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的新年紅包派發(fā)還在繼續(xù)。
而且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鎮(zhèn)民前來。
看這陣勢,估計用不了半天,整個新柳鎮(zhèn)的民心就要被他收買了。
要不要旗鼓相當?shù)貙χ赡兀?/p>
按陳炫之這樣的財力的散財活動也不是承受不起,只是他得考慮考慮這事兒是否必要。
如果只是李三自己想發(fā),那陳炫之大可不必跟風。畢竟上回醒神草的事情他已經(jīng)大大地贏了一局,在新柳鎮(zhèn)鎮(zhèn)民們心中的形象早就改觀。
但如果李三是想要故意做個某個人看的,比如說某位來自清河縣的官員,那事情就另當別論。
為了確定那個站在帶來客棧二層陽臺的老者的身份,陳炫之把阿哼和阿哈他們拉到了街角的一個僻靜角落。
“誒,你倆知道現(xiàn)在清河縣的縣令叫什么名字嗎?”
阿哈抬頭看天想了想,也沒想出來。
雖然阿哼也沒怎么出過新柳鎮(zhèn),但從平日里跟其他人的交流中他倒是聽過一些:“哼,大名不知道,但聽過有人喊他為鄭老爺。”
鄭老爺?
行,這就夠了。
陳炫之從街角那里探頭探腦,遙遙地看著遠處那個素衣老者,用不大但足夠?qū)Ψ侥苈犌宓穆曇敉蝗缓耙宦暎骸班嵗蠣敚 ?/p>
喊完就趕緊把腦袋縮回去。
******
另一邊,帶來客棧陽臺上的那位老者耳根一動。
老者名叫鄭田,來清河縣只是過路的,老家是北部的云州人,卻在明州的清河縣任縣令一職。本來到云州探親其實并不算路遠,只是因為鄭田在年尾公務纏身,所以及時無法回家度除夕、辭舊歲,只能趕在大年初一動身返鄉(xiāng)。
由于鄭田返鄉(xiāng)心切,所以一大清早就從清河縣出發(fā)。新柳鎮(zhèn)跟清河縣不過半天的路程,本來是不用歇腳的,只是因為這里不知怎么十分熱鬧,而且時值中午,老者及家小、仆人幾個人也都饑腸轆轆,于是到鎮(zhèn)上最大的客棧兼酒店稍事歇息。
而也正是在這歇息中,鄭田走上帶來客棧的二層,目睹了新柳鎮(zhèn)大年初一如此熱鬧的原因——本地一個大財主李三,正在給全鎮(zhèn)人派發(fā)新年紅包。
“物阜民豐,從善如流……”陽臺上的鄭田含笑捻須,如此感慨。
而就在這時,他好像聽見有人叫他。
“鄭大人……”
咦,這就怪了。這一路鄭田因為是私人事務,怕打擾沿途,所以一路都十分低調(diào)。非但不敢著官服,甚至連隨從也都只叫了一個,新柳鎮(zhèn)素來沒有朝廷官員,一直是鄉(xiāng)紳自治。這里的一個主事大戶他知道姓陳,但也一直沒有機會得見……按理說,這里應該沒有人認識自己才是啊。
鄭田循聲朝街角那里看了看,卻沒看見什么人影。
莫非,是自己聽錯了?
******
陳炫之縮回了腦袋,又扯了扯身邊的阿哼:“喏,你走過街角去,抬頭看一眼帶來客棧陽臺上那個老頭子——別顯得太刻意啊,就看看他有什么反應沒有?!?/p>
阿哼得令,走了出去。
假裝漫不經(jīng)心地抬頭一看,那老頭正朝這邊探頭探腦的。
阿哼走到了人群外圍,又假裝是擠不過去,遂反身回來。
拐回街角。
“怎么樣怎么樣?”陳炫之急切地問。
“哼,那老頭不知怎么好像是在東張西望?!?/p>
陳炫之心里一驚:果然。
清河縣縣令來了。
怎么在大年初一來?
