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趙康坐著馬車到達目的地,王為晉等匠人已經在此等候了。
除了那些工匠,還有不少衣衫襤褸的難民聚集在周圍。周應意也完成了買糧食的任務,此刻正帶著四個家丁維持秩序。
趙康沒有廢話,直接下令開工,并且將開工的地點命名為鄖南堡。這里離mod區(qū)域非常近,也就幾百米的距離。好在昨天趙康已經命令mod村民將門做好,這時也讓梁冼龍在門口把守,所以并不擔心有人進到mod區(qū)域。
將難民門分成三組。一組婦孺較多,專門為工匠們打雜,較重的搬運活當然就是被這組內的青壯包攬。二組,三組則是青壯較多,二組負責伐木,三組負責采石。當然較好的木材石料還得從鄖縣購買。每組都會有婦孺負責做飯,送飯。
這些難民都餓了許久,幾個月都沒吃到一頓飽飯,沒力氣干活,所以干活前還得讓他們吃飽才行。工匠們則趁這個時間修改計劃圖。
趙康讓王為晉成立了一個設計小組,專門負責設計大型建筑的圖紙和整個鄖南堡的規(guī)劃。當趙康讓他們設計一個可以容納一萬人左右的屯堡時,他們的表情是懵逼的。
“大哥,這已經不是屯堡,而是衛(wèi)城了好嗎?”
這是他們的想法,不過他們也沒說出來。反正這是趙康和蔣允儀之間的事兒,與他們無關,他們只需拿錢辦事就行。
當難民門終于吃到香砰砰的大米飯之后,他們所有人都開心了起來。其實他們許多人都是懷著懷疑的態(tài)度,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來的,現在他們終于安心了。他們目前的要求不高,能吃飽就行,至于有沒有工錢,倒是沒想著能拿到。
難民們吃飽了,就成了勞工。成了勞工,就意味著要干活了。最開始修建的當然不是重要的大型建筑,畢竟圖紙都沒做出來。他們只需先修建一些簡陋的臨時住所就好。
就這么一連干了三天。期間陸陸續(xù)續(xù)有難民聞聲而來,使得總勞工數量達到了400人。
正如趙康所預料的,吳大眼和麻稈都沒有管理的能力。
吳大眼通過幾天的鍛煉,管理的能力有所提升,但他并不是一個可以勝任管理的人。還好趙康發(fā)現了吳大眼的另一個特質,雖然他的管理能力不行,但頗具威嚴,下面的人對他很是恭敬,不敢陰奉陽違。
麻稈就更差勁了,完全不通管理,努力了幾天也沒有絲毫成效。幸好趙康到城里聘請了一個有秀才功名的書生溫誠(字逐竹)來幫他,不然就全亂套了。
這位溫書生雖說字逐竹,但一點也沒有竹君子虛懷若谷,高風亮節(jié)的品質。此人表面正經,實則悶騷,而且熱衷于博取功名。不過,在讀八股文方面,他資質有限,所以年近30,仍然是個秀才。
不可否認的是,他在管理方面卻是有一手。
三天時間,一個個簡陋的臨時住所被搭建起來,大多數人都擁有了臨時住所,不用再夜宿原野。工匠們的大部分圖紙規(guī)劃等也都做了出來,經過趙康批準后,真正的建設終于開始了。
mod區(qū)域內生長了五天的作物也都成熟。這個速度看起來很快很嚇人,實際上,這對趙康以后的計劃沒什么大用(只是用來吃的話)。趙康大概計算了一下,就算整個mod區(qū)域內種滿作物,也就能養(yǎng)活100多個人。
但如果把這些全部作為種子,種植在mod區(qū)域外呢?能不能生長?能生長的話,收獲比之大明的作物又如何?
