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聞言今日這寒殿中來了一位女弟子,可出來給老夫瞧瞧可是合格之人。”
未見其人已聞其聲。在承天閣中的月方鏡聞聲便立即起身往外而去,身后緊跟著是蘇蘇一同前去承天閣的大門處。
出了大門,一個衣著朝服似已年過五十的男人,矗在那圍墻邊種滿桃花樹的前院中站著,那微微下陷的雙眸散著睿智的精光,手執朝板于胸前,英姿煥發地站在院中打量著從承天閣中走出來的人。
月方鏡見者上前與蘇蘇一同行禮,“參見大人。”
李庸看著兩人,冷哼一聲道:“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你可懂?”
月方鏡鞠身應聲道:“懂。”
“也罷,這丫鬟在老夫這院中為了皇子那幾顆破樹折騰半月,看得出是不畏辛苦之人。只是日后這院中承天閣的一切事物便是你我她三人一同打理,一視同仁皆不可懶散,否則我便將你二人一同掃地出門。”李庸看著一直鞠身不起的二人說道:“起來吧。”
“謝大人。”二人同聲道。
“還有,老夫要你們明白,這承天閣不同其他地方,所聞所聽之事皆不可對外言道,更不可談論關于朝廷之事。否則后果你們便自負。”李庸正臉說道。
“是,大人。”
……
圣德殿中的書籍數以百萬記,從南朝初始,便記載著百年來天下以及皇族之大事,可謂是集天下之事于其中,應有盡有。
李庸每月皆會讀夠一本書,將其細細參透。平日雖說要幫助皇帝處理朝中事物,但仍然會抽出時間來看書,挑書以及整理書籍。
蘇蘇打理完院中的桃花便在承天閣內整理一些關于女儀之類的書,李庸也給了她不少的要求,要她看完關于此類的書。所以月方鏡每每幫忙整理記載朝政之事后,便看到躲在角落里捧著書睡著的蘇蘇,十分可愛。
月方鏡找到李庸時,發現他在前院中打理著命人送來的竹苗,手中還見他拿著一本書。她見之便走上前。
“大人?”月方鏡輕喚一聲。
李庸雖沒轉臉過來看她,但還是回應道:“可是記注完了。”他指的是今日的朝政之事。
“嗯…為何今日不見大人參奏?”月方鏡疑惑道。
李庸將手中的書籍遞給月方鏡,直到她接過便蹲下身子去攪弄身旁木盆中的草木灰,細細放在那些竹苗和花草之上,加以澆水。
“事不關已,上莫大焉。你來這一個多月還不懂嗎?”李庸說道。
月方鏡識趣不再講話,垂眸看了一眼手中的書,發現是一本關于種植的書籍,抬頭看向那蹲在地上的背影。
李庸又開口說道:“如今天下看似太平,其實是卻越發出現隱患。臨近圖魯國的州縣皆受到侵害。明事之人都知曉是地方官員管理不當,但為何遲遲不見上奏朝廷,直至那通州百姓徒步上京打響那宮門外的鳴冤鼓,被出宮的三皇子發現才上報此事。”
“可是大人如若參奏表態的話,皇上想必定會對此下決心。”月方鏡說道。
只見他拍了拍手掌的灰石,起身負手走向后院,“那些地方官確實是逃不掉,那鳴冤鼓擊響時,便是天下皆知的事情了。但你可曾想過是誰給他們那么大的膽子,在臨近他國之地為所欲為地做這些事?”
身后隨行之人一愣,“大人是想查清楚這個?”
李庸低聲一笑,說道:“明日起你便去看些閣中記載的開國到如今的政統大事,便能參透一二,且,朝政之事是國之大事,切莫與任何人談起,可知曉?”
“是,大人。”
李庸洗干凈手后剛拿起月方鏡手中的書,便見游廊上一個青衣的影子急急忙忙跑來。
“何事如此慌張?”李庸看著蘇蘇問道。
只見蘇蘇氣喘吁吁地說道:“大人…皇上…宮中的魏公公前來…說…說是為了來取書…”
聽到蘇蘇所說,他并未立刻回答,而是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一旁之人,那月方鏡更是一臉疑惑。他才轉頭向蘇蘇說道:“走吧。”
隨著李庸來到前院中,只見一手持佛塵的公公站在院中候著,見到李庸出來,便行禮道:“參見李大人,參見月先生。”
月方鏡欠身以表回禮。
“魏公公,皇上可說要何書籍?”李庸問。
魏公公起身說道:“回大人,皇上今夜在鳳鸞宮就寢,命奴才前來吩咐大人在日落前將今日整理出來的文案送至御書房。”
“本官知道了,有勞公公走一趟了。”李庸道。
“哪里的話,灑家也只是傳口諭罷了,還望大人記得便是。”
話落,二人相敬禮,魏公公便轉身離開院中。
李庸與二人一同進到承天閣,邊行邊說道:“蘇蘇你去御膳房命人準備膳食。”
蘇蘇應聲退下。月方鏡便隨著李庸一同來到一個高大的書架前,見他拿出今日月方鏡所抄的簿籍遞給她,“你與老夫一同前去。”
月方鏡接過簿籍,看著他繼續查別的簿籍,問道:“大人方才所看我的那一眼,是覺得我說中了是嗎?”
李庸拿到簿籍翻開,“今日朝堂之上唯有老夫一人未表此態,本就做好了要被皇上召去的準備。你又何來說中之說?”
那廂,月方鏡一臉窘態,垂頭不言。
“如今這天下本又并非太平,先天下之憂而憂,老夫做這些也只是未雨綢繆罷了,如若真到那一步,怕是有心無力了。”李庸平靜說道。
月方鏡抬起頭,雙眸閃過一絲詫異,“大人的意思是靠近圖魯國的邊城本就是容易引起流言蜚語,如今鬧出此事,皇上便會潛意識上以為有人勾結異國。大人是想查清此事?”
李庸將簿籍放在書案上,緩緩說道:“彈劾百官,對老夫來說是輕而易舉之事。但即便行駛權利看似易事,卻要公明公正,更要鏟草除根。”
月方鏡一愣,那紅唇勾起一抹笑容,看著李庸認真的翻看著桌上簿籍,她便將自己手中的簿籍輕放在書案之上,悄聲退出承天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