難道是微服私訪?有可能,沒穿官府,而是土布粗衣,連隨從也似乎只有那一個。
來微服私訪什么呢?
考察民風?考察物產(chǎn)?還是考察……這里的主事鄉(xiāng)紳夠不夠格?
一想到這里,陳炫之猛地拍下大腿:壞事兒!
******
他麻利地帶著眾人回家,立即翻出所有的大紅紙,再搬出一小箱銀子來,約么400多兩,然后又找出戥子和小錘子、小剪子,吩咐幾人:“全部敲成一錢左右的散碎銀子。”
雖然不知道陳炫之到底想要干什么,但看少爺那樣緊張兮兮的樣子,阿哼阿哈沒有多問,連忙動起手來。
甚至藍翔和小火柴也都開始幫忙。
好在平時為了使用方便,這箱子里的銀子有不少都敲成了一兩、二兩的一錠,所以現(xiàn)在處理起來也不算十分費勁。不到半個時辰,幾個人已經(jīng)把銀子七七八八地剪好,陳炫之大手一揮,一行人就把箱子給抬到了外邊。
正好陳宅門口有路過前去南北大街那里湊熱鬧的人,陳炫之連忙朝旁邊阿哼伸手,阿哼立即遞給他一錢碎銀、一張紅紙,陳炫之在手上草草一封,滿面笑容地朝那人遞了過去:“新年好,新年大吉,恭喜發(fā)財!”
那人驚了:“陳少爺,您這是……發(fā)紅包?”、
陳炫之:“是啊,新年紅包,去年咱鎮(zhèn)上收成好,離不開咱鎮(zhèn)上下所有人的努力啊,所以我覺得也是應該趁大過年地好好地回饋一下大伙兒了!”
街頭街尾的人看到這一幕,也紛紛湊過來。旁邊阿哼和阿哈早就準備好,手腳麻利地封了好幾個紅包,陳炫之一一派送了出去。
“鄉(xiāng)親們,去把其他人也喊來吧!這紅包啊,咱新柳鎮(zhèn),人人有份!”
要說這世上什么力量最大,那莫過于金錢了。
李三那邊雖然也大派紅包,但是不過區(qū)區(qū)半錢而已,而那包銀子的紅紙還特別大,顯得尤為豐厚,可拆開一看呢,銀子小得都得當心從指縫里漏出去。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李三作為一個生意人的聰明和狡猾——銀錢少,所以更要封大包,否則的話陽臺上的縣令大人怎么看得清呢對吧?
不過,半錢就是半錢,它是怎么也不會變成一錢的。所以,當陳炫之這邊足額一錢的小紅包消息傳出去之后,人群聞風而動,立即從南北大街那邊迅速撤出,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來到了陳宅這里。
陳炫之幾個人派發(fā)紅包派發(fā)得不亦樂乎,連藍翔和小火柴都不得不加入了包紅包的隊伍。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其實一錢銀子也算不了什么很多錢,購買力也就相當于地球上的幾百塊,但再怎么說,比那半錢總好啊!所以有些比較滑頭的,先前領過了,回家換套衣服又來,陳炫之連新柳鎮(zhèn)上的人都認不全呢!別說記住誰領了誰沒領了。好在群眾的眼睛是雪亮了,每當有這種無恥之徒,群眾都主動將其揭發(fā)——原因無他,陳炫之手邊那口銀錢箱子越來越淺,可見紅包是有限的,別人多領了,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可就領不到了!
雖然這種散財童子的感覺很不錯,但陳炫之這邊手都發(fā)酸了,不過他卻不敢停,臉上更是一直掛著微笑。因為,在人群的邊緣擠過來幾張對新柳鎮(zhèn)民們來說有些陌生的面孔——清河縣縣令鄭大人及其仆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