好在這時趙康想起了mod助手,于是向mod助手詢問。而mod助手給出了一個讓趙康滿意的答案。那就是,這些種子可以在mod區(qū)域外種植,生長周期與正常作物一致,但產量大約會比正常作物(明代的)高百分之五十。
而且,這些種子生長出來的糧食,可以被mod內的一種叫做“糧食處理器”的機械處理。谷物可以被完美脫殼,生產出與現代社會品相一致的米。
要知道,古時候的脫殼技術不好,生產出的大米中不僅含有大量未脫殼的谷子,還有許許多多的小石子,更有黑心商販在買賣過程中摻沙子在里面。所以,古時候的米,口感可想而知。
只要一想到吃飯的時候,會無意間咬到小石子,趙康就會感到一陣牙酸。
……
二月十九,趙康動身前往鄖縣,準備面見蔣允儀。如果不被趙康的蝴蝶翅膀扇到的話,這位蔣大人會在明年卸任,由明末名將盧象升接任,盧象升會在任一年。
不過,趙康是不知道這些的……
這位蔣大人依舊過的悠閑,品著茶,慢悠悠的對坐在下首的趙康道:
“幾日不見,正安倒是長的白凈了些?!?/p>
正如蔣允儀所說,趙康這幾天變白了點,長胖了點,不再像以前那般黑瘦。
“大人真是明察秋毫,這些許變化都逃不過大人的眼睛。這也說明了大人對草民的關愛之意,草民心中甚是感動,不敢忘記大人恩情……”
蔣允儀擺擺手,笑道:“正安啊,你這馬屁也拍的太直了……,行了,你還是先說說你來找老夫何事吧!”
趙康訕笑一下,道:“大人,草民已經開始在鄖縣南面建立收容流民的屯堡,大量流民需要重新落籍。還有,屯堡建設,需要大量工匠,總是讓工匠們兩頭跑也不是個事。如果他們愿意的話,是否可以將匠籍轉入到屯堡?”
蔣允儀思考了一下,點了點頭,表示應允,道:“落籍之事,老夫會知會下面的人的。到時,你將名單上報便可。”
趙康連忙感謝。
首先,趙康剛才進來的時候給了他賄賂。其次,昨日他收到消息,流賊們在河北一帶打了勝仗,攻破多個州縣,實力大增。這也意味著,朝廷接下來會加大打擊力度,就算打不贏,也要將流賊趕出河北一帶,畢竟那里連接這京畿重地。只要流賊一轉移,就有一半的可能來湖廣。現在趙康有這個能力加強地方防衛(wèi),他還是要支持的。
雖然趙康現在還是白身,建立屯堡看起來名不正,言不順。不過等一個多月后的表功奏折下來后,不就名正言順了嘛!
蔣允儀又道:“我聽說,你前幾日在一個人牙子那里強買了兩個丫鬟?”表情間不見喜怒。
不過趙康對此早有心理準備,他裝出惶恐的樣子,道:“草民……,草民實在是喜歡兩個丫頭,可那胖廝卻漫天要價……”
蔣允儀又泯了一口茶,道:“老夫沒有責備你的意思。正安啊,以你的能力,日后肯定會在咱們大明的官場越走越遠。但越往上,就越危險,更何況你還是沒有功名的武人。要是有什么把柄落入言官御史手里,下場可就慘了。”
趙康心道:“你不就是右僉都御史嗎?”
當然,以蔣允儀的態(tài)度來看,并不是要敲打警告趙康,只是單純的善意提醒。
“草民知罪了,這種事不會再有下次了。哦,草民還有一事想請大人定奪。”
“正安請說?!?/p>
“屯堡地區(qū)大部分田地已經被草民買下,但尚有幾個地主不肯賣地。草民給的價格肯定是公道的……”
“那片地區(qū)老夫也知曉,風水不是上佳,土地本身較為貧瘠,而且分布零散。對于那些地主來了,賣了去買更好的地才是首選,如今有人不肯賣,肯定是在故意與你為難。我準你便宜行事,但別做過了線?!?/p>
“草民明白!”
離開府衙,趙康苦笑一下,這幾天的各種開銷,加上剛剛賄賂鄖臺大人,他的錢袋已經見底了。要不是有每天賣銅的進賬,估計他就破產了。
得想個辦法賺錢才行!
于是趙康打算回去好好得研究下工業(yè)mod整合包,看看能不能找個賺錢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