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緒雖退守河北,但南下江淮富庶之地,一直是他的心中所想,倘若把大好江南吞入口中,到時要錢有錢,要糧無限,那李唐江山斷了錢糧,幾乎就在自己手掌中了。
睢陽,江南與北境的分界點,東西部的銜接處。火祖燧人氏在此鉆木取火,讓人界告別了茹毛飲血的歷史,進入文明的開端。夏商周秦都曾在此地建都,尤其是旁邊的芒碭山,更是漢興之地,漢高祖劉邦芒碭山斬白蛇,奠定強漢四百年基業(yè),是一個自古兵家必爭之地。
安慶緒謀劃的很好,但大唐的確不乏勇武善戰(zhàn)之人。南下江淮的必經(jīng)之地睢陽城,被安慶緒派的大將尹子奇圍困了四個多月,都沒有打下來,叛軍反而在睢陽一地就損失了十二萬兵馬。城外缺胳膊少腿,破頭毀臉的死尸堆積如山,血流成河,死尸的臭味飄散在睢陽城方圓十數(shù)里的上空。
誰守的睢陽?太子通事舍人張巡和手下大將許遠。張巡何許人?正是那劍門關守將,玄宗入蜀途中,過劍門關時發(fā)現(xiàn)此人,見其生的雄壯,把個劍門關治理的如銅墻鐵壁一般,便建議太子李亨派他到睢陽守衛(wèi)。玄宗好眼光,逃亡途中,江山風雨飄搖之下,都能清楚的看到大唐的急所,這么多年的皇帝真不是白當?shù)摹?/p>
起初守城時,張巡的兵將不過一萬余人,城中百姓六萬余人,洛陽西京和長安打的熱窯一般時,此地并無戰(zhàn)事。安慶緒兵敗河北后,睢陽城才進入他的眼中,派出的小股部隊襲擾,幾次都被守將張巡打的落花流水,兵將損失不說,還讓張巡搶走了不少馬匹輜重,志在江南的安慶緒終于按捺不住,派出大軍誓奪此城,打通南下的通道。
安慶緒手下大將尹子奇的二十萬大軍一到,就將睢陽圍的鐵桶一般,連只麻雀都甭想飛出去。大有一口吞下睢陽的架勢。
可就是這種架勢,反而激起了守城將士決死之心。你們不是想破城嗎?破城后我們安有活路。于是守城將士同仇敵愾,弓箭用完了就拆民房府衙的墻磚,房梁也被拆下當做守城的滾木。張巡右手持巨斧,左手持三角形青銅盾帶著兵將沖鋒在前,奮勇廝殺,那處吃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晝夜不歇,似乎從不知疲倦。四個月下來,大小四百余仗,殺敵十二萬之眾,愣是沒讓一兵一卒攻進城中。
城外的慘狀,城里也加個更字。凡是能拿刀拿槍上陣的男子,無論老幼。也不分什么士兵、農(nóng)民、商戶,全都上了陣。
打仗行,可幾個月下來,吃的糧食沒有了。一開始,吃樹皮,后來全城抓烏鴉麻雀和老鼠吃,都吃光了開始吃戰(zhàn)馬,總之凡是能吃的都填到守城將士的肚子里。沒有吃的還打什么仗,有人開始建議棄城突圍。
張巡知道,只要城門一開,出去就只有一個字“死”。他是無論如何也帶不走這些餓的都走不動道的兵士,所以壓根也沒想打開城門突圍。于是告訴眾將士,我們周圍不遠還有許多朝廷的駐軍將帥!不如固守待援。兵士們也不知道為什么就信了他的,大家無不希望能守到援軍來的那一天。
可眼下呢?餓的都走不動道,談什么打仗。還是張巡有辦法,他親手殺掉了自己的愛妾,許遠也殺了他的家奴,然后把城中的女人全部搜尋出來,殺死后吃掉果腹。一時間城中白骨累累,多的都無處掩埋,戰(zhàn)事吃緊也沒時間掩埋,就胡亂的堆在僻靜的街巷。人過此處無不頭皮發(fā)麻,渾身發(fā)緊,比之地獄都更要瘆人。
又撐了二月余,最后把老弱病殘上不了陣的男子也殺了吃掉,剩下四百余人時,援軍依舊沒有。
尹子奇的叛軍踏著城外的尸山終于登上了城樓,城中剩余的將士再也無力征戰(zhàn)。張巡拋下巨斧和青銅方盾向西拜了兩拜道:“我已經(jīng)竭盡全力,但沒有守住睢陽城,生時既然不能報答陛下的知遇之恩,死后作為沒有歸宿的鬼魂也要英勇殺敵!”隨后城被叛軍攻陷,張巡與許遠都作了俘虜。
尹子奇看到綁上來張巡道:“聽你手下說,將軍每當作戰(zhàn)時眼角睜裂,鋼牙咬碎,不知道這是為什么?”他是真想看看和他激戰(zhàn)了這么長時間的守城之人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
嘴硬的張巡道:“我是一心想要殺死你們,將你們這伙叛逆的賊黨連皮帶骨一起吃掉,尤其是你,但恨力不從心啊。”
尹子奇聽罷大怒,好家伙,你連我都想吃,我倒要看看你的牙口夠不夠硬,拔出鋼刀,親手撬開張巡的口探視,見張巡鮮血直流的滿口只剩下三四顆牙齒,果不虛傳,心下顫抖之余也甚是贊嘆。
尹子奇十分欣賞張巡的忠義,一時竟狠不下心殺他。他的部下連忙阻止說:像張巡這樣的人,都是忠義守節(jié)之士,終究不會為我們所用。再說他和剩下的四百兵將已將城中百姓都吃了無數(shù),無異于人間惡魔,曠古罕見,哪還有人性可言,這種惡魔如果不殺掉他,必是后患。尹子奇聽罷只得把張巡與許遠、南霽云等大將和剩下的兵士全部殺掉。張巡臨刑前,神色自若,面不改色,慷慨赴死,他的兵器青銅盾和戚斧也被當做戰(zhàn)利品落入尹子奇手中。
到此,睢陽全城,無一幸存。只是被斬殺的張巡,不知心中當時想的什么。你既然怕破城后,全城老少盡被屠戮,那你率人殺百姓而食之,又和即將攻入城中的叛兵有啥區(qū)別,百姓和老弱病殘死在誰刀下不都是一個死嗎?死在叛兵刀下還有一副肉身,死在你的刀下皮肉無存,城守成這樣,意義何在?
