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五當日,丹陽城西十里之外的映霞山白云祠內,人影重重摩肩接踵。
白云祠寬闊的廣場上密密麻麻的聚集著來自四海八荒的男女老少。
一座精心布置的高臺拔地而起。
高臺上圍坐著十幾位年歲不一的老者,大典尚未開始,這些人已經紛紛圍坐在一起開始交流了。
值此盛會,來自四面八方的名流才俊、青年俊杰、醫道圣手紛紛匯聚一堂。
一百多年前,憑借一身精湛絕妙的醫術藥到病除妙手回春。
后來被尊為醫道圣手的君萬里揚名于世。
為了能夠將自己經年研制的醫道心得、術法流傳于世,造福更多的百姓。
君萬里振臂一呼,號召大荒之中所有醫道同仁同聚一堂。
彼此交流、切磋、分享見識、技能,共同進步造福八荒,因此便有了這每十年一次的濟世大會。
此舉一出,紛紛受到了四海八荒的黎民稱贊、有志之士的積極參與。
歷經百年薪火相傳經久不衰。
這件民間善舉無意間傳到了東君的耳中,東君對此深感欣慰,逢此盛會便會抽身來此觀賞一番。
偶爾也會分享一些自身的心得想法與眾人交流。
順便傳揚一些道法,挑選一兩位根骨齊佳資質極好的子弟收入門中。
一大早,君陌隨收拾好行裝,在幾個小廝的陪同下早早的來到了白云祠內。
簡單的沖幾位長者打過招呼之后,低調的坐在了君家的席位上。
辰時三刻剛過,剛剛還異常喧鬧的人群突然安靜下來,鴉雀無聲。
眾人同時遙望東荒方向,似乎是在共同等待什么。
片刻之后,只見一朵祥云從東邊的天際急速飛來,眾人臉上同時浮起一絲興奮的喜色。
眨眼間,華光一閃。
一位白眉白須、劍眉星目、仙風道骨、面容消瘦、身著湖碧繡袍的老者雙手附后。
和顏悅色的出現在高臺中央。
見東君降臨,眾人紛紛躬身作揖行禮,“見過仙君!”
“哈哈哈!大家不必拘束,無須多禮......”
“貧道今日無事,來此湊個熱鬧,順便聽聽你們的濟世高見!”
東君環顧四周,微笑示意隨即轉身走到眾人精心準備好的雅座上。
一位同樣須發皆白瘦骨嶙峋的老者微微拱手說道。
“仙君說笑了,我等凡夫俗子能有什么高見?”
“倒是您的降臨,使得我們整個白云祠蓬蓽生輝。”
“能夠聆聽一番您的道法教誨,是我們幾世修來的福分。”
“大伙兒齊聚于此可都是沖著您的教誨來的。”
“您還是照例給大家說幾句吧!”
這位年過古稀身體依然健朗,雙目有神的消瘦老者。
正是當初與君萬里齊名的醫道圣手風一陣,也是歷屆濟世大會中最為德高望重的一位。
青陽子略微抿了一口香茗,隨即掃視了一下四周。
無意間將深邃的目光投在君陌隨身上,不免多看了幾眼,短暫的停頓之后一閃而逝。
緩緩起身微笑說道,“風老言重了,論醫術藥理治病之法,相比于在坐的諸位,老朽要遜色幾分。”
“各位在醫道一途各有所長頗有建樹。”
咱們大會的主題是濟世,濟世的方式有很多種,妙手回春、藥到病除。
徹底讓人擺脫病癥的折磨是濟世。
降妖除魔鋤強扶弱,懲兇除惡扶危濟貧也是濟世。
保境安民、救黎民于水火,建言獻策造福黎民也是濟世......
濟世的方式有很多種,方法也有千萬種,但方式和方法不同,濟世的效果也有云泥之別。
諸位擅長藥石之術,貧道善用道術仙法,雖各有所長,但對象和效果卻是大不一樣。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枯榮自有天定,這是亙古不變的法則。
諸位都是生命有限的凡人,救的也是肉體凡胎的凡人。
既是凡人,人力有時窮,自然有諸位力不從心的地方......
這包羅萬象的凡間,既有形形色色的凡人,也有兇猛殘暴的妖魔鬼怪。
面對疑難雜癥你們有法可醫,但面對妖魔鬼怪你們又該如何處理.....?
咱們懸壺濟世是在行善積德,救一人救一時是小德小善,救千人萬人千世萬世便是大善大道。
此番前來,貧道給大家的提議便是將這濟世的醫法與道法融會貫通、精益求精造福萬民。
即可救人亦能救己,將精湛精深的懸壺濟世之法千世萬世的傳承下去。
此法任重道遠、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千秋大業更非一日之功,希望大家能有這個意識......
青陽真人本著濟世救人之心滔滔不絕的講述著自己的見解,向世人傳達一番修道真諦。
希望他精心守護的凡夫俗子能夠萌生自救的念頭,能有更多的人將醫術道法融會貫通。
東君的一番話,深深的烙在了莫隨的心里,結合自己生死一線的切身經歷,對此頗為贊同。
所以當東君細解之時,莫隨聽得卻是格外認真。
接下來便是幾位造詣頗深的醫道圣手,紛紛登臺講解分享一些新的疑難雜癥、治療之法。
或是一些奇花異草的新用途。
卻不料在常人眼中這個難得一遇的學習機會,莫隨對此并不感興趣。
簡單的聽取一二之后,借著小解之機悄然無聲的出了白云祠的后門。
一路漫不經心的向后山而來。
或許是巧合,或許是冥冥中早已注定。
無意間碰到了,剛剛在壇上講道傳法如今正在凝神打坐的青陽君。
“晚輩君陌隨,見過仙君......!”
東君睜開雙眼,仔細打量著眼前這個相貌平庸卻根骨齊佳資質上好的后生。
不得不說經過仙草治療后死而復生的君陌隨。
此時此刻的體制可以算得上是百年難遇的可造之材,一時間青陽君暗嘆不已。
“如此難得的盛會,你不好好趁此學習精華,跑到這里做什么?”
君陌隨神情恭敬,撲通一聲筆直跪在青陽君面前。
“仙君明鑒,莫隨一片赤誠,愿拜您為師,請您收我為徒!”
君陌隨一臉真誠,擲地有聲的言辭,青陽君微微愣住了。
“你為什么要拜我為師?......我又為什么要收你為徒?”
君莫隨:“仙君方才的一番話,如醍醐灌頂聽得晚輩茅塞頓開。”
“晚輩自幼熟讀醫藥經卷,深諳藥理之道,雖有濟世救人之心,卻不能自救,更深感力不從心。”
“晚輩想如仙君這般,跳脫生死擺脫輪回之苦,用自己的醫術道法去救更多的人。”
“做到真正的濟世救人,請仙君成全!”
莫隨恭敬的磕了一個響頭。
青陽君:“修道看似簡單,實則艱難重重,非一朝一夕可成。”
“你雖資質奇佳但若沒有數百年持之以恒的苦修是無法大成的。”
“倘若抱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心態,本君勸你還是放棄吧!”
“不要辜負了自己的年華和大好青春。”
修道既是修心也是修身,想要大成就得拋卻一切雜念和前塵往事。
做到六根清凈心無掛礙,無欲無求。
過程會很艱辛、漫長、清苦、枯燥、乏味、孤獨......
須考慮清楚,切不可因一時之快而沖動下決定,做出讓自己后悔的事!
東君意味深長的看著君陌隨,雖然很看好他的資質,但更看重他的心性和品性。
心性和品性對修道一途至關重要。
“仙君放心!晚輩想的很清楚,請仙君成全......!”
東君帶著試探的語氣問道,“倘若我不答應呢?”
君陌隨:“那晚輩就跪在這里,仙君一日不答應,晚輩就跪一日,一年不答應,晚輩就跪一年。”
“直到您答應為止......!”
見君陌隨一臉篤定認真的樣子,東君微微一笑。
“你先起來吧!這支玉笛你先拿著,你塵緣未了......”
“我給你一年時間......一年內可以發生很多事,也可以做很多事。”
“當然也會產生和改變很多的想法和決定......”
“一年之后,倘若你想清楚了,決心要拜入我門下,你只要吹響這支玉笛,它便會帶你來見我。”
“這支玉笛名為斷念笛,來與不來,全在你一念之間!”
莫隨滿心歡喜的接過斷念笛,“多謝仙君成全!”
撫摸著斷念笛,一抬頭卻發現青陽君早已不知去向。
“仙君放心,我一定會去找你的。”
傍晚時分,君陌隨興高采烈的回到了家中。
在爹娘的詢問下,大致的描述了一下今天的所見所聞。
當然著重的敘述了一番幾位資深前輩的醫道心得,悄悄的略過了拜師的插曲。
聽完君陌隨的一番講解,二老老懷大慰。
方式笑語盈盈愛意綿綿的看著自己的寶貝兒子。
“看來我兒真的是長大了,懂事了!我和你爹商量著過幾日給你定下一門親事。”
“我兒如今長大了,也是時候娶親了!跟為娘說說有沒有心儀的姑娘?”
君陌隨頗為忐忑的看著自己的娘親,“娘!現在就娶妻,是不是早了點啊?”
盡管今日決定要拜師修道,但修道的話就得斷了塵緣,拋棄一切。
那邊是修道大業,這邊又是對自己有養育之恩的生身爹娘,況且心中早已有了夢遙。
看來拜師這事兒的確得好好想想,重新思量思量再做決定。
“早?一點也不早,你爺爺當年如你這般大的時候,都已經有你爹了。”
“我和你爹都商量好了,今年把婚事定下來,來年等你過完生辰就娶親。”
“我們覺得占員外家的小姐不錯,知書識禮聰慧孝順,堪稱你的良配。”
“高員外家的小姐也不錯,生的花容月貌性情溫順,況且高家也是醫道世家。”
“與咱們世代交好,是個不二人選!......你意下如何?”
君莫隨:“爹、娘!......孩兒心中已經有了心儀人選,就不用您老操心了!”
此話一出,君守仁和方氏同時睜大了眼睛,頗為震驚。
“真的嗎?快說說是哪家的姑娘?”
莫隨低著頭,小聲說道。
“爹,娘!這姑娘其實您二老早已經見過的。”
“就是前些年來府里玩的夢遙,她已經答應嫁給孩兒了!”
方氏對于自己兒子選媳婦的眼光,連連夸贊。
“嗯!我兒眼光不錯。”
“那姑娘為娘有印象,長得水靈靈的,活潑可愛性子也極好,渾身帶著一股仙氣兒。”
“就是這幾年沒怎么見過了......”
君守仁板著一張臉,不溫不火的說道,語氣頗為自豪。
“小子可以啊!沒經過我們的同意就私定終身了!”
君莫隨:“這還不是跟你學的,正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想當初你不也是先斬后奏!”
方氏不滿的白了君守仁一眼,君守仁一時老臉發紅啞口無言。
“這......既然你們已經私定好了,那改天把她父母請到家中,或者咱們親自登門拜訪。”
“商談一下,然后下聘禮。”
“雖說是私定終身,但咱們君家也是這丹陽城數一數二的大戶人家。”
“這該走的程序一樣都不能少......!”
君莫隨:“爹爹所言極是,只是夢遙是個苦命的孩子,自幼父母雙亡無依無靠,如今孑然一身。”
“就住在城外翡翠山碧云觀中苦心鉆研藥典,濟世救人......!”
方氏輕嘆一聲,眼中盡是憐憫之色。
“唉!真是個苦命的孩子,也是個善良的孩子,饒是如此,我們君家更不能虧待了她。”
“這禮數一樣也不能少,后面的事就由我們替她操辦吧!你只需要把這個消息告訴她就可以了!”
“孩兒替夢遙謝謝爹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