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顏獨自進了雅間,男子身著絳紫華衣臨窗而坐,窗外江水奔騰,銀白面具上倒映著粼粼波光。
面前桌上擺著幾道精致可口的小菜,一壺香氣四溢的酒配著兩只白玉盞。
男子帶著面具,含笑看著她,上揚的唇角顯示他心情極好,開口喚她:“顏兒姑娘。”
傾顏雖然早有預料,可還是緩了一陣才應道:
“……絕公子?!?/p>
所料不差,絕就是望江樓主人拂羽公子。
拂羽公子笑開,抬手示意她落座,為她斟滿酒,笑著問:
“聽掌柜說你闖關是為了見我?所為何事?”
“你不是已經答應我了?”
傾顏小小抿了一口,贊道:“好香!”
“你都未曾告知我是何事,我如何應你了?”
拂羽公子哭笑不得回道,又聽傾顏歡喜這酒,道:
“自然是香,藏了三十年的梨花白?!?/p>
拂羽公子見她十分欣喜也笑了起來。
二人好似多年不見的知己好友,絲毫沒有第一次見面時的生分客套。
“方才我以琴相問,你以簫相應,不是答應我了是什么?
“藏了三十年?果真是陳年佳釀!不知可否贈我一壺?免得我日后惦記時常來尋你,樓下這三關我可不要再闖一次?!彼袔е{侃,一飲而盡。
“你怎知是我奏簫?若是旁人,我豈不是很吃虧?”拂羽又替她斟滿,笑得有些放縱的味道:
“顏兒想要,豈敢拒絕?”
“‘泠泠七弦上,知音憑綠綺’。再者,主事說過‘是否過關全憑主人心意’。
當時主事未經詢問就說我過關了,若簫音非你所奏,想來主事也沒那個膽量擅自做主?!?/p>
傾顏又飲盡,“那我有口福了。這般好東西要叫大家一起品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啊?!?/p>
“你都這樣說了,我再拒絕豈不是不識好歹?”
看著傾顏毫不拘束的姿態,拂羽苦笑搖頭。
這梨花白后勁十足,再這樣一飲而盡就要醉了,也不敢給她斟滿,道:
“我讓掌柜往大將軍府給你送一壇去,指名給你,免得讓別人得去,你屆時要說我食言。只是眾樂時莫要忘了邀我‘過府一續’?!?/p>
隱晦說明那日傾顏的承諾。
傾顏不扭捏,大方應承:
“待岐州的事解決之后再同你一醉方休罷?!?/p>
看他沒斟滿,給他一記“小氣”的眼神,拂羽苦笑不已。
大將軍的女兒、鬼神醫的徒弟果然不同凡響,與尋常女子不可同日而語。
“看來這救濟難民的事我也要出分力,不然日子久了,你賴賬可如何是好!”
拂羽夾了小菜到她面前,將她注意力從酒上轉移。
“有拂羽公子慷慨解囊,看來我爹爹今夜可以安眠了!”
傾顏也不客氣。
拂羽斂了笑意,定眼看著傾顏細心品嘗著珍饈,頗有些正經地問道:
“顏兒為何不指責我見死不救?令妹適才可是將望江樓罵得一文不值?!?/p>
二人一問一答一心二用周旋許久,終于言歸正傳。
言罷將杯中酒飲盡,把玩著杯子,不再看傾顏。
“芙兒那番話確實說到我心里了,我那時還想著,若讓我知道望江樓樓主是誰,定要當面再罵他一通!”
傾顏放下筷子,也斂了笑容,看他一臉嚴肅,實在撐不起厲色,又莞爾:
“可經第一關,又確定望江樓主人是你后,我改了主意?!?/p>
“為何?”
“憑你拂羽公子的心智,定然猜到近日我會來求你?!G綺’乃琴中至寶,但凡識得都不會棄之不顧。
“而我所奏恰合你的心意,否則你也不會同我合奏?!眱A顏淡淡一笑。
“‘泠泠七弦上,知音憑綠綺’,傾顏厚顏,公子敢與我合奏,難道不是以我為知音?即是知音,何以生疑?”
傾顏直視著拂羽公子,絲毫不回避他的目光。
老實說她自己都驚懼自己對眼前男子的信任程度。
第一面被蠱惑,第二面便交付了信任,輕率地近乎草率!
可是直覺告訴她,這個男人是可以信任的。為人兩世她的直覺從未出錯,這一次她仍選擇相信自己的直覺。
二人靜對,不言不語,兩兩相看,似是跨越千年終于得以相見一般。
傾顏不否認這時候說這番話有幾分為自己多贏幾分勝算的意味。
然,她對這位只見了一次面的拂羽公子的為人,卻是的的確確深信不疑。
“哈哈哈哈……”拂羽公子暢快地大笑。
“好一個‘即是知音,何以生疑’!顏兒,就沖這四個字,你所求之事我定然全力以赴!”
“如此,那便千萬拜托了?!?/p>
傾顏舉杯,二人杯盞相碰,一飲而盡。
望江樓這邊相談甚歡,將軍府亦是暗潮洶涌。
幾位太守縣令言語間表露不愿拿出家財。只是勢單力薄,敵不過眾多同僚冷嘲熱諷或是好言相勸,最后只得妥協。
圣旨三日后也傳到大將軍府,條令馬上頒布下去。
源是上行下效,百姓見平日魚肉鄉里的官員都拿出家私救濟災民,紛紛捐出多余的吃食衣物。
那些捐的多的大戶人家,易謙云親賜牌匾嘉獎。
傾顏離開望江樓次日,望江樓掌柜便攜一眾小廝抬著幾個大箱子求見。
易謙云也不客氣,讓掌柜帶話給樓主表示感謝,寒暄了幾句送客離開,讓侍衛抬上箱子即刻便去了災民臨時搭建的棚子里。
幾日后,朝廷賑災的銀兩也到了冀州和岐州。
家園重建,災民陸續離開岐州,也有部分百姓感念岐州恩惠,不愿離開,便在岐州安家立業。
起初答應百姓災銀到了一定等價返還的事,也在朝廷派來的欽差監察下有條不紊地進行。
總之,救災一事算是解決了。
岐州和冀州慢慢恢復生機,遠在帝都的朝廷卻是動蕩不安。
原因無他,最初下放到冀州的賑災錢糧不翼而飛,而奉旨調查此事的人乃是先帝欽封的,當今圣上最信任的異姓王——翊王爺!
說起這位翊王,怕是穹荒大陸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十二歲在戰場上救了雪涼正德帝,官拜禁軍統領,滿朝嘩然;
十五歲封昭翊將軍,以十三萬兵力大破敵軍三十七萬凱旋;
紹元三十一年,正德帝駕崩,傳位太子姬靖煜,遺詔封昭翊將軍為翊王,輔佐新帝,權傾朝野!
那時他才十八歲!
雪涼開國以來唯一一位異姓王爺!
且不提這位異姓王神秘的來歷以及先帝當年詭異的封賞,其雷厲風行的冷血手腕絕對壓制著一眾人不敢忤逆。
十二歲官拜禁軍統領而無一人反抗就足以證明這一點。
更有軍中傳言:寧見閻王,不見翊王!
可知其人當真是曠古奇世。
皇帝讓這位“閻王”追查貪污案,犯案者無疑是要惶恐不安的。
然而,圣旨下了好幾日卻不見這位閻羅王爺有何動靜。
朝堂一時間陷入詭異的沉寂里,不論有關無關,朝中一干大員都擔心自己會不會首當其沖。
一個個兢兢業業,深怕被抓到錯處。