消息傳到長安,舉國震驚。有人贊嘆張巡英烈,大多人痛罵他是吃人惡魔,死不足惜。
可不管世人怎么評論,睢陽一戰(zhàn),安慶緒南下的軍隊也折損殆盡,暫時無力再進攻江淮。尹子奇占領了睢陽城,可城中也毀壞破敗,連一棟完整的房子都沒有,道路兩旁到處都是死人帶血的白骨,如同進入到了鬼蜮。城外也是一樣的慘狀,任誰在這種環(huán)境下,也一天都待不了。另經(jīng)此一戰(zhàn),手下剩的兵將多有傷殘,也是無力再南下進攻,略一停留,只得回兵河北了。張巡舉全城之力,確也保了大唐半壁江山,只是代價慘重。
凡間的這一慘狀,也驚動了天庭。睢陽的土地公公,住著拐杖,顫顫巍巍的上到天宮。
守衛(wèi)宮門的金甲衛(wèi)士從沒見過一方下界的小小土地,竟敢闖天宮要求面見天帝,自是不能讓進??赏恋啬哪苌屏T甘休,吵吵嚷嚷的算是把下界睢陽的慘狀吼了出個大概。
正在吵嚷間,東岳大帝也來到天宮,站在旁邊沒說話,聽著睢陽土地吵鬧,過了好一會才道:“土地,你可先下界去吧,我也因此事求見天帝,一會兒我進去,務必讓天帝拿個主意?!?/p>
金甲衛(wèi)士一聽,也覺得此事非同小可,忙飛著進去稟報。
天帝聽報,半晌未語。土地他是沒見,命金甲衛(wèi)士好聲安慰,且讓他下界,天宮自會安排,然后請進東岳大帝。
東岳大帝進到殿中,向天帝施禮后道:“想必天帝已知下界戰(zhàn)爭的慘烈,我地府中近日也忽然多了數(shù)萬幽魂在黃泉路游蕩,多是陽數(shù)未盡的冤魂,過不了奈何橋,只在路上嚎叫啼哭,鬼卒都不忍下手驅趕,這樣下去可不行?!?/p>
天帝道:“我已知曉,只是一事不明。戰(zhàn)爭中死去兵士為何過不了奈何橋?”
