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婆的傳單像極了她的風格,肅穆高冷,右下角有一個硬幣大小的圓形缺口,趙嘉樹用手指戳了戳,空的,再看傳單其他地方,寫的都是演唱會舉辦時間地點沒什么特別之處,難道這就是孟婆所說的買票途徑?
引路燈突然坐在傳單上,嚇得趙嘉樹趕忙撣開它:“你別把它燒了!”
引路燈停在傳單旁邊許久它都沒有被點燃,趙嘉樹尷尬笑笑把它揪放到安歌腦后。
引路燈說:“把這個缺口對著骨灰盒上的門牌合上,就能買票了。”
A4紙大小的傳單印著安歌的黑白略有疊影的側臉大頭像,黑白照相也難掩安歌的精致溫潤,眉目如畫,多一筆顯累贅少一筆則未達精髓,安歌還是三十八歲那年演唱會時的模樣,最后兩年他幾乎沒有再出硬照,最后一年他幾乎沒有出過門。但是這張照片,趙嘉樹的記憶里是沒見過的,難道是他死了之后拍的?安歌本就看起來比實際年齡顯小,找準角度更顯年輕,趙嘉樹看著傳單上的安歌,說他跟自己一樣大都不會有人質疑。
趙嘉樹摸摸自己的臉,唉,十歲的年齡差怎么就看不出來。算算安歌如果活著今年就該六十歲了,是個小老頭子了,不知道六十歲的安歌樣貌會是如何?
這是永遠也解不開的迷了。
傳單上印了一串大字:圓夢之行,安歌再現。
趙嘉樹想,既然安歌容貌未變,那歌喉歌藝舞臺表現力是否也一如當初,游刃有余精彩絕倫?
安歌是敬業有天賦的歌手,他曾說過只要他站在舞臺上就是表演的保證,想到這里趙嘉樹覺得自己的擔心很多余,抱著傳單往小區跑。
在鬼流中唯一逆行的趙嘉樹在鬼司街的峽口被其中一個離獄使攔住,毫無招架之力的他被強行拖到街尾偏僻處,離獄使一言不發就看著趙嘉樹手里抱著的東西,不明所以的趙嘉樹吞吞口水側身擠在角落里,害怕說:“大哥,我不投胎我不投胎,我只是來這領任務的。”說著把傳單遞給離獄使看,“你看,這是孟婆大人派的任務。”
離獄使瞟了一眼繼續看著趙嘉樹,突然抬手嚇得趙嘉樹以為要挨揍了瞬間整個人縮成一團,結果只是肩膀被輕輕拍了幾下,他睜眼只看到離獄使對著傳單使使眼色然后伸出四根手指。
趙嘉樹松了一口氣趕忙點出四張傳單奉上,這時他想起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見閻王時,閻王說過:“在這里你想什么就是什么。”跟剛才孟婆說的幾乎一模一樣,那這傳單應該也是想它幾張它就是幾張。
離獄使收下傳單滿意笑笑走了。
趙嘉樹看他走遠才真正放松身體站起來,這時引路燈才出現。
“哇,你真沒義氣,我有難你竟然躲起來?”
“我有解釋的,離獄使是地獄里唯一能清洗你們身上死氣的鬼,他們只守在鬼司街的街尾窄口,投胎的鬼經過他們的吸附,把在地獄里粘上的死氣消除干凈,喝了孟婆湯過了奈何橋,才是一個沒有雜質沉淀的干凈魂魄。”
“然后呢?”
“引路燈是死氣凝集而成,一旦死氣被吸了去,只能油盡燈枯不能復燃。”
“原來是這樣,那快走,萬一被他們吸走一點就不好了,快走快走。”
回到墟墳地意外死亡小區,引路燈不想陪著就隱身不見了,走前叮囑:“地獄里都說惹誰都不要惹孟婆,好好干,趙醫生!”
趙嘉樹干勁十足,想著是為安歌發傳單,可以自由出入的意外死亡小區成了他的首選,他從底層開始挨家挨戶的去敲門,因為是白天,很少有鬼在骨灰盒里閑著,只要有鬼應門,趙嘉樹馬上舉起傳單掛上笑臉,熱情宣傳:“天皇巨星安歌要開演唱會啦,生前的遺憾,死后來滿足,一起看嗎?”
有鬼茫然:“安歌是誰?”
趙嘉樹不厭其煩噼里啪啦介紹生平歌藝成就,“有興趣嗎?票價時間地點上面都有,來一張?”
“我趕著賺木心珠投胎!”關門出門。
有鬼猶豫:“看演唱會和做任務,一出一進差好多木心珠……”
“你喜歡安歌嗎?”
“還行!”
“你想看他的演唱會嗎?”
“想吧。畢竟一直聽人夸卻沒機會看。”
“一場演唱會就兩三個小時,那天你抓緊完成任務,時間擠一擠就出來了,一進一出就變成只有一出了!這是你想看的安歌唉,機會來了,可能就只有這一次。剛才,我拿到傳單時遇到一個正去投胎的鬼,哦,他的遺憾你可以想象嗎?你想成為下一個他嗎?”
“來一張吧!”
趙嘉樹把買票方法講了一遍,“真高興,希望在觀眾席上能與你相遇。”
有鬼嫌棄:“我不喜歡安歌,我喜歡的是曾克行。”
“曾克行這幾十年只能跟人搭伙開演唱會了。”趙嘉樹說完直接拜拜走人。
曾克行是安歌在歌壇的死對頭,兩人幾乎瓜分了那個年代歌壇大大小小所有的獎項,娛樂新聞上都說兩人水火不容,從雙方歌迷不斷干架基本可以看出兩人競爭有多厲害。多年過去了,兩個超級偶像人鬼兩隔也無需再比了,但雙方歌迷相遇依舊火藥味濃厚,分外眼紅。
有鬼搶奪,視若珍寶,雀躍不已。
趙嘉樹終于找到組織了,笑嘻嘻把傳單遞上,仔仔細細道來如何買票,然后交流一下喜歡安歌的心得,最后希望他們幫忙宣傳,報上門牌有需要到他這里領宣傳單買門票。
更有熱情的歌迷把自己珍藏的安歌寫真集拿給趙嘉樹看,感謝他帶來這個好消息。
天色漸暗,趙嘉樹想今天就這樣吧,發出傳單并不多但他已經很滿意,走到小區門口的小黑板前,往旁邊小箱子里投了十顆木心珠,小黑板才亮堂起來,趙嘉樹拿筆開始寫字:天皇巨星安歌演唱會宣傳單,YW-ch0409趙嘉樹處有發。
至于其他小區,他決定還是上門派送,或許派發傳單路上還能遇到那個病人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