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川劇藝術劇院重磅推出新編神話大型川劇《白蛇傳》,一連公演二十天,場場爆滿。
剛開始那半個月,票房收入之可觀,觀眾熱情之高漲,前所未有。
更可喜的是川劇藝術深入人心,不僅是老戲迷,更主要是得到新生一代的青年們的認可和喜愛,使這棵古老的巴蜀奇葩得到傳承并健康地發揚。
渴求觀看演出的觀眾根本買不到票,可謂一票難求。
戲票三個價位:100元,150元,200元。
最后炒到300元,400元,500元人民幣。
蓉城川劇藝術劇院分上下兩層,一千個坐位,可以想象票房增值到什么程度。
蓉城川劇藝術院滿足不了觀眾需求,最后玉沐生把演出地點搬到全市最好地段。緊靠天府廣場,人民南路,與巨鐘遙相呼應,全蓉城最富麗的藝術中心,錦城藝術宮進行公演。
為此,蓉城川劇藝術院名聲大振。
為什么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觀眾愛上了這個熱劇?
玉沐生團長在同行們觀摩大會上的總結是這樣的。有幾大因素:
第一,
從構思到表演這整個過程,是導演兼藝術指導童帥的奇思構想,舞美設計精妙,場面恢弘大氣,色彩艷麗,美侖美奐,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
第二,
演員素質好,演技一流。
在水漫金山寺這場戲中,童帥給玉芙蓉增加高難動作,長袖舞。
白娘子招用法術,搬用水族道友時,很好運用水袖這一道具。
當玉芙蓉水袖一甩,袖里拋出白長綢來,跳起了民族舞蹈長綢舞。
她身體舞動旋轉,水袖也旋轉,輕柔飄逸,很好地結合與水的柔波曲浪這一特性。
玉芙蓉靈活輕盈的舞姿,嫻熟自如的舞技,白長綢在空中打圈,一曲一浪,一起一伏,創造出蕩漾飄泊,身臨其境,無與倫比的精神享受。
長綢波浪圍著她急促的旋轉,就像一朵盛開的白蓮花。
長綢波浪幻化成一條光浪,光浪追逐白綢形成水浪。
這樣精妙絕侖的舞蹈是不多見的,而玉芙蓉她作到了,而且完成得很好。
玉芙蓉光這絀長綢舞就吸引著俊男靚女來觀看,并重復看了幾遍。
難怪,那戲票緊張得一票難求。
端午節那場戲,白娘子喝了雄黃酒把蛇身原型現,許仙因此受驚嚇昏死過去,玉芙蓉一聲:
許郎啊!她用的是飚高的海豚音,表現白娘子痛徹心扉的悲痛之情。
那聲嘶力竭強烈地直擊觀眾的聽覺神經,同時表現玉芙蓉不一般的唱功和技巧。
這也是童帥在關健時運用了海豚音,強化人物內心情感,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第三,
傳統劇目《白蛇傳》選材好。
整個川劇從內容到形式,到故事情節都扣人心弦。
這有得于導演兼藝術指導的童帥,這個中央戲劇學院戲曲專業的高材生的精心構織,發揮奇思妙想的藝術想象和設計實施。
從而把一臺古老的神話編織得那么生動感人,引人入勝。
以表現形式新奇,新穎,新鮮,以滿足了當代觀眾追求現代時尚,高雅享受的審美需求。
把瀕臨絕境的川劇藝術起死回生,
并煥發出奪目光輝,給蓉城人民獻上了一場美侖美奐的盛宴享受。
這是一大創新,這也是新的突破。
這表現了以童帥為代表的新時代的青年藝術家站在時代的高點,挽救了川劇,使之絕處逢生之豪邁精神。
第四,
這是劇團共同打造的財富,是集體共同的結晶。
從團長別導演,從演員到樂隊,從舞臺美術到舞臺效果,調動各種高科技手段,釆用了各種藝術手法,才創造出這一藝術杰作。
利用電子科技制造出聲,光,電加強舞臺效果,營造環境,烘托氣氛,使觀眾身臨真境。
如電閃雷鳴,青白二蛇的翻飛扭動,碧波蕩漾,紗幕雨線飛流直下。。。等等
童帥,在這塊巴蜀大地上實現了他的理想之追求,實現了人生之夢境,成就了他輝煌的事業。
玉沐生團長以畢生的精力堅定頑強地固守著川劇這塊古老的陣地,他忠實地傳承著中華民族光榮而悠久歷史,傳統和發揚先輩們的寶貴精神。
在玉芙蓉身上流淌著祖輩們優秀的血液,她的執著追求,與不可動搖信心,終于實現了日夜夢想的鮮花簇擁的川劇舞臺,并在這個舞臺上讓她的藝術天才放射出燦爛奪目的光芒。
新編神話《白蛇傳》積藝術之大成,成為劇團保存的經典之作。
玉沐生,童帥,玉芙蓉,他們認識到這僅僅是個開始。
他們深深地知道要鞏固這塊陣地,打造出自己的品牌,擴大知名度,創造不一般的奇跡,擺在面前的這條道路是艱巨的,是不可掉以輕心的。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