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田到了縣城,幾番打聽才找到了火車票代售點,亞田拿著戶口本來到了目的地。出門前爸爸對自己說:“亞田,買兩張火車票回來,買一張你的,買一張我的。”亞田說好,亞田沒買過火車票,她不知道火車票是實名制的。售票員接過亞田從窗口遞來的戶口本問亞田:“小姑娘,你想買去哪里的火車票?”亞田據實況說明。“買誰和誰的票呢?”亞田說:“一張是買我的,我叫亞田,一張是買我爸媽其中一個的。”售票員打出了兩張票,一張是亞田的,一張是小芳的。
亞田回到家后,把車票交到爸爸手里。云洲看著亞田買的兩張票,忍不住生氣,多聰明的孩子,這么簡單的事兒咋都辦不好呢!“我不是跟你說買一張我的票么,你買你媽媽的的票做什么?”亞田低著頭,知道錯了,看來還是自己閱歷不夠,智商也不夠。云洲趕緊騎著摩托車去縣城退票和買票,怕間隔時間太長,有可能會買不到票,也有可能買到的票在火車上的座位會距離亞田太遠。
小芳在屋后菜園子里種的向日葵都長大了,非常的茂盛,燦爛的黃色非常明媚。有些小孩子沒見過如此美麗的花兒,對向日葵動了歪心思。小芳讓亞田在家里閑著沒事兒就透過窗戶往屋后看一看,如果有人來偷,也能知道下。亞田很愿意接受這樣的任務,她很享受當偵探的感覺,時常在窗戶旁邊踱步,欣賞菜園子里美麗的向日葵們。
有個小女孩兒十二三歲,扎著兩個羊角辮,眉目清秀,可愛小巧。美麗的花兒誰不喜歡,癡迷者更想據為己有。小女孩兒悄悄地潛入園子里,走進向日葵叢中,兩只眼睛發出閃爍的光芒。亞田在樓上的窗戶前,這一切都映在她的眼里,小女孩兒正要掰斷面前這朵已被選中的向日葵大花朵時,有一道呵斥的聲音傳來。小女孩兒嚇了一跳,仰頭看到了樓上的亞田。
“住手,站好,否則我就把你家長叫來。”亞田飛快下樓,沖向屋后的菜園子,怕那個小女孩兒跑掉。小女孩兒沒有離開,她不想爺爺奶奶被請過來,會很丟人。亞田來到了小女孩兒面前,這個孩子她認識,是村后邊兒醫院的一位老醫生的孫女兒。那位老醫生是村里最老的醫生,以前沒有醫院時,很多病人都是他救得。亞田和媽媽也受過很多次老醫生的幫助呢。
“你是不是想偷我家的花兒?”小女孩兒不敢說話,面前的亞田兇神惡煞,隨時都有可能動手。“你怎么不說話?”小女孩兒顫巍巍的開口,心虛的很。“我還沒有摘下來。”小女孩兒一副任憑處置的模樣,心想只要不找家長就行。亞田想放過她,不是自己不想稱霸,實在是因為小女孩兒的爺爺對亞田一家有許多恩情,亞田下不去手揍小女孩兒。“你回去吧,下回別來偷花兒了,否則我會打你的。”小女孩兒走了,想不到沒有被欺負。
云洲把小黃的繩子解開了,讓它出去溜達溜達,每天被拴著,怪壓抑的。小黃沒了繩子,就如脫韁的野馬,一轉眼就消失不見,傍晚都沒回來。小芳一家四口滿村兒的吆喝,也沒見小黃出來。小芳氣的數落云洲:“都怪你,放它出去干啥?我這把它栓了幾個月都沒啥事兒,你一放出去就沒影兒了。”
云洲找不到小黃,心里也焦急,但也確實怪自己把小黃放出去。“你先別著急,說不定過會兒它就回來了,它只是好長時間沒出去玩,多跑跑而已。”小芳不想和云洲說話,云洲這是自我催眠。小黃都跑出去快一天了,現在都沒回來,村里也找不到,肯定被偷狗的偷走了,或者是被哪個黑心的給害了。后來經過別人口中得知,說村里有人看見那天有偷狗的來村里,應該是被偷走了,小黃也確實沒再回來。
云洲和小芳在縣城的一家電動車專賣店看中了一輛很大的電動車,比原來的電動車大了兩倍左右,電瓶蓄電能力也不錯,就買下來了。大的電動車六千多塊錢,有兩部分蓄電池,充電器的外型類似于電腦主機,很有實力的感覺。小芳很快就學會了開新的電動車,沒什么難的,就是和之前的電動車的倒車和前進功能的啟動方式不太一樣。
有了新的電動車,小芳就把老的電動車送去街上的電動車專賣店以舊換新了。加了一千多塊錢,換了一輛新的兩輪的電動車。亞輝騎著新的電動車溜達了一下,非常開心,感覺輕松的很,兩個輪的電動車出行靈活又方便。在亞輝的蠱惑下,亞田同意弟弟載著她跑跑鄉間小路,試試電動車的性能。在一個顛簸的小泥溝旁邊,亞田摔了個人仰馬翻。
再過一個星期就到亞田開學的日子了,亞田去學校看了看班主任,和班主任聊聊天。班主任知道亞田家境,就提醒亞田快些去辦助學貸款,再過幾天就截止辦理了。亞田不解的問班主任:“為什么要辦助學貸款,我的學費不多啊!”班主任對亞田說:“你聽我的,辦理助學貸款對你有好處,國家不給漲利息,學校還會給你貧困補助,你就能有一些生活費了。”亞田很感謝班主任的提醒,就準備了相關材料去縣城的行政大廳辦理助學貸款。
一開始云洲是不同意亞田辦理助學貸款的,家里不是拿不起學費。由于亞田一再堅持,并堅決肯定的說她要自己來還助學貸款,給家里減輕負擔。云洲見亞田如此懂事,才同意她去貸款。亞田用了三天的時間,去找了村里的大隊書記寫證明,又去鎮里蓋章,又去縣城提交材料,來來回回跑了很多趟,終于辦成了。
出發的前一天,亞田騎著自行車,摸黑去了村支書家,把貧困證明也給寫好了。亞田記得高中申請貧困補助時就需要貧困證明,大學肯定也需要,有助學貸款也只是貧困補助的一個前提條件而已。亞田很聰明,這個時候她沒虛榮了,她之所以和爸爸說要自己來還助學貸款,也是有原因的。
亞田在縣城行政大廳辦理貸款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同班同學,他的家里很有錢,但是他也來辦理助學貸款。亞田問同學為什么家境如此優越還來辦理助學貸款,這個同學的回答讓亞田記了很多年。他是這么說的:“我已經成年了,上大學的學費應該我自己來承擔,我先用貸款交學費,以后這些錢我自己來還。”這個同學給亞田的震撼很大,她意識到自己的不成器,勉勵自己也要有志氣些。
助學貸款每年是六千塊錢,亞田的學費加上住宿費和代辦費不過五千二,還剩八百,足夠一個月的生活費了。亞田不想虛榮了,她發現自己的虛榮太可憐,內在一無所有,虛榮如同泡沫。浮華的人生不是她想要的,此時的她雖然不知道她到底想要什么樣的人生,也沒有準確的人生計劃,但是她知道人生是需要有意義的。
要出發了,小芳開著大電動車送云洲和亞田去汽車中轉站。火車站在市里,要先坐汽車到市里才行。亞田背著一個運動包,里面裝了秋天和冬天的衣服,爸爸拎著兩個大的行李袋子,里面裝的是大棉被。亞田的兜里揣著五百多塊錢,有姥姥給的,也有舅舅給的,這個錢屬于她自己了,由她來支配。她長大了,不再是小時候,姥姥和舅舅給的錢都要交給媽媽和爸爸。亞田的心里五味雜陳。
亞輝也在電動車上,她和姐姐在車框里坐著,爸爸媽媽在電動車前座開電動車,順便聊聊天。新的電動車有棚子,灰塵再大,不會迷住媽媽的眼睛了。亞田不說話,迎著風,頭發很亂,亞田的頭發很細,很蓬。她的劉海被風吹的凌亂,額頭正中央那塊疤痕異常醒目,不算猙獰,但不好看。
到了汽車站,小芳和亞輝把電動車上的行李拿下來,小芳有點舍不得,依舊遺憾。“當初你填報志愿時,讓你別離媽媽太遠,現在離這么遠,回來也不方便。”這一句話,讓亞田從喉嚨酸到鼻子,又從鼻子酸到眼睛,她為了不丟臉,忍住沒哭。亞輝還是繼續重復路上說過的話,都是少吃零食多吃飯之類的。
看著爸爸在自己一側拎著兩包棉被,想到他送自己去學校后,還要坐很久的火車去他工作的地方,亞田的心酸了。她此刻感覺自己像個畜生,自己的一意孤行讓全家人跟著她受罪,還要為她難受。揮手,一直揮手,云洲和亞田坐上了客車。看著,望著,小芳和亞輝的目光中,客車逐漸如豆。
剛才客車還沒走的時候,亞田很想跟媽媽說,讓媽媽和弟弟先回去。她想望著他們回家的背影,不至于現在如此心酸,可她沒好意思開口,話太肉麻,她和媽媽針鋒相對習慣了,怕尷尬也怕泣不成聲。客車開動了后,亞田跑到車子最后,趴在窗戶前,看媽媽和弟弟是不是已經回家了。看到媽媽和弟弟穩穩的在路上了,亞田才放心,直到電動車的逐漸如豆,亞田才回到座位上。云洲心里很難受,受不得這樣離別的場景,眼睛里泛起淚花,怕亞田看到,偏過頭去。
梅子家的房子蓋好了,三層樓房蓋得妥妥的漂亮,小芳也去慶賀。梅子家里的積蓄多,房子蓋好后裝修的也很不錯,小芳跟梅子也取了些裝修的經驗。梅子的老公也是長年在外打工掙錢,梅子在家里閑不住,去建筑地做最輕的活,用最小的桶拎泥兜兒。最小的桶直徑只有三十九厘米,高度二十五厘米,很輕的工作量,慢慢也掙了不少錢。亞月出門打工好幾年了,省吃儉用,工資都補貼家里了,很孝順的姑娘,以后一定會很有福氣。有的人吶,會惆悵窮,只要肯努力,很簡單就可以擺脫掉窮困,只要去做就好了。就如同梅子一家,生活不錯,該有的也都有了,每個家庭成員都很樂觀快樂,幸福一點都不難,只要肯爭取。
亞輝的幾個好朋友們來找亞輝玩,給亞輝買了好多零食。其中有個小男孩兒曾和小芳說過亞輝花錢很大,是對亞輝最真心的朋友。小芳很歡迎,雖然是一群孩子們,但也是客人。小芳做了一桌子的菜,又去集市上買了果汁回來。孩子們都挺開心,雖然不是很好的待遇,但是都感受到了亞輝媽媽的真心。吃完飯,孩子們也都和亞輝的媽媽聊起了天。
亞輝帶著朋友們壓馬路去了,小芳鎖上了大門,想去東莊娘家看看。來到了東莊媽媽家里,小芳發現媽媽買了一個洗衣機,看起來很不錯,這下洗衣服可省事兒了。自從家里買了電動車后,小芳的爸爸總是騎著電動車去各個村兒收廢品,然后去廢品站換錢,掙了不少錢。小芳進了屋子,發現爸爸還買了兩個櫥柜,也很不錯。小芳進了廚房,有了新的電煲鍋,這下煮飯也省事兒多了。
小芳很開心,爸媽會講究享受生活了,真好。這些家具家電都是小芳想過要給爸媽買的,但一直都沒買成,自己手里總是沒多余的錢。這些年家里是好過了不少,兩個孩子一直上著學,花銷也很大,所以手里的錢總是會緊張一點,倒不是小芳舍不得買。小芳買的最多的就是吃的,三天兩頭來送,逢年過節也沒少過,勉強能說得過去。
小芳的其他兄弟不是不孝順,也是過得沒那么寬裕,小五兒家里好一些,給爸媽添置了不少東西。一些小家電之類的,都是小五兒給媽媽買。小芳的大哥添了個兒子,要吃奶粉,花銷很大。大哥的兒子阿生也快結婚了,要拿的彩禮錢不少,補貼不了媽媽。二弟其才閑錢不多,很少回來,顧不上給爸媽買東西,倒是會給爸媽打錢,但爸媽都存著,舍不得花。三弟家里的兩個孩子上著學,三弟媳婦兒生病總不好,經濟壓力很大,但三弟也會經常給爸媽送些吃的。小四兒前兩年經濟條件很不錯,給爸媽孝敬了不少錢。這兩年小四兒添了兒子,一共三個孩子要養活,現在還在蓋樓房,經濟壓力也很大。總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好在小芳的爸媽口福不錯,吃的和穿的都不缺,家用電器之類的現在也都慢慢齊全了,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