東岳大帝道:“倒不是死去的兵士,他們既然拿著刀槍上戰(zhàn)場。已是半條命即交給了天數(shù),死后鬼卒也好管理,列好隊成陰兵,有鬼卒帶著過奈何橋,倒也亂不到哪去。只是那些無辜百姓,怎一個慘字了得啊,這樣下去可不行?!?/p>
天帝聽罷想了一會兒道:“如是這樣,東岳兄不如此番破一次地府的規(guī)矩,先收了進去,凡界戰(zhàn)爭一結束,也趕緊讓他們投胎去吧。后面的事我安排處理。”
東岳大帝道:“這些還都是小事,只是睢陽城守將張巡和大約千余名兵將,并未來到地府。黑白無常出去轉變了都未找到這些人的魂靈,事情太過蹊蹺,我不敢再耽擱,這件事帝君您必須派人查清楚?!?/p>
天帝聽罷驚訝不已,敏感的他覺出后面的一絲不詳。
東岳大帝拜別離去,天帝即刻命召八翼青龍和斑斕白虎兩位神君覲見。
青龍自從安排安祿山替了自己,還回做安祿山,直到兵敗,他才下界將安祿山帶回府中安頓。再怎么說他也是自家龍族的后裔,豈有坐視不管之理,再者自己先前也有允諾。回來后又去閬苑看了一眼杏花仙子,這兩天難得在府中躲清閑,聽到天帝召見,不知出了什么事,連忙穿戴整齊趕到凌霄寶殿。
凌霄寶殿丹墀下,青龍神君即收了青光,快步走上殿來向天帝施禮。白虎神君也已到了。
天帝對青龍道:“下界唐本朝的兵災,已有愈演愈烈之勢,禍及百姓無數(shù)。這確是我們始料未及的,青龍你近日到凡間看看,如有大的兵災,累及無辜萬人以上性命的,酌情阻滯,切不可有睢陽一幕再現(xiàn)。”
青龍領命。他心里道:這凡界刀兵一起,百姓遭殃,性命不如螻蟻,這本就應在意料之中,也是天道始然,天帝這回怎么如此婆媽。
心中雖有不愿,可也不能不去。也別說,青龍下界不久還真阻止了一場大屠殺,只不過青龍更有好生之德,連本該戰(zhàn)死沙場的兵將也一并都救了。
白虎神君也領了天帝的命,下界去查找張巡等人蹤跡。
安慶緒的大將尹子奇在睢陽慘勝,啥也沒得到,回師河北修整,補充兵員。史思明又帶著兵馬開始進攻洛陽,大唐真是不消停。
史思明帶了五萬兵馬,人雖不多,但都是能征慣戰(zhàn)的老兵油子。在加上史思明身先士卒,每戰(zhàn)必沖鋒在前,一路下來也是摧城拔寨,勢不可擋。
肅宗連忙派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與魯炅先領兵迎戰(zhàn)。唐兵步兵、騎兵聚集了六十萬之眾,在郭子儀的率領下于安陽河北岸擺開陣勢,準備一舉消滅來犯之敵。
唐軍不知史思明帶了多少兵馬,陣勢擺開后,想著對方來交戰(zhàn)的兵馬怎么也得有個二三十萬,不想看到一小撮人馬來攻,都以為是小股流動部隊,并未放在心上,兩軍一交上手,互有死傷,魯炅在戰(zhàn)中還被亂箭所傷。這時他們才發(fā)現(xiàn),叛軍的首領史思明竟然就在陣前。這一發(fā)現(xiàn)非同小可,要知道,此戰(zhàn)別說抓住史思明,就是讓他死于亂軍陣中對叛軍都是極大的重創(chuàng)。
此情況立即就報給了郭子儀。他一聽大喜過望,指揮著幾乎唐軍所有兵將圍了上來,眼見著不消片刻,別說是史思明,就連他帶的五萬兵士都將命喪安陽河畔。
大的戰(zhàn)事一起,氣沖云霄,在凡界巡查的八翼青龍也在這個時刻趕到了。天空中略一瞭望,已知大概。
五萬將士啊,轉瞬間即將命喪黃泉,再加上拼死一搏,對方唐軍的死傷,雙方還不得又死去數(shù)萬之眾。天帝有好生之德,算你史思明走運。
八翼青龍在空中,顯出龍形,幾番盤旋之后,龍頸一躬,兩側的四翅八翼猛揮,一陣神元之風驟起。
就見兩軍中,平地突然刮起了大黑風,直吹的飛沙走石,拔樹掀屋,天地一片昏暗,咫尺之間,人馬不辨。兩軍都大吃一驚,接著官軍向南潰退,叛軍向北潰退,雙方所丟棄的武器盔甲等軍用物資滿路都是。
志在一擊必中的郭子儀,也被這沒來由突然刮起的大黑風吹的睜不開雙眼。判不清情勢,哪還指揮的了,調轉馬頭連忙帶著兵馬后撤,過了河陽橋,又怕史思明趁亂殺過河,索性命軍士將剛建好不久的河陽橋又拆了。
這陣大黑風吹的,郭子儀的一萬匹戰(zhàn)馬,丟的只剩三千,喪失了十多萬盔甲兵器。前方潰退的消息一傳到洛陽,城中官吏百姓哪里分得清什么情況,以為又是一場大敗,嚇得紛紛逃往山中避禍。留守崔方與河南尹蘇震等官吏向南逃奔襄州、鄧州,各路節(jié)度使也率領自己的兵馬逃回本鎮(zhèn)。敗兵沿途無人節(jié)制,更是一路的燒殺搶奪,和叛軍無異。十多天后才安定下來。只有李光弼與王思禮整理隊伍,全軍返回洛陽。
史思明那邊也沒好哪去。別說追擊唐軍過河了,大黑風一起,已分不清敵我,知道自己從哪個方向來的,就往那邊退吧,一氣兒退出了一百多里遠,避過風頭才穩(wěn)住大軍。人到?jīng)]損失什么,可丟盔棄甲的,糧草盡失,眼見著這仗是沒法打了。史思明收攏兵士索性退回了范陽。
八翼青龍在空中看得明白,不禁哈哈大笑,自己略施法術,救得數(shù)萬人性命,也算是一份大功德。關鍵的關鍵是不能讓史思明過早殞命,這亂局剛起,怎能如此就草草收場。
還真別說,打這以后,由于八翼青龍的勤勉,安史之亂中以后的戰(zhàn)事再未出現(xiàn)大的死傷。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fā),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