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農民軍帥營。幾大首領圍坐在一起,商量著一些事情。
這時候,馬守應正在說話:“依本將看,咱們攻城不利也不是什么丟臉的事情嘛。闖王他們兩倍于我等的兵力,這幾天攻打鄖縣也吃了不少虧,一樣也沒打下來?!?/p>
賀一龍則不同意馬守應的看法:“鄖縣有守軍八千,還有數萬百姓幫忙駐守,更是有大炮架在城頭,短時間內攻不下來,也是常情?!?/p>
馬守應亦不服賀一龍的觀點:“南衛城內雖然兵少,但卻是本將起事至今見過的最精銳的官軍。而且,南衛城城墻高大,城墻長度也短,只需有少量精銳士兵守備即可。他們雖然沒有大炮,但卻有制作精良的火銃。這些火銃造成的殺傷,絲毫不比鄖縣的虎尊炮造成的殺傷少。”
老回回不說這個還好,一說,賀一龍就有氣。
“哼!老回回,少在這里強詞奪理。前日,要不是你害怕你手下的兄弟傷亡過多,下令收兵。咱們早就拿下南衛城了?!?/p>
“是又怎么樣?革里眼!死的不是你的手下,你當然不心痛。前日,是本將的手下攻打北墻。光是老營士兵就陣亡了1200余人,本將有多少個1200用來消耗?而你攻打西墻,就只損失了500個老營!”
羅汝才連忙出來打圓場:“好了,好了。馬上就要進攻了,都別吵了,都來聽聽作戰計策吧!”
馬守應對著賀一龍哼了一聲,才轉過頭道:“對了,‘曹操’兄,你前日不是說有破城良策嗎?到底是什么計謀?”
賀一龍也道:“是啊,快說吧!本將昨日問你,你還不肯講。”
羅汝才微笑,輕撫著下巴的短須道:“這城墻每隔百米便有一個凸臺,每個凸臺上都有十數個火銃兵。想必這些站在凸臺上的火銃兵所能造成的傷害,各位也很清楚。古語有云:‘成也蕭何敗蕭何’。這凸臺雖然能造成巨大的殺傷,但也有致命弱點!”
說到這里,羅汝才便停頓了下來,顯然是要賣個關子。
賀一龍性子比較急,羅汝才一停下,他就道:“到底是什么致命弱點?快說啊!急死俺了。”
“弱點便在城角。如果咱們從城角進攻,便只需讓兄弟們舉盾防衛一邊。這樣一來,兄弟們的傷亡就大大減少了。”
馬守應道:“此法雖然可行,但也不能稱之為良策吧?”
“馬兄勿急,且聽我把話說完。從城角進攻只是其一。其二就是讓一些精銳的老營帶上鉤索。”
兩人不明其因,同時發出疑惑的聲音:“鉤索?”
“這南衛城兵少,到時等老營的弟兄在城頭站穩腳跟,就讓攜帶鉤索的老營用鉤索吊下城墻,進入城內。這樣兵分兩路,將城頭的官軍合圍,則此城必破!”
眾首領都覺得此法甚好,紛紛表示同意。
于是,攻城戰再次打響。
……
這一次,流賊們組織了比前兩次攻城更多的人手,看樣子是勢必要拿下南衛城了。
望著城墻外密密麻麻的人群,趙康已經感覺到了這一次的進攻有些不同??此麄兣抨嚨臉幼樱坪跏且呀洶l現了城墻的弱點。
“傳令,讓那些流民把塔車推到各個城墻的城角?!?/p>
沒錯,趙康讓王為晉等木匠打造的東西,就是這些高12米的塔車。集合100余木匠和上千勞力,只用了兩天,就用城內的建筑木料制造了4個這樣的塔車。
除了高度比城墻高出兩米外,塔車上還有一個9平米的正方形站臺。其一個邊可以站立5個火銃手。這樣的塔車,就相當于一個可以移動的塔樓,可以給墻頭上鏖戰的地威營士兵提供火力支援。
其實對付扎堆的敵人,大炮和炸彈的效果是最好的。但為什么趙康沒有制造這些東西呢?首先來說大炮,這東西屬于目前大明朝的國之重器,嚴管程度在強弓重弩之上。不是趙康一個小小的百戶、千戶可以隨便制造的。還有一個原因,是趙康覺得南衛城的匠人技術不夠。本著寧缺勿濫的精神,趙康僅僅是讓他們做了些實驗品,以便研究。
再說炸彈,明朝本來有一種叫做萬人敵的炸彈,它一種守城用的大型爆炸燃燒式武器,重約80斤。遺憾的是,趙康的團隊并沒有研制出來。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趙康并不知道崇禎六年臘月,流民肆掠鄖陽的歷史知識。目前他所知道的最近的歷史大事件,就是崇禎七年,建奴肆掠大同府的事情。所以,他之前的一切準備,包括時間上的安排,都是沖著崇禎七年的事件去的。
按照他原本的計劃,是要在七年正月實現硫酸的量產,五月實現硝酸的量產,六月用兩種酸制出新式的火藥與炸藥。可如今農民軍兵圍鄖縣,也不知會不會影響原本的計劃。
后悔啊,如果早知道有這樣一天,趙康一定全力研制火藥型炸彈。
東風吹,戰鼓擂。
就在趙康心緒紛飛的時候,農民軍開始了進攻。
這一次,農民軍的首批攻城隊伍,依舊是流民掩護老營的方式組成的隊伍。他們依舊主攻北墻。在北墻,他們的進攻重點又在墻角。
由于是從邊角進攻,農民軍只需要防衛一處射擊臺的火銃,所以傷亡遠比進攻其他墻段的少。
在付出了少量的代價后,農民軍將四五個云梯搭在了城墻角,并開始登城。
不出意外的,農民軍很快就登上了城頭,并開始與城墻上的士兵開始廝殺。要說攻城哪個時段的傷亡最重,那就莫過于從登云梯開始到攻城軍在墻頭站穩腳跟,這一段時間內。
但這一次,奇怪的事情發生了。當農民軍中的第一個人登上城墻的時候,守衛城墻的官軍就撤到了一旁,似乎是要故意讓他們登上城墻。
就在第一個登上城墻的農民軍士兵疑惑的時候,他突然發現,離城墻十米遠距離的地方,有一座木質高塔。高塔上面站著一排火銃兵,正用黑洞洞的槍口對著他。
“砰”的一聲響起,那名士兵就倒地不起。臨死時,他還在想:“那個高塔是用來干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