼中,一草一木皆有佛性,一舉一動皆是積德行善。
他就是來自梵天凈土以弘揚佛法、普渡眾生、廣結善緣為己任的渡業寺僧人了空。
等待將坑填滿后,了空拿起禪杖準備離去,不經意間瞥了一眼剛剛從坑里拿出來的那塊石頭。
了空彎腰撿起這塊沉甸甸的石頭握在手中打量一番,似乎一眼便看出了個中玄機。
“身在紅塵里,不懼風雨侵?!?/p>
“阿彌陀佛,你本不屬于這里,卻偏偏出現在這里,還無巧不巧的絆了貧僧一腳?!?/p>
“咱們能在這茫茫無際的大荒中相遇,也算是有緣,既如此貧僧就帶你一程?!?/p>
了空將石頭放入隨身攜帶的禪袋之中,拿起禪杖大步向東而去。
東荒之中,草木繁茂、峰巒疊起。
一座氣勢滂沱、巍峨雄偉、云遮霧罩的高峰之中,蒼松翠竹遍布樓宇林立。
此處便是東荒之中唯一的一座佛寺--渡業寺。
一條七尺寬的石階鋪成的小道從地面而起直至峰巔,猶如一條長龍盤旋在虛空之中,蜿蜒起伏。
了空站在峰下,望著高峰,微微一笑,拾階而上。
“方丈回來了……!”
“方丈回來了……!”
見到了空回來,一眾小沙彌簇擁著他走進寺中。
“方丈師兄,你回來了!”
看到一群活潑天真的小沙彌,了空臉上洋溢著祥和、平靜、溫暖的笑容。
“普善,你去通知大家,明日清晨,在蓮花殿召開水陸法會?!?/p>
“弟子領命!”
看著一個七八歲的小沙彌雙手合十,走了出去。一旁靜默不語的監寺了緣面露疑色。
“方丈師兄,每年一次的水陸法會都在七月召開,為何今年的提前了?”
“呵呵呵,師弟有所不知,此次從梵天凈土歸來的途中,我結了一段緣……”
了空面露慈色,將那塊石頭從袖袋中拿了出來。
“哦?石頭......這是……?”
了緣看著色澤光亮,頗有靈性的奇石臉上浮起一絲